需求视域中的“失范”:形成、原因与应对*①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015-04-09李小虎铜陵学院金融学系安徽铜陵244000
李小虎(铜陵学院金融学系 安徽铜陵244000)
需求视域中的“失范”:形成、原因与应对*①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李小虎
(铜陵学院金融学系 安徽铜陵244000)
人的需求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需求的无限性和历史性是规范的依据,同时又是“失范”的根源,需求和需求的满足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慢或快地变化着。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多种原因导致“失范”蔓延,“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失范”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危机。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集体意识,加强不同部分之间的合作协调,是应对“失范”危机的重要途径。
需求 规范 失范 核心价值观
一、需求和规范是一体两面
需求和规范统一于人和人类社会,需求是人的本性,马克思说自然需求是人的一般本性,社会需求是人的历史的发生变化的本性。[1](P669)需求是人的实践活动动机的基础,任何人如果不为自己的某种需求和为这种需求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P286)需求还是回答终极问题的依据,它通过实践赋予世界以价值和意义。需求构成了人的世界的价值基础,离开需求,世界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是万物的尺度,[2](P54)人的需求是万物的尺度。可以说需求是研究人和社会的重要钥匙。需求存在不同层次和种类的特征,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需求的层次和种类做过研究,马克思把需求分为三种: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马斯洛把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涂尔干认为有两种需求即自然需要和社会需求等等。需求的层次和种类正说明需求无论是个体还是社会层次都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某一范围的需要,就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需求总处在不断转移和拓展过程中,在质和量上、横向和纵向上都体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样的上升在总体上是没有界限的,需求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之源。
但人的需求又体现出历史性,总是受到每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条件的制约,超出历史限制的需求不仅不能实现,也对个人和社会是有害的。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种类、需求范围和满足需求的方式都是历史的产物,生产实践活动和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需求,自然需求(第一个需求)——劳动(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历史形成的)需求(第二个需求),这就是马克思的需求和实践的辩证法,也说明了需求要受到生产实践活动和在其中产生的关系的制约和限制。“我们的需求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求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的需求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3](P367)即使是天生的自然需求,在社会中也会被赋予新的涵义,是和动物的自然需求不同的,例如性行为、吃、穿等,对于人类而言,不单纯是满足生物上的欲望,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转化为可以满足多重需求的行为,因此说人的一切需求来源于社会。
涂尔干从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二分的角度指出,个体需求是天生的,随着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发展,自我主义的欲望会一直膨胀,范围无限扩大,失去社会需求即规范的约束,就会导致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每种个体需求都对应一种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失范,也就不存在道德。“人们的欲望只能靠他们所遵从的道德来遏制。”[4](PP13~14)如果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受限制的话,那么人们每时每刻都会发生混乱和冲突。无法约束彼此争斗的各种势力,无法提供能够使人们俯首帖耳的限制,就会突破所有界限,继而相互对抗,相互防范,相互削弱。[4(]P19)涂尔干说,人类新生儿就是一个自我个体,但却不是一个失范的个体,因为其需求限于生物的范围。随着孩子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其自我主义的欲望范围也扩大了,因此,他被置于失范状态中的可能性也增大了。“假如所有社会生活都荡然无存了,那么道德生活也会跟着一同消失,因为它再也没有依托的对象了。18世纪的哲学家们所说的自然状态即便不是不道德的,至少也是反道德的。”[4](P357)
涂尔干和黑格尔还从自由的角度阐述了对需求限制的理由,黑格尔认为:“自由正是在他物中即是在自己本身中,自己依赖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决定者。……只有当没有外在于我的他物和不是我自己本身的对方时,我才能说自由”,[5](P83)自由意味着是自主的,因此不受超出理性控制的外在或内在力量的驱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只是被他自己的冲动所决定的人,……,他的自由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5](P83)自由是有限制的,“那同样的外在环境,即那引起意志作任性的决定的环境,也必须认作是使意志所以恰好作出这样决定而不作那样决定的原因”,[5](P302)自由是人类的天赋优势,因为只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类才有能力控制选择的形式,而且还有能力控制选择的内容。因此,唤醒个人的道德意识,使他认识到自己在分工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的社会重要性,那么,他就不再是异化了的自动机器,而是有机整体中的一个有用部分。涂尔干认为自由是一系列规范的产物。“我若要想得到自由,首先就要杜绝其他人在肉体、经济以及其他领域内所享有的利益和特权,防止他限制我的自由。只有社会规范才能限制他们滥用这些权利。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我们要保证个人的经济独立地位,一系列繁琐复杂的规范总归是必须的,否则,自由也只不过是一种虚名。”[4](P15)需求和规范是同时并存的,失去规范约束的需求将无限膨胀,导致人和社会最终崩溃。没有需求,规范就没有对象、没有内容,不可能存在。
二、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形成规范
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按照既定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事实上,所谓规范不仅仅是一种习惯上的行为模式,而是一种义务上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不允许个人任意行事。”[4](P17)行为模式包括行为目的、手段以及目的和手段联系在一起的结构,并且这种行为模式具有约束和限制作用,即规范是约束和限制人的行为目的、手段及两者结合方式的行为模式。
规范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产生,保持集体性存在是规范形成的前提。一部分人一旦发现他们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共同的观念、利益、情感和职业,那么在这种相似性的影响下,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吸引,相互寻觅,相互交往,相互结合。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就在整个社会中慢慢地形成了,并且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征。如果人们不关心这种感情,不顾及自身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的话,那么他们彼此的共同生活、彼此固定的交往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如果这种情感在诉诸于更加普遍的生活境遇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明朗,更加确定,那么我们便会逐渐看到一个道德规范总体的出现。涂尔干认为“除了人们日复一日形成的短期关系以外,唯有上述那种连续性,即不断延续的特性才能维持规范的存在”,[4](P17)不断延续的特性即是一种稳定存在的集体。
交往是规范产生的条件,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各种类型的规范的产生都离不开人们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合作或竞争形成的共识和妥协。涂尔干说“光靠个人数量的增加是不够的,他们必须结成非常亲密的关系,从而彼此发生作用。”[4](P219)人们之间合作和竞争的交往行为是集体存在,规范形成的条件。哈贝马斯为了重新整合“被殖民化”的生活世界的结构,主张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理性交往,认为在语言中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基础上的敞开的社会交往行为,为揭示生活世界的规范性基础提供了现实途径。“真实、自由和正义的思想,作为相互关联的先验的基本规范……建设性地植根于生活世界的合理结构之中”。[6](P342)吉登斯从建构纯粹关系增强信任的角度来考察民主交往对规范形成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处于纯粹关系的个体之间的信任,不再因为他(她)们之间存在着外在的亲属关系、社会义务或传统责任等等,而是在个体之间相互敞开过程中才能形成,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协商、对话成为关键,而由此形成的信任又是规范发挥作用的条件。哈贝马斯和吉登斯都是从合作、共识形成的角度,考察民主交往对规范形成的重要性。与此相对,马克思更强调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斗争在规范形成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规范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正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改造了自己的自然需求,产生了新的历史的需求,并且产生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而需求和手段的契合模式就是规范。生产实践活动中不同阶级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规范更多地体现出统治阶级的地位和利益,民主和平等在交往中是有限度的,不平等才是绝对的,所以马克思说道德、法律等这些规范是上层建筑,是受到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的。
规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涂尔干从规范反映人们之间不同关系进行分类,把规范分为压制型规范和恢复型规范,压制型规范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恢复型规范反映的是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有的研究者从规范的控制手段和产生历史顺序,把规范分为习俗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7]还有的研究者从规范发挥作用的范围分类,把规范分为家庭规范、公共规范、职业规范。
三、“失范”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危机
失范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指现代化过程中,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失去价值指引、价值观瓦解的无序状态。在失范社会中,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它也涉及群体行为。[8](P194)最先提出“失范”一词的是法国19世纪哲学家让·马利·居约,他认为“失范是一种有创造力的新生事物,是对僵死的观念的一种挑战,不是一种邪恶的东西,也不是当代社会中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非常好的性质。”[9](P96)“失范”在居约看来,是伦理进步的标志和道德价值的体现,是个人自治的必然后果,也是个人获得解放后个体自由伸张的标志。
同时期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居约的“失范”概念引入社会学中,从而使这个概念广为人知。涂尔干认为“失范只是暂时的规则匮乏状态,社会习俗仍旧可以规定和协调新的社会器官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是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是外在的和约束性的道德控制的离散”。[10](P31)在涂尔干之后约半世纪,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从功能主义角度对失范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将它发展为20世纪美国犯罪学三大理论之一的紧张理论。他把失范看成是“规范的缺席,即人们对现存的社会规范缺乏广泛的认同,从而使社会规范丧失了控制人们行为的权威和效力”。[11]社会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的不平衡。简而言之,当人们能够用社会所肯定的手段以达到社会所认可的目标时,它们是平衡的。这时社会成员的行为是遵从行为。反之,由于社会化教育缺乏,人们不知道社会所肯定的目标是什么,或者有些人群对这种目标不感兴趣,或者人们不重视达到这种目的所应该遵循的手段,这时社会规范的目标与社会所认可的手段发生不平衡,人们就容易发生越轨行为,其形式主要有:创新、形式主义和造反等。“失范”成为众多学者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失范”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危机也逐渐成为共识。“失范”的表现复杂,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总体处于集体意识衰落,个体意识缺乏整合的过程中,其表现如下:
1.利己主义、地方主义、部门主义盛行。现代社会信仰逐渐丢失,人们除了自己的利益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自己为之献身。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损人利己现象层出不穷,还有利己主义的放大变异版即部门主义、地方主义,打着为部门、为地方谋福利的旗号,看似为公,行利己主义之实,各部门、地方相互争夺利益,互相损害。
2.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增多,传统、习惯失效,不守法、不守纪的人增多,社会交往成本增加。许多优良传统、习俗失去应有魅力,甚至明文法规也成为空文,虐待父母、背弃朋友、见利忘义、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还有危害国家、伤天害理等,值得警惕。
3.阶级矛盾、阶层矛盾、群体矛盾多样化。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社会职能分配与个人、集体、地区的自然能力都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虽然处于上层的人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来约束下层人们,但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始终都不会长久地遵从他们依据暴力或强权制定的规范,积极寻找各种途径打破既定秩序,重新确立新秩序,其中不乏采取极端措施获得新职能。特别是现代社会,个人不断从集体意识中独立出来,这种寻找行为逐渐扩大化。阶级矛盾虽然不是主要矛盾,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现在主要是阶层、群体、区域矛盾,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阻挠,普通群众的仇富心理,对公务员群体的不信任,个别区域的独立意识,还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行为蔓延等都是这些矛盾的体现。
4.经济危机,社会发展失衡。在莫顿看来失范主要指“有规不依”,但在涂尔干看来失范最主要的表现是功能失调。现代社会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每个人、组织、部门、地区都承担着特定的职能,各职能相互协调,经济、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会整体才能存在。“如果分工、专业化把个人、组织、部门、地区隔绝在各自的范围里,相互缺乏联系,就会产生孔德所说的分工产生离心力。”[12](P429)“专业化功能越强,这种作用就越充分。”[4](P318)工商业危机和破产、通货膨胀、失业率上涨、地区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等都是功能失调的结果,都是失范的表现。
四、现代社会多种原因造成“失范”的扩大,需求失控是根源
失范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现代社会危机的核心,那么导致失范的原因是什么?涂尔干认为“失范的可能原因有三种:一是严重削弱的集体意识,令人们看不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意义;二是强制的社会分工带来不平等,缺乏公正的分工丧失了合法性,令人们丧失信心;三是需求不足带来效率低下,社会的功能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连锁反应,引起失范。”[13]现代社会“失范”普遍存在,原因复杂,总的来说有:
1.行为和需求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无规范或者有规范但没有作用。对“失范”的理解有多种,在涂尔干看来,“失范”主要是指功能失调,功能“有时它指的是这些运动与有机体的某种需要之间的相应关系”,[4](P13)因而功能失调也就是行为和需求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种情况有两种,一是有行为无需求;二是有需求无行为。随着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求会不断发生着转移和拓展,同时满足需求的手段即行为也会不断推陈出新,需求和行为的对应关系必然重新组合,重新回归平衡,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磨合时间。本来按照正常发展,分工形成的各功能,在持久稳定的相互接触和相互协调中逐渐形成了习惯,而在习惯基础上就形成了规范,从而各功能处于彼此协调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分化的过快发展,它们彼此之间的联合也不像原来那样充分了,无法形成稳定持久的相互作用模式及相互协调的整合状态,这时社会就陷入“失范”状态。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也就是涂尔干所说的环节社会向组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两者相互促进,传统社会的衰落促进现代社会形成,同时现代社会的形成又加速传统社会的衰落,社会的加速度转型,不仅破坏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掌控,同时集体意识解体过快,导致在组织社会新规范形成之前,社会规范出现一定程度的真空。
2.“生活世界”被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殖民化,无法产生足够的意义,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为经济系统提供合理性,许多反社会的需求滋生,许多行为游离于社会之外。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个性三种结构,文化反映出生活世界作为一个系统是为其他系统生产意义的,也就是信仰、传统、习惯等,社会反映出生活世界生产的信仰、传统、习惯等是社会整体都接受的,是为社会整合服务的,个性说明生活世界的信仰、传统、习惯的生产是平等的、自由的。哈贝马斯也强调话语在生活世界生产意义时的重要性,人们正是通过话语,平等交流、自由参与形成大家都接受的信仰、传统、习惯等。但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不断拓展,对生活世界不断殖民化,通过控制话语的生产,控制参与和交流,强迫生活世界为自己提供合理性、合法性,但在功利主义指导下,失去自由、平等的参与和交流,生活世界的意义生产逐渐停滞,而反映个体和局部特殊性的利己主义和极端主义等慢慢抬头,物质利益逐渐成为唯一的信仰。生活世界的萎缩导致的结果就是意义丢失,反社会的需求和行为增多,再者是无法形成共识,共识系统遭到破坏,缺乏大家愿意遵守的规范。
3.时空分离、社会脱域产生的信任危机。信任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和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之正确性的信念。信息是规范发挥作用的保证,只有个体和系统获得充分的信息,个体和系统相信规范所确定的目标、手段和模式,潜在的规范被激发,它对需求的约束和对行为的指导效果才会展现出来。现代社会中,时空分离,主体缺场的社会交往大量存在,建立在有限区域内,人与人面对面交往基础上的传统的信任必然难以维持,这种情况下只有获得充分、完整的信息才能保证信任的存在,获得本体性安全。信息在现代社会并不缺乏,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源不断增加,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信息渠道多种多样,但现代社会的信息新陈代谢太快,个体和系统获得的信息永远是不完整的,并且这种不完整性还在增加,原因在于现代性社会的脱域和反思普遍存在。每种社会关系都可以摆脱区域的限制,每一个交往活动都会受到区域外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面对区域界限不断打破,区域内过往的一切规范都要在个体的反思中重新定位,通过反思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掌握的信息,形成再认识、再思考,既是信任形成、本体性获得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的再生产。经由象征符号,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提供者,每个人都是专家系统一部分。正是由于每个都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提供者,并且相互影响,使得信息始终处在不断加速的变化中,才产生了现代社会特殊的风险,即信任危机,对人、对事、对规范的不信任。
4.私有制社会人与人的类本质异化,导致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的冲突,使得规范整合社会的效果降低。马克思从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抗、分裂角度分析社会整合问题,生产劳动是人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相互合作,结成一体,人与人的类本质统一,实现群体性、社会性存在,也正是在生产劳动中,规范得以生成。但在私有制条件下,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异化,劳动成为维持人们最低生活需要的简单求生手段,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劳动是剥削阶级剥削人民群众的工具,因而人与社会关系变得疏远了,由资产阶级控制的劳动组织制定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损害劳动人民利益的规范,必然不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收,结果是围绕规范产生斗争或妥协成为常态。
“要想治愈失范状态,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群体,然后建立一套我们现在所匮乏的规范体系”,[4](P17)重建集体意识和信仰,整合社会规范,这是使现代社会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失范”的重要途径
规范的含义、位序、有效程度和社会价值观密切相关,社会价值观是行为的内在依据,价值规范隐含于社会规范系统中,是决定显性规范的决定性规范。社会规范的有效执行需要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即使是外部控制力很强的纪律和法律规范,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养成的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才能起到约束调节人的行为的应有作用,没有内在价值认同的遵守只是迫于外部压力,因而监督成本很高,得到内在认同的规范,是出于人们的自觉认识,容易被执行,舆论比权威作用更大。没有价值规范,行为的内在控制力就不存在,价值规范虽不易察觉,但作用十分重要,它既反映了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为人们处理这种价值关系提供协调和指导。价值观本身就是规范,同时对其他规范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无论是从重建集体意识、完善规范体系的角度,还是加强规范认同的角度,培育、践行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都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1.在历史和现实中凝练形成核心价值观。传统社会时空界限是明确的,形成如涂尔干所说的环节社会,每个环节社会的价值观统一、明确且强大,如信仰、习俗等。由于每个环节的时空有限,所以集体意识,价值观抽象程度不高,比较具体,价值观所涵盖的历史不长,区域不大。随着环节的崩溃,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区域融合,社会的时空范围极大拓展,环节社会的价值观都进入到现代社会的时空中,多元价值观竞争的局面逐渐形成。没有核心价值观统摄的多元竞争,是失范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敌对势力运用价值观进行殖民渗透,更是增加了失范的危险,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出,意义深远。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核心价值观既总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又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涉及国家、公共和个人层次,包含家庭、社会和职业领域,在信仰、道德、法制三个方面形成高度抽象的价值观,是最高形式的规范,为我国今后提高软实力、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民族、人民的精神境界提供了保证。
2.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积极应对“失范”危机。(1)保证人民群众思考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核心价值观对各种价值观的统摄并不是无礼的漠视,蛮横的命令,而是自下而上的贴近,只有了解它们,找到与它们的契合点,才能贴近它们,才能引导各种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时空上是抽象程度最高的规范,距离人们生活的时空很远,所以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把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大众化,贴近人们具体生活,不断寻找与各种价值观的契合点,寻找与人们具体生活的契合点。首先要认真研究各种价值观和社会思潮,每种价值观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因而要研究各种价值观的形成历史和时代依据。其次要尊重各种价值观,各种价值观都是不同群众在各自历史和环境中形成的,都有自己的必然性,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允许辩论,提倡思考,反对运用工具理性思维禁锢人们思想,保证人民群众思考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再次要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形式和表现方式,实现大众化、具体化。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和表现形式交流疏导、民主讨论,不断寻找与各种价值观的契合点,由点到面,直至融合。民主、自由并不代表无为,无视历史,脱离实际依据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完全移植过来的西方价值理念是要坚决抵制的。
(2)识认是价值观认同的前提,找准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持续抓好灌输教育和饱和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于一个社会、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之后十分稳定,变化缓慢。对于个人来说,核心价值观是先在的、既定的,但核心价值观被个人认同、接受,并按照其行事,内化为个人价值观,却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养成的途径,贯穿个人一生的渐进过程。首先施行饱和宣传。现代社会中,时空分离、社会关系脱域是背景环境,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无法不受影响,每种思想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个人的时空,影响个人。但是每种信息渠道的带宽是有限的,允许通过思想、价值观种类和量都是确定的,如果被非主流价值观占用,核心价值观通过渠道到达群众的种类和量就会减少,所以核心价值观可以也必须利用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抢占和创新各种渠道,施行饱和宣传,这样既加大自己的宣传流量,又会削弱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坚持灌输教育,对青少年儿童从小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灌输理论是反对自发论、主张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识认和理解为目标,青少年儿童的价值观处在形成中,可塑性强,通过家庭、学校进行灌输教育,可以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
(3)在实践中关心群众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推动人人参与,从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需求和利益是规范和价值观的核心,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会维护和限制不同的需求和利益。价值观和规范的认同和践行,关键看代表和实现谁的利益,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通过研究、教育、宣传达到识认,这只是认同和践行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失范”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私有制和阶级斗争,价值观和规范所代表和维护的利益十分有限,依靠强权和暴力推行的价值观和规范并不能真正得到认同和践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重视不同群众的合理需求,关心群众最迫切的诉求,解决群众的眼前困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最根本的是改善民生,这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践行效果。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而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5][德]黑格尔.小逻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卷[M].法兰克福:苏尔坎普出版社,1981.
[7]庄见文.社会规范系统的结构和机制[J].社会学研究,1988 (04).
[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朱力.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杨振福.外国对失范行为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3(09).
[12]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第4卷[M].黄建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13]维基百科“失范”词条:http://zh.wikipedia.arg/w/index. php?title.
责任编辑:李月明
C912.6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5.02.13
①*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2JDSZ3042)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