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水果对外贸易研究

2015-04-09尹珊珊

市场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潜力一带一路策略

◇尹珊珊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水果对外贸易研究

◇尹珊珊

摘要:1993年以来,中国水果的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榜首。虽然国内的水果市场需求旺盛,但是中国水果的总产量还是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因而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开拓中国水果的国际市场,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探讨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盟、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水果贸易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水果贸易;潜力;策略

10.13999/j.cnki.scyj.2015.09.007

一、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水果贸易概览

结合国际价格比较、竞争力指数等方式,学者曾江辉曾对中国水果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发现“中国落后于其他水果生产国或者地区,并且就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的竞争力逊色很多”。而且,随着全球水果贸易市场不断加强和扩大,一些国家都在加强对自身优势水果的市场垄断。结合显示性对比优势指数的推算内容来讲,中国和美国、欧洲等的水果贸易竞争力各有千秋,中国比较擅长糖制水果与水果产品的加工,欧美国家在新鲜水果、干制水果和水果粉等方面具有优势。运用Thom&MeDowell指数、Bruelhart指数、Grubel-Lloyd指数等方法,学者周可提出,中国水果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且其结构形态呈现互补化:产业内为主的水果有橙子和柑橘,而产业间为主的水果为香蕉、栗子和苹果。张复宏对中国水果贸易的各个出口国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俄罗斯与东盟是我国水果贸易市场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地区,而欧盟、日本等在与中国水果贸易过程中出现的摩擦系数比较高。

二、水果贸易的互补性

贸易潜力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对贸易互补性的研究。当进口、出口国家存在的比较劣势、优势相对合拍时,说明这个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且能够使用贸易互补性指数进行量化。贸易互补性对企业成本的减少、同行业间竞争负因素的降低和企业规模化发展利益最大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倘若两者的贸易互补性比较大,那么双方贸易的发展潜力基本不受限制。

通过对贸易现状的调查分析,对两国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进、出口产品的强、弱性,借助国际贸易的特点实现两国利益共赢共生的局面是贸易互补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也是农产品贸易近年来研究的关键点。双边贸易的基础是都能为对方所需提供一定的补给作用。比如在东盟地区,中国水果占有重要地位,品目0805(柑橘)和0808(苹果、梨)的市场占有率尤其高。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具有信赖性和可靠性,所以这种对水果贸易互相依赖的特点决定两者和平共赢的良好态势,中国应积极维护和深化这种贸易态势。

三、中国开展对外水果贸易的制约因素与贸易潜力

中国水果对外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质量,众多专家一致认可质量和品种是中国水果和干果竞争优势比较薄弱的主要因素,其中质量是指:水果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农药残留量,水果形状大小和其他国家有较大出入;品种是指:由于果品树木种类结构缺少合理性,所以造成出口品种较少的局面。

目前国内对水果贸易的研究虽然很多,但是对水果贸易潜力的研究很少。学者张庆艳(2010)结合中俄双边贸易从1995年到2009年期间的序列数值,进行引力模型的建立,研究发现:我国对俄出口量占据模拟量的4/5,证实了贸易潜力的可扩充性。毕燕如(2010)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借助1998年到2006年我国对中亚五国出口贸易流量体现的截面数值分析发现:就中亚五国来说,我国有很大的贸易优势,尤其是对哈萨克斯坦贸易优势最为出色,所以要对中国出口的潜力市场进行提升和优化。廖明中与盛斌(2004)以2001年截面数值及扩展的引力模型为出发点,从部门与总量两个角度,对我国在40个国家中的出口潜力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综合层面上我国出口呈现贸易饱和的状态,但是对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来说,则出现了贸易不足的情况。至于中国和东盟,彼此之间都是对方最重要的水果贸易伙伴。东盟各国和中国或者山水相连,或者隔海相望,距离都比较近,几乎全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目的国或途经国,彼此之间水果贸易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其他的水果主要出口大国,例如智利、美国、巴西、新西兰等,距离本地区都较远。对于象水果这样不宜长距离运输和储藏的产品来讲,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运输条件是世界其他水果主要产销国难以比拟的。基于双方的资源禀赋、运输条件、关税水平以及世界其他主要水果进出口国的产销和贸易状况等因素,可以判断,中国与东盟的水果贸易潜力巨大。有专家指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水果贸易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意义。周曙东(2010)结合模型公式发现,中国出口率和进口率分别增长了3%和2%,而蔬菜水果的出口增长率达到了2%的水平,这不仅说明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过程中初级产品比例慢慢下降,而且也体现了彼此间贸易状态的平衡。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造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议:愿与该国共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双方共赢的发展局面。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对东盟等地区的访问期间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与倡议。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中国的水果对外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按照国家的战略构想,以创新为驱动不断突破自我,成为当下水果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命题。结合“一带一路”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机遇,我们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出口产品规模化,进口技术引进化,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需要严格遵守如下发展思想:引进结构优化,走出中国文化;引进持续增长量,走出过多存量;引进集约产业,走出高新产业;引进优质要素,走出优惠要素。在和中国接壤比邻的国家或者地区中,中国与其有着独特而微妙的发展关系。强化与邻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思想。中国周边国家大都处于发展阶段,有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实力,我们在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水果贸易中要遵循互惠互利、平等共进等原则,携手释放水果贸易中巨大的商业机会。

四、引力模型视域下的中国水果外贸潜力分析

作为引力模型的初期模型,其中c是常数,i、j分别指两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构成经济体i与j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就经济学角度来说,进口国家潜在的需求量、出口国家的自身供给量、进出口两国的距离,是构成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众所周知,资源禀赋、运输条件、关税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能力等都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或国家间的贸易流量与其经济规模成正比,而与其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就是基本的引力模型。此后,研究者们逐步将人口、优惠贸易协定、贸易限制措施、殖民关系、共同语言等指标加入到引力模型中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虽然引力模型缺乏完备的理论解释,但由于在实证中的简便易行,因而在检验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测算贸易潜力、鉴别贸易集团的效果、分析贸易模式以及估计贸易壁垒的边界成本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形式上,基本采用万有引力模型的对数形式。主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往往是几何形式而非算术形式,而对数形式不仅可以使万有引力公式线性化,同时还可以减少数据中的异常点,又可以避免数据残差的非正态分布和异方差现象。经过建模和回归检验,我们可以对中国水果贸易的潜力市场概括如下:

1.潜力巨大型市场。这些国家或地区社会环境比较稳定,与中国地理距离较近,保持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与中国在水果产品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和这类伙伴的贸易潜力非常大,是中国当下和未来发展水果对外贸易的重点市场。东盟各国、俄罗斯等都属于此类市场。

2.潜力开拓型市场。此类国家和地区虽然在经济结构上与中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但是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彼此间的关系等因素,制约着双方的水果贸易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预计中国水果外贸企业将迎来更好的贸易环境、物流支持,诚如学者Anderson and Smith以美国、加拿大为例进行的研究,发现存在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大市场之间的边界效应比预期的测量值小很多,他认为这是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带来的结果。笔者坚信,“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的水果对外贸易、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同样具有这种正效应。

参考文献:

[1]荣静.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和贸易互补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02).

[2]张复宏.我国水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02).

[3]余国新,王凯.我国水果产品及主要出口产品品目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潜力一带一路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潜力榜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