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教学的“起点”和“落点”

2015-04-02贾桂强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落点王维起点

古典诗歌赏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诗歌赏析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困扰着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和“落点”呢?

这次听了各位老师的市属优质课,尤其是湖州二中许琴琴老师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选自余恕诚主编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给我颇多启发。这堂课的“起点”和“落点”,把握得很准,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充满了语文的气息。

教学的“起点”在哪里?面对同样的一首诗歌,教师有自身的解读逻辑,学生也有自己的感知逻辑,两者之间并不一致。从前,教师备课往往以自己的解读逻辑为起点,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多力争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起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逻辑应当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感知逻辑。许老师的课文导入,便充分地生活化,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

师:“下雨了”三个字,要读出不同的情感。如果七八月,高温天气,大雨突降湖州大地,你会怎么读?

生:“下雨了!”(声音较高,喜悦之情)

师:如果广东一带,发了水灾,又下雨了,你会怎么读?

生:“下雨了”(声音较低,烦闷之情)

师:面对下雨,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在阅读任何文字时,都要读出与之相适合的情感。同样,诗人王维面对下雨会有怎样的心情?

这一课文前的导入语,贴近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又巧妙地过渡到诗人王维观雨,很自然,不造作。

一、初读感知:教学的逻辑“起点”

当然,导入语还是徘徊在诗歌文本之外,如何走进文本,找到学生解读这首诗歌的“起点”呢?许老师接下去的教学,设计得很好。

师:王维住在自己的隐居之所,连日下雨,猛然间放晴了,他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

生:激动

生:欣喜

生:惊喜

学生初读这首诗的感受,多只看到了王维内心的“开心、激动、欣喜”,这是学生的原初理解。这是教学的逻辑起点,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如果不是去把握学生的解读逻辑起点,而是按照老师自身的解读逻辑,或介绍王维的生平,或直接疏通诗歌大意。那么,我们的教学,便是在一个自我虚设的起点开始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无法吸引学生,也将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华东师范大学叶丽新教授说:“在教学设计之前,能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独立阅读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困惑。每个个体的深度解读逻辑不一样,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篇文本上停留、思考的‘点可能不一样。只有当教师察觉了这些‘点以及学生之间的初步感知差异,才能了解:学生对特定文本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学生有困惑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读完了全文只有一种笼统的、说不出来的感觉,说不出哪里好……由此教师再去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解读逻辑才能有的放矢。”①许老师预设的这一环节,便是围绕学生的阅读逻辑“起点”展开,为此后的教学环节,搭建了有力的理解支架。

二、有效诵读:教学的逻辑“落点”

学生的初读,往往是粗浅的,对文本的理解多是表层的。如何走进文本内,而不是徘徊在文本之外,许老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师:接下来自由朗读这首诗,看看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诗人的“开心、激动、欣喜”情感是否一致,每个同学读三遍。(学生自由诵读,最后齐读一遍)

师:要整体理解,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一致,“积雨空林烟火迟”,雨停了,冒烟了,人们在烧饭,送到田里去,是喜悦的。

生:不一致,“第三联”看到木槿,有一些人生感悟,例如人生短暂,不是欣喜。

生:不一致,诗中,下雨烟火燃烧慢,突出“缓慢”特点。

生:不一致,“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跟他人相处不是太好。

生:不一致,他对现代社会人生,交往的一些方式有些质疑。

生:不一致,有一些人生的感悟。

生:不完全一致。从“静观”可以看出,有点不开心,而从“啭”字,却可以看出其快乐。(学生回答很精彩,不执著一面)

通过多次诵读,与文本相遇、对话,学生原初的解读发生了变化。他们看到了文本不单是“开心、惊喜”的一面,还有“静”和“人生感悟”。对文本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化、线性的,而是复杂化、立体的。例如,有的同学提出了“人生短暂”,感叹人生,还有人际交往方面。这是学生自己的,是新的体验和收获,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解读。文本的赏析,要避开架空分析,不能在文字表面滑行,而是要将文字掰开来,细细嚼一嚼。这便涉及到了古典诗歌教学的“落点”问题,许老师的处理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启发:有效诵读,是教学诗歌的“落点”。

诵读是诗歌教学中的有效手段。所谓“诵”,《说文解字》中:“诵,讽也,从言,甬声。”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以声节之曰诵。”诵的本义是指按照一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念出来。另外,根据古汉语中“因声求义”的原则考察声音,但凡有以“甬”为声旁的多有跳动义。如“涌”字,指水在跳跃,所以“诵”要突出声音的跳跃,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读,《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为:“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是之谓读”。可见“读”不仅包括诵,还特别侧重内容的理解。

读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字正腔圆地读;第二层次是带着情感,披文入情地读;第三层次是带有审美意味地读。在不同层次地诵读中,营造一种诗歌美的意境。通过有梯度地诵读,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记得某次省优质课比赛,课题是《声声慢》。一位男老师执教此课,因为他体格高大,台下的听课老师便担心,他可能上不好如此凄美的一首词。不曾想到,该老师的诵读,震撼了全场,学生情不自禁都潸然泪下,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入了诗词的情境中去了。在有效的诵读中,老师不用去架空分析,学生已经从内心感受理解了李清照的悲苦,读懂了诗人的苦楚。

在古典诗歌的赏析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对学生有效读诗歌的指导,这极为重要。许老师处理得比较合宜。

师:我们从这两联中(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从自由自在的景物中,从无忧无虑的农家生活中,我们读出了一份闲适。既然从这两联中感受到了闲适,也需要把这种闲适之情读出来,请同学们读一读,关键是要把闲适的味道读出来。(学生投入地读,教师巡看,并且作个别指导)

老师请了两位学生诵读,一位学生平铺直叙地读过去了,是滑过文本。另一位学生,读的时候,没有抑扬顿挫,都一个语调。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闲适之情读出来,要注意一些技巧。可以看一看,哪些语词表现了闲适,比如“迟”、“饷”、“飞”、“啭”,这些地方要重读。语速要慢一点。

接下去,又请一位学生读,就明显不一样了,读出了闲适的味道。全班学生齐读,语速、语调把握都比较到位。

朱自清先生说:“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的意思的发展的节奏。注意文本的意思,不要被声音掩盖了,滑过去。”②许老师的诵读指导,将分析前学生的感知性诵读和分析后的品味性诵读,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诵读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在琅琅读书声中,在反复诵读中,学生渐进地理解了诗歌内容。

三、关注矛盾:在教学“起点”和“落点”之间

分析诗歌时,要抓住文本的矛盾点,这也是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地方。孙绍振先生在分析文本时,特别强调要在统一中找到矛盾点,不和谐之处。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整首诗表现了一种闲适,但是诗中却用了“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一联,似乎强调争执,猜疑一面。学生会有疑惑,许老师没有避开这一难点,而是巧妙化解之。

师:全诗流露出一种宁静心态下的闲适,诗人为什么写到“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生:这是用典故,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馆主人盛情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杨朱学成归来,依然住宿在这个旅馆,但是客人不再让座,而是与他争座位。说明杨朱已经得到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生:可以看出,诗人境界很高。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与万化冥合的大境界。

生:无心机,单纯朴实。

许老师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解读能力,着眼整体理解,顺利解决了这一难点。在看似无疑处,找到了疑点,将学生的智性思维,引至深处。不是仰视文本,而是平视文本,真的进入文本。

古典诗歌的教学,如何体现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起点③,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许老师作了精彩示范。从学生的初读感受“欣喜”,到后来学生发现文本的不和谐之处:实则抒发了“宁静心态下的闲适”。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在前后的对比反思中得到了有效提升。

教学的“落点”,许老师放在了诗歌的“有效诵读”层面。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要依靠琅琅书声来实现,在品读中感受、理解。正如许老师所说:“当我们面对经典的时候,如何让经典落入我们心田。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化作声音,而这个声音应该与你的灵魂相遇。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请大家用来自灵魂的声音来朗读经典。”最后,许老师范读了这首诗,声音之美,语文之美,万千意象,都蕴蓄其中。

处理教学的“起点”和“落点”时,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④许老师在教学的起点、中间点和结束点,皆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师生共同演绎了精彩课堂。

也许任何一堂课,从某个角度来说都是难以完美的,都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些许遗憾。这堂课在文本内在的矛盾解读中,是否可以进一步挖掘。人多是矛盾的,情感和理性经常错位:王维的情感逻辑,从整首诗看来,是宁静下的闲适,但为什么,要写“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这一联,结合王维当时的境遇来看,安史之乱中,他曾经出任伪职,内心是痛苦的。安史之乱结束后,朝廷并未深究此事,但王维后来一直亦官亦隐,是否也有自己的苦衷呢?还有当时士大夫对他是否有所诋毁呢?这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提出来与许老师商榷。

————————

参考文献

①叶丽新: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逻辑”,《语文学习》,2012年第7-8期。

②朱自清:《了解与欣赏·朱自清论语文教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③贾桂强:《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教学起点—〈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另一种教学视角》[点评]《也说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教学起点》羊刚,《语文学习》,2013年第11期。

④陈隆升:《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由〈背影〉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落点王维起点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我的“新”起点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探访江苏地方立法:百姓关切成立法落点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