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离子凝胶在1例急性脊髓炎合并2型糖尿病及双足烫伤护理中的应用
2015-04-04吴建青,郭亚辉,马飞飞等
纳米银离子凝胶在1例急性脊髓炎合并2型糖尿病及双足烫伤护理中的应用
吴建青, 郭亚辉, 马飞飞, 刘玲萍, 刘亚红, 李婷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 纳米银离子凝胶; 2型糖尿病; 烫伤; 护理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主要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1]。纳米银离子凝胶是一种无机抗菌材料,纳米银离子凝胶对烫伤大创面具有抗感染和促创面愈合的作用[2]。本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3月21日收治了1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合并双足烫伤的患者,经综合评估,此患者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双足多个手掌般大小薄皮水疱,呈Ⅱ度烫伤,感知觉障碍,四肢肌力0级,愈合能力较一般人差。经综合文献及医生的意见,本科将纳米银离子应用于烫伤创面并且予精心换药及护理后,患者烫伤于2014年4月4日成功愈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6岁,商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家庭经济情况良好。患者因“四肢乏力4月余伴双足烫伤”于2014年3月21日收治入本科治疗。患者于4个月前饮酒后感冒、发热,并出现右侧肢体乏力,并迅速出现左侧肢体乏力。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下肢肌力0级,左上肢肌力2级,右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弱,四肢深、浅感觉消失,双侧腱反射消失,双侧巴氏征阴性,双侧克氏征阴性。颅脑MRI辅助检查:左侧侧脑室旁、基底节区、脑干左侧及延髓多发大片异常信号,考虑脱髓鞘病变;实验室辅助检查:抗凝血酶Ⅲ 63.1%, 总蛋白63.6 g/L, 葡萄糖7.9 mmol/L, 肌酐17 mmol/L。患者A评分8分,Braden评分11分,Glasgow评分9分,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因素评分5分,营养筛查评分(NRS-2002)2分。
1.2 伤口评估
根据“方法系统化”的设计思想,局部评估的方法学设计为“一视二嗅三触四量五摄六录”[3]。患者双足处于浅Ⅱ度烫伤,左脚最大水疱面积: 8 cm×4 cm, 右脚最大水疱面积: 10 cm×5 cm, 双足有大小不一水疱数个,疱壁薄,创面基底潮红,拍摄照片并记录。患者双足烫伤因使用热水泡脚不当所致。
1.3 结果
该患者经纳米银离子凝胶用于烫伤创面后,隔日换药1次,皮肤慢慢结痂,1周后,患者出现蜕皮现象,2周后伤口完全好转,无瘢痕,少量色素沉着,并于2014年4月4日开始穿弹力袜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2护理
2.1 伤口护理
2.1.1预防感染:患者双足水疱均有较多渗出液,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具体护理措施有: ① 定时通风,病室内采用紫外线消毒仪消毒空气,2次/d; ② 采用84消毒液(浓度为1∶100)拖地,2次/d; ③ 尽量安排患者住单间,严格限制探视人数; ④ 床边安置免洗手消毒液,接触患者前后均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消毒。
2.1.2促进愈合:患者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加之双下肢肌力0级,深、浅感觉均消失,烫伤伤口愈合能力较正常人差,在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下,隔日使用纳米银离子凝胶1次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操作步骤如下: ① 使用碘附棉球大范围消毒患者创面,从中心到两边,正反消毒2次,对于渗出液较多且大的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渗出液; ② 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冲去碘附; ③ 用棉签将纳米银离子凝胶均匀涂于患者创面,保持适度湿润可以加速愈合[3-4]; ④ 使用无菌凡士林纱布将脚趾隔开并覆盖在烫伤伤口上,保湿; ⑤ 使用2层无菌纱布覆盖; ⑥ 用绷带进行8字形包扎法,松紧适宜,露出脚趾,以便定时检查脚趾温度及颜色; ⑦ 适度抬高双脚。
2.2 心理护理
患者下肢痛觉消失,双足烫伤后患者看不见脚部情况,担心自己双足烫伤后会影响病情的好转,更担心预后,本科护理人员在每次换药时都拍照给患者看伤口愈合情况,伤口渐渐愈合的过程让患者建立了自信心,并且告诉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烫伤一定会好的。
2.3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关注血糖变化,早期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是根本治疗措施[5-7]。患者住院期间空腹血糖均控制在8 mmol/L以下,血糖控制较好;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让其知晓控制好血糖的重要性,做好饮食指导,增强其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
2.4 肢体功能锻炼
患者肌力比较差,只能靠护士及家属的帮助做些被动功能锻炼: ① 床上训练:被动Bobath握手,将患者双手上举过头伸肘,做全范围肩前屈运动,前屈终点手掌翻转,使患侧肩关节外旋,停留3~5 s, 收回呈起始位,每次做10回,每日≥3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② 八步操:被动八步操包括肩关节外展内旋上举式、肘关节屈伸式、腕关节掌曲式、手指关节屈曲伸直式、髋关节屈曲伸直式、膝关节屈曲伸直式、内外旋踝式、足趾关节外翻内翻式,以上共8个关节,简称八步操,做时保证每个动作缓慢有力,每个关节活动10~15次,每次停3~5 s, 并收回呈起始位。每日上下午各做1个循环。
2.5 皮肤护理
通常脊髓损伤后有51.2%的患者伤后6 h发生褥疮[8],患者四肢肌力差,使用Braden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估,Braden评分11分,此患者属于压疮发生高危人群,其病床使用巴乐梦床垫和气垫床,2 h给予患者翻身叩背1次,并将R型软枕垫于患者背部使其摆成45°侧卧位,实验证明,此卧位是预防压疮的最佳卧位[9-10]。同时给予患者双下肢垫一软枕,分散踝部压力,同时予双足抬高。文献报道,皮肤过度潮湿可促进压疮的发生[11],患者尿便障碍,大便后应清洗皮肤并使用皮肤保护膜保护肛周皮肤,留置导尿防止小便浸润皮肤。
2.6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本院使用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因素评分表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患者急性脊髓损伤(瘫痪)评分为5分,属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超高危患者。根据本院DVT风险分级及推荐预防方法表,给予患者每日2次气压式血循环治疗仪和功能锻炼,并穿弹力袜且住院期间禁止在双下肢进行静脉输液[12]。
2.7 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其目标是控制血糖、血压,减轻体质量,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理的营养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13]。此患者总蛋白偏低,指导患者及家属尽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予低钠、高蛋白、高钾、易消化饮食,定期测量腹围和电解质,防止发生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2.8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家属经过住院治疗后虽然病情平稳且肢体肌力也有所改善,但是本病的康复过程还是比较长的,出院以后仍要进行康复锻炼;调节好饮食,控制好血糖,并且定期去社区医院测量;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烫伤的知识,严禁使用热水袋或热水泡脚,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贾建平. 神经病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17.
[2]李明春. 纳米银凝胶对大鼠烫伤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 32(15): 1183.
[3]蒋琪霞, 李晓华, 胡素琴, 等.伤口评估流程及内容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应用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护理版, 2008, 4(2): 1.
[4]蒋琪霞. 伤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
[5]贾美玲. 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1(1): 38.
[6]丁刘娟, 李玲玲, 王娅娅.5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9A): 2308.
[7]张娜, 刘伟伟, 高鹏.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求医问药, 2012, 10(2): 666.
[8]郝建春, 张妍, 秦丽芬.褥疮防治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11): 44.
[9]杨霞, 曹伟, 翁晨曦, 等.四种卧位局部体表压力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1, 26(19): 7.
[10]李景蕊. 卧位预防压疮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35): 4434.
[11]钱彩侠, 鲍冬梅. 循证护理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3, 21(1): 142.
[12]徐瑞姣, 王秋霞. 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2): 80.
[13]方洁.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 护理研究, 2008, 22(增刊2) :25.
通信作者:李婷, E-mail: 1185626794@qq.com
收稿日期:2014-06-11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2-149-02
DOI:10.7619/jcmp.2015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