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5-04-08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蒋 琴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210048)

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学生已经进入成年期的高校,家长和学校、教师的联系更为松散,高校中师生关系显得更为重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样本,调查了学生眼中所认识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希望的师生关系类型,并访问部分教师,了解他们认识的师生关系,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认识现实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存在此种状况的原因,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对策,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次调查共向学生随机发放自制调查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8 份,有效回收率96%。

1 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调查显示,师生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师生也感受到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淡漠,教师上完课就走,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多数学生又不愿主动找教师交流,对教师敬而远之。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因此有着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教师看不惯年轻学生的行为举止穿着打扮,认为他们太过另类招摇;学生又会认为教师太古板太老土,这种自然形成的代沟横亘在师生之间。不少教师认为随着不断的扩招,生源质量在下降,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从心理上排斥学生,加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也使一些获取信息比较多的学生看不起教师。教师会偏爱表现好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疏远其他大多数学生,而更多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偏爱而不愿意接近教师。

2 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师生接触交流时间少

造成这种师生关系淡漠的首要原因是师生交流接触时间少,这直接导致了师生思想和情感交流不畅。学生和班主任或辅导员因为接触交流多,关系相对其他只是上课才见面的任课教师要好一些。而对任课教师,有的学生甚至上了一学期课,还不知道教师姓甚名谁,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对教师而言,由于无法满足小班上课的需求,只能大班上课,特别是公共课,一个班少的有七八十,多则上百人,教师们如果只是上课根本不可能记得住大部分学生。从问卷数据来看也是这一结果(表1)。

表1 师生接触交流调查

从第17 题可以看出,除了B 选项是学生个人不主动找教师交流的原因,A、C、D 都可归结为学生和教师见面的机会少,见面少则交流更少,很少的见面机会几乎都是在上课,只有课间10 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交流,而大多数学生也不会利用这短短的10 分钟来找教师交流,所以才会觉得不熟悉以至于更不愿意交流。D 项则说明了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少的原因,都很忙。高校教师们需要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去完成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科研任务,教师为了职称和各项考评不得不去写论文、搞科研。教师在上课以外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批改作业等,并需要完成教学事务以外的其他行政性事务,这样算下来,可以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就很少了。

2.2 高校师生情感交流少

在被调查的师生中,当被问到师生的情感关系时,相当一部分师生觉得,现在的师生情感关系很淡,上课以外师生见面交流的机会很少(表2)。

表2 师生情感交流调查

调查数据表明,师生接触交流的时间与师生关系呈正相关关系,表1 和表2 的题目共同说明了接触交流多能增进师生感情,高中阶段和教师接触最多,交流也更多,因此对高中教师的印象也更深刻。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大学和高中的教学差异,高中教师在文理分班以后的两年一般不会变动,而且每门课的课时较多,核心课程每天都有,非核心课程一周也在两次以上,同样的教师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两年或两年以上,想不熟悉都很难。而大学的教学是一个教师只负责他的课程,这门课上完了,一般也就不会再教同一个班,接触的时间较少,并且大学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会每天上,实际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就更少。此外,高中阶段为了应试,教师们还会安排额外的辅导课,而大学主要靠学生自己,想要教师辅导必须学生自觉主动去找教师。

2.3 信息网络的发展使教师的权威下降,更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在这个时代,教师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当代大学生,则更多地遨游在网络世界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查询最前沿的和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与教师交流的不畅通也使得学生更愿意求助于网络,因为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无所不包的网络无法相比,且寻求网络更加方便快捷。

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很多学生成了低头族,上课看手机,走路、吃饭看手机,躺在床上继续看手机。手机已然成了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天不带手机,感觉浑身不自在,手机网络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其他,有时甚至学习都能忽略,更遑论和教师交流。

2.4 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功利化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包括高职生更加关注所学的课程对其就业能否起到直接的帮助,有直接帮助的就好好学,没有直接帮助的课程就简单应付。大学生为了迎接就业的挑战,热衷于去考一些证,在考证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很多“看似”对就业没有太大直接帮助的课程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与教师深度交流了。

2.5 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活动中等价交换原则和顾客是上帝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无疑对于广大消费者是有利的。但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如果过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势必也可能损害商家的利益。特别是把本不该属于商业关系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用这样的一种“等价交换”、“顾客是上帝”的价值观来衡量尤其是不合适的。但“学生学得好是学生聪明好学,学生学不好是教师教得不好、不会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等等,充分反映了时下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思想根源。师生关系不同于商业服务,不是花了钱就能买到某种物品,该物品就属于你,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理解为交了学费,我就买到了知识。诚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只是交了学费,学生却不用心去学,纵然孔夫子再世也是无能为力的。况且孔夫子弟子三千,也只不过出了七十二贤人。所以,学校自身也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和处理师生关系,而不仅仅是把学生和家长当作上帝。

现在的大学竞争日盛,为了达到较高的毕业率,为了来年更好地招生,即使遇到难毕业的学生,高校也会想办法创造条件让他们毕业,也会要求教师控制不及格人数等等,即便真不能毕业也会创造补考机会,这就使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也使平时严格的考勤失去作用,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坐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应卯,没有了自觉,不能独立,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会给自己排排坐,按照比例算一算,自己会不会是那不合格中的一员,这样,很自然地就不愿意认真学习,更不用说和教师交流了。

3 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综合起来,造成当下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错综复杂,因此,要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需要高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发挥合力作用。

3.1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摈弃功利主义思想

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被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尤其在大学阶段,是青年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然而很多大学还是习惯于“管”学生,用各种条条框框来限制约束学生,如上课的点名等等,看起来似乎很严格,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一种严格也无非是形式上的,真正的严格在于把好大学的出口关,而暂时将毕业率这一杠杆适当抬一抬,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毕业,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育的功利主义还体现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更轻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高校需要参与评比,就不得不应对各种指标要求,要有多少各级别的课题项目、基金项目,有多少论文、核心、CSSCI,这些所有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必然落实到教师头上,教师个人还要应对职称评审及每年的科研考核,这些是量化的,必须要完成,一旦不完成就会对教师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如何对待学生却是没有这样的要求,两权之下,孰轻孰重,该如何抉择便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各种科研教学任务,对学生即使想用心也力不从心了。

大学生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思想。很多大学生特别注重课程对未来工作的实际用处、对就业的帮助。诚然,高职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但也不能将每门课程直接和就业挂钩,否则,高职也就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然而,高职无法成为带徒弟的师傅,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知识、素质等的系统教育是其基本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既然是系统的全面的教育,则不可能每门学科都直接地和就业紧密联系,特别是人文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终身素质,又岂能简单地和就业挂钩?

从调查来看,79.1%的学生觉得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亦师亦友,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教师是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做得更好的。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思考、会判断的下一代,教育更是一种理想主义者的事业,要把教育做好,就应该远离功利主义,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目光少一点聚焦可以给人看的光鲜的东西(成绩),更多专注教与学本身。当教育回归本位,这些独立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精神、职业素养会更多地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从而更容易实现教育的目的。

3.2 教师主动学习,更好地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海量信息瞬间传递。教师以一己之力虽不能与网络一较高下,但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永远接触年轻的生命个体,这就需要教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去接受并学习新的知识,否则必然和青年学生之间易产生事实上的代沟,不利于师生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更需要丰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生尽管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更多的信息,但他们又会缺乏分析、鉴别这些信息的能力。教师的职责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举一反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还需要摆正心态,不要惧怕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学生敢于挑战教师的权威,正说明他敢于独立思考,具备了真正的大学精神,他知道了“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心态调整好了,学生的心态调整好了,就能更容易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而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就更易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3 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借全社会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正确观念。社会舆论宣传应正视教育消费和其他商品服务消费的差异,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才可能学到东西。社会舆论应对师生关系问题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清醒认识,不能一味迎合一些不恰当的观点,教育自身更要坚持正确的主张。全社会多创造些健康的励志的影视作品和文化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网络管理部门应及时清理网络低俗内容,学校和社会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辨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正确理解和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和现象,尽可能地降低负面信息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1]陈小芬.论如何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21 ~22

[2]王华珍.论如何构建和谐的高职师生关系[J].职业教育,2011,(12):119

[3]宋丽雯.建立新型高校师生关系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6 ~27,276

[4]郑彩莲.素质教育与高校师生关系新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62 ~66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