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向着温暖与明亮的那方……
2015-04-02江竹贞
江竹贞
从高一入学起,我所带的年级前30名的实验班学生便开始了每周至少两则读书摘评、两篇随笔的读书写作之旅。即便是到了冲刺的高三,同学们依然还始终如一地坚持着。
很多人——家长、老师甚至学生——都会觉得,高三年级应该更关注做题与模考,至于类似读书、观影等举措,即使不是洪水猛兽,也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做法。但是,我却以为,恰恰是在高三,孩子们更应该利用时间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阅读,对于学生们的思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训练。对于正在拔节生长的高三学生而言,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精神心灵的饱满,好好读书,多读好书,至关重要。更何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当明白这个道理: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它绝不是人生的目的地。倘使为了这个阶段性目标,而置人生的美好丰富、自由深刻、价值意义等元素于不顾,即便高考取得了成功,其所丧失的,必将有一天浮出水面,结出恶果,令人追悔莫及。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真正的教育和应试所需要的分数之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连接点,既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带孩子们迎战高考,让孩子们通过高考这个平台走向更广阔的远方,又必须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让他们通过不断地读写而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温暖幸福的人。
一、经典赏读:静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一个人的阅读史,实际上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儒敏)。
阅读教学的依托,自然非语文课堂莫属。语文课,本质上即阅读课,而阅读教学的疆域,却不应只限于语文教材。语文老师所要做的,是打破语文教材的樊篱,多开几扇门,多造几页窗,给学生拓宽阅读的领域,为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也正是及于此,在我们的高三语文课堂上,除了高考各专题模块复习及模拟卷外,《人民网》《凤凰网》,《南方周末》《人民时评》《开讲啦》《看见》《超级演说家》……所有的时事新闻、国内外的风云变幻,都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每天10-15分钟的“每课一读”:龙应台和王开岭、周国平和王小波、李泽厚和米兰·昆德拉……都成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为知道高三的学生课余看书的时间少,我每天都会在课前挑选出一篇好文章印发给学生进行朗读,包括历史、文学、时评、人物传记,还有心理学、财经类文章等。如《让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被绞死的文明——傅雷46周年祭》《“阅读与人生”——白岩松厦大演讲实录》……有的时候,一篇让人拍案叫绝的文章朗读,甚至会用到课堂时间的一半。由于推荐的书目范围很广,几乎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每天的阅读在班级里已经成为常态。
此外,每周至少一次的观影:《国王的演讲》《肖申克的救赎》《入殓师》《放牛班的春天》《忠犬八公》《桃姐》》……大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环节了。一部杰出的电影,对孩子心灵成长所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一本经典著作。甚至对大部分孩子而言,一部杰出的电影,其对精神和心灵的撞击滋养作用,效果更显著,因为它更能集中、更迅猛地撞击人的心灵。孩子们浸淫其间,濡染熏陶,品鉴提升之外,精神日益澄明,智性亦被唤醒。
王开岭在《语文的使命》中也说:“若语文老师是位博学雅识者,是位有品质的爱书人,在教材之外还赠送了丰盛的课外阅读,那这些孩子就是有福的。也许这些阅读,并未在考试中立竿见影,但等他成人以后,等他的人生走出了足够远,他会朝自己的语文课投去感激的目光。”
二、书评时评: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生的阅读视野逐渐开阔后,就应该多方位地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养成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交流的习惯,并且逐步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追问的思维品质。如今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但这并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思考。如果只是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知道分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并不是我们推行阅读的初衷,而只有深阅读才是阅读的本意。因此让学生们养成“阅读——困惑——思考——评析”这个习惯才是我最为关注的目标。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给班里的学生开出一个书目,如龙应台《目送》与《亲爱的安德烈》《野火集》、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苏小和《我们怎样阅读中国》、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要求学生选取其中的一到两本进行深阅读,然后根据这本书写一篇书评,做成课件,并在开学以后的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样的交流、评价和反馈,让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越来越强,阅读写作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有思想。
作为语文老师,应立足大语文来关注现实,力争让孩子们做到“焦点、热点、疑难点,点点注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会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温度又有重量,有情怀又有语文的特色。因此,每周我都会从《南方周末》《人民网》《凤凰周刊》等新闻栏目选择几篇评论性文稿供同学们阅读并写出时评。如《冰桶挑战: “冰桶秀”秀出哪些社会的缺位》《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在我和祖国之间,看见“我们”》 《弃北大读技校的自由意愿当尊重》《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在理性思维不断健全的过程中,责任、正义、良知、勇气……这些高贵美好的品质,在他们的评点中也日益凸显。
凡此种种,只要我们能够随时留意,注意点拨引导,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内在本源,问一问为什么,想一想怎么办,就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心到意到则笔到,就能从其中咀嚼出人生的许多真义来;或叹或赞或钦或羡,或欢喜或悲惋,或欣赏或扼腕,诸多感怀,在心胸中千回百转,每一味都能煎熬成一剂属于自己的良药。
三、随笔交流:向着温暖和明亮的那方
“希望语文是向着温暖与明亮的。温暖,就是要有爱,有人性,有乐趣,有成长……明亮,就是要有理智,有希望,有生活,有力量,有担当……”苏州实验中学的史金霞老师如是说。
每周的随笔写作与交流正是把孩子们引向明亮与温暖的那一方,它不但需要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还需要生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映照。每周一是学生上交随笔的时间,我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认真拜读并逐一作评点。每当看到写得较好的随笔,我都会在批改记录中特别记录下来,上课时选择适当的机会读给大家听;如果是整篇的文章,只要作者本人同意,或在课上请他自己读给大家听,或打印出来印发给大家。至于每周二的那堂课就成了学生最最期盼的课,每次当我走进课堂时学生都是欢呼雀跃,许多同学的眼神都充满了期待与渴望……
当我们阅读学生的随笔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附和、鼓舞欣赏或者慰问喝彩的层面上,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引领,在思维上培养,以一颗敏锐的头脑,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地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澄澈,用理性的醍醐使之获得心智的健全明亮。让学生逐步学会冷静、客观、理智、全面地分析评判纷繁复杂的世界。
作为老师,在阅读这些思想情感的碰撞时,那种看着小苗儿茁壮成长的喜悦是非常美好的。我相信当有一天,当这些孩子长大了,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岗位,如果他们还想寻找到自己曾经的激情和梦想,还想看到自己当年走过的心路历程,到那时,他们翻开自己的随笔本,必然会发现,我与他们,为他们自己最美的青春,保留了一幅幅无比珍贵的画卷。
当然,这交流之中,除了生生交流,还有师生交流。我经常会适时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或抛砖引玉,或寄语旁白,或交相问难,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一个教师,能够与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彼此交流分享,这样的日子从容而优裕,宁静而平和。王开岭说,“倘若抛开考试困扰,我觉得做语文老师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但我要说,就算是有考试的困扰,做语文老师依然也可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这份职业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的事业……
悉心培养,享受其健全成长的拔节之乐。生长,痛,并快乐着 ;变化,问,并追索着。当理性的花,终于璀璨开放的时候,不用说学生自己的智性和人格会变得饱满而有力量,连同我们的心野里,都会满贮了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