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度
2015-04-02陶燕梅
陶燕梅
文言文教学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的。在新课标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部分文言文方面的考试题型、难度、比例也几乎形成模式。可以说,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当今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往往是教师出力不少,课下四处找寻资料精心备课,课上鼓足精气神滔滔不绝,但是学生兴趣不高,应者甚寡,教学效果并不好。在我看来,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在于,没有真正把学生发动起来,没有激发起学生参与到我们课堂之中的热情。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发动每一位学生投入到我们本该书声琅琅、充满古典文化韵味的文言文课堂之中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文言文本身距离我们是很遥远的,尤其是先秦古文。作为学生初拿到一篇距离我们一两千年的古文,从心理上来说有畏惧感、隔阂感是极其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课堂沦为沉闷、乏味、少人问津的境地是很常见的事。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起他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定可以大大提升文言文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词类活用中“名词活用做状语”这一文言文现象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有些不理解,翻译不到位。这时,老师举了个初中时大家接触过的例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这个句子如果直接翻译,那就是,过了一会,两只狼中的一只狼径直走了,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
这个翻译学生一听就会大笑。为什么呢?先前我们提到是有两只狼,怎么后面又突然来了一只狗呢?显然,马上有学生会联想起过去的知识反应过来,最后一句应该翻译成“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那么,我们进而可以点拨一番,此处的“犬”,它本身是一个名词,但是在这里,如果直接把它当做名词来用,显然不对头,我们把它翻译成“像狗一样”才符合这个语境。那么,这个名词它的位置处在动词之前,又不是做主语,同时必须翻译成“像……一样”,只要是这种情况,它一定存在活用现象,而且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老师讲解完毕,便有学生频频点头。再讲解新课文中的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语法现象,就要好处理得多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为,教师已经把新知识与学生固有知识之间的桥梁搭架起来了,学生发现自己要掌握这个东西难度不大,自然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参与到课堂中去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厚实教师文化底蕴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做到让自己胸中有“货”,在课堂上方能旁征博引,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进而提升课堂参与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教师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文言文课堂尤其如此。文言文本身言简意赅,如果只是串讲,对学生来说,就太过于枯燥乏味了。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能补充申发一些文化知识进去,一来课堂容量更大一些,二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一些。
例如,在讲解李密的《陈情表》时,“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这一句中的“婴”的解释是“缠绕”。这个解释离我们今天的“婴”的意思很遥远了。教师讲解完毕之后,教室里没有任何反应。只有沙沙沙的记笔记的声音。
“那么,这个字为什么会解释成这个意思呢?”教师觉得学生参与度很低,便抛出了这个问题。学生有点感兴趣,便马上开始了叽叽喳喳的议论。只是都不得要领。这时教师就把“婴”的甲骨文写在黑板上,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积极性马上就上来了,大家就可以发现,原来这个字最初的字形其实表达的是一个人脖子上挂着贝类的装饰,贝类装饰是缠绕在脖子上的,于是,便引申出了“缠绕”的意思。学生听了之后,都有恍然大悟之感。之前的乏味无聊顿时都一扫而空了。
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做到经常读书,搜集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储备在自己的大脑中,我相信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文言文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
三、丰富诵读形式,是提高文言文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方式。
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曾经这样写道:“(读文)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确实,诵读之时,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全情投入,那么文章的情思哲韵自然可以为大家所捕捉到。中学语文课本中所辑录的文言篇目,不论是记人叙事,抑或是说理抒情,都是从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学作品中甄选出来的。说是“万里挑一”,都丝毫不为过。如果可以引领学生一起来细细品读这些或优美或睿智或深挚或豁达或悲怆的作品,那么一定可以让学生捕捉到作者的心声。这样自然就不用发愁课堂参与度的问题了。
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我们的一线教师懂得诵读的意义,也确实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读了,只是,很多情况下,课堂的参与度依然不够。我觉得可能还是与教师的诵读形式过于单一有关:主要是听读磁带和教师范读。
可不可以有别的更多的形式呢?比如,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来给学生纠错,这里我们可不可以教师示范读,学生根据文章的情感来给老师纠错呢?例如,在上《沁园春 雪》时,我就跟学生来了一次大换位。上课时将这个新的诵读方式一抛给学生,大家就沸腾了。那节课上,全班接近半数的同学都站起来给我这个老师纠了一通错。通过纠错,大家对于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再比如,我们一直是单人诵读,偶尔,在文章情感比较轻快的前提下,可不可以尝试一下接力诵读呢?某一次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正好是下午第一节。班上除了极个别学生的眼睛是精光闪烁的,别的都是朦朦胧胧的。
正好讲到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我突发奇想,干脆来一次接力诵读,这一定可以吸引大家一起来体会作者“复得返自然”的满腔欢喜。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轮流轻快地读了起来。顿时,教室里的沉闷一扫而空。
再者,音乐可以二重唱、三重唱,文言诗歌本身也是一种音乐,我们可不可以尝试着将这种音乐手法融入我们的课堂之中呢?
只要我们不断丰富课堂诵读形式,相信,学生一定会融入我们的文言课堂,进而最终被作品感染,直至爱不释手,掩卷遐思。
文言文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工具,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长期以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她都被师生视为畏途。不过,笔者相信,只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不断厚实自身的文化内涵,精心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定会大大提高文言文课堂的参与度,真正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成为修身养性、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