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铭贤学校教育特色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2015-04-02温永峰李德芝温永莲
温永峰,李德芝,温永莲
(1.山西农业大学 校长办公室,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3.岚县梁家庄中学,山西 岚县 033500)
山西铭贤学校教育特色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温永峰1,李德芝2,温永莲3
(1.山西农业大学 校长办公室,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3.岚县梁家庄中学,山西 岚县 033500)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作为一种思想,而且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形态而存在。山西铭贤学校诞生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部分,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人才。对素质教育与铭贤学校教育思想进行探索性研究,从铭贤学校教育特色到现代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提出了培养学生奉献精神,注重学生日常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服务理念等铭贤办学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有利于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山西铭贤学校;素质教育;学以事人;服务社会
收稿日期:2015-07-04
作者简介:温永峰(1980-),男(汉),山西岚县人,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文化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李德芝,副教授。E-mail: dezhili2005 @163.com.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2015)12-1269-05
Enlightenment of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nsi Memorial School to Moder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EN Yong-feng1,LI De-zhi2,WEN Yong-lian3
(1.Principal'sOffice,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 2.CollegeofMarxism,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Shanxi030801,China;3.LiangjiazhuangSchool,LanxianShanxi033500,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Marxism is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but also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i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not only presents as a thought, but exists as a specific educational form. Shansi Memorial School, born in modern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society, is part of China's modern education, which trained many talented people for China. The paper mak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with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Memorial School, which are cultivating students' dedication, enhancing routin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improving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ir capacity and service concept. All these education ideas of Memorial School are inspiring for moder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Key words:Memorial school;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Learning for service;Service for society
山西铭贤学校创办于1907年,是由孔祥熙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学校历经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等办学时期,1951年,私立铭贤学院被政府接管,定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铭贤学校从1907~1951年共经历了44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山西铭贤学校作为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其成功的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较为丰富、详实的教育和教学资源。传承铭贤学校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办学经验,为今天的素质教育开发新的教育资源,[2]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以事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铭贤学校在创办之初,孔祥熙将西方的科学教育与中国的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确定了“学以事人”的校训。孔祥熙认为“学问之道,其最终目的,不外改进社会,谋人类幸福。校训‘学以事人’,实乃求学问之最高鹄的。惟学问之道无穷,其致用也亦至大无边,学问之累积,是为文明,人类之文明进化,即学问之结晶。” 孔祥熙曾教育学生,“诸生能求得有用之学问,成为有用之人才,对人类文明,对社会进化,有所贡献,将不愧做一个读书人,方不负历年来师长的教诲。”他还要求学生“务须一面注意学问之增进,一面注意人格之修养,学问人格打成一片,始能了解我古先圣贤之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大道,始能不为邪道所诱惑,所学始能得用,始能成为一个人格高尚、学问渊博,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用之人,方不负本校‘学以事人’的校训,诸生在此四方烽火国难严重时期,完成其学业,殊非易事,此后应本逆水行舟之义,努力前进,恪守‘学以事人’之旨,勿忘做人之道,毋隳铭贤之精神”。铭贤学校“学以事人”的校训,哺育了铭贤学子,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服务,现在仍然铭记“学以事人”的校训,发扬着奉献精神。至今海内外铭贤学子捐资在九寨沟兴办孤儿院,收养藏族、羌族残疾孤儿,在孤儿院里悬挂“学以事人”的校训,教育残疾孤儿立志为社会做贡献,使“学以事人”的精神薪火相传。铭贤学子们感慨地说,“学以事人”的校训使我们终生受益,激励着我们一生一世为人民服务。[3]
“学以事人”直译成英语即为“LearningforService”,即学习是为人民服务。1938年,驻铭贤学校的欧柏林学院的代表万慕德和西勒,曾到延安访问,当万慕德问及毛主席:“铭贤学校的校训‘学以事人’与‘为人民服务’会有什么区别?”毛泽东说:“差不多”。后来万慕德回到西安后,对铭贤学生讲话时,谈到了毛泽东对铭贤校训的看法。[4]“学以事人”是铭贤学校的校训,讲的是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讲的也是奉献精神。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也是实践奉献精神的表率。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踏实做事的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对奉献精神的认同与行为上出现双重标准,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现实中,冷漠自私,行为被动,自我定位出现功利化倾向。拜金主义以及个人主义泛滥,一切以经济利益为标准,忽略奉献精神,使一些大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上发生了偏差。奉献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又是当今社会的时代风范。当前,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教育力度,把对大学生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化,推而广之。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引发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奉献观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对奉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凝练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素质,培育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日常管理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知所以为人之道。”铭贤学校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格素质养成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品德之陶冶,务使学生于卒业后,非但学有所长,学能致用,而且身心兼修,以达健全真固之境地。孔祥熙曾经对学生讲:“诸生明乎求学之道,更需了解做人之理,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有学问、有技能。最重要者在能明理,亦即须有高尚之人格,始足以为人。读书所以求知明理,简单言之,亦即如何做人。……诸生负笈求学,其目的自然是立志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但同时更应立志做一个高尚人格的人。”
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铭贤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的迟到、早退、缺课、旷课及其他错误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也制订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为使学生操行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订了详细、具体的考核细则。寝室作为学生课余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也专门制订了具体的稽核标准和稽核办法,还绘制了详细的考核表,以便对每一寝室进行登记考核。[5]铭贤学校严格的日常管理,并非以“治人”为目的,而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治事”、“治校”。其目的在于学生人格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养成自觉自律,步入社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人格素质是客观现实在人大脑中的主观反映,属于一种心理现象,最后要物化为人的具体的行为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容易养成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心理素质的外化。学生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体现出的人格素质,是学生不同行为方式的动因,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动机,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铭贤学校注重学生的日常管理,加强人格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名行为高雅、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重视实践,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铭贤学校为“达到‘教育所以教人以为人之道’的目的,……除在功课上灌以新的知识外,同时要利用种种场合,做实习上的工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928年,学校成立农科,建起了农场、牧场、园艺场。1931年成立工科。1933年春,建成工科实习厂,设木模厂、翻砂厂、机械厂、肥皂厂、纺织厂、印刷厂等。在四川金堂,重新建起实习工厂。实习农场和工厂聘请农工科大学毕业的专业人才,指导实验教学工作。组织各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分别定时定点轮流到农场、工厂实践。除了有实践教学条件的保障外,铭贤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铭贤学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实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铭贤学校在未招收农、工科学生之前就先期建设农场和工厂等实践基地,并招揽人才,积蓄师资力量,每学期每个年级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实践教学。
通过学生在农场、工厂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家畜家禽的饲养技术;让学生学会操作使用车床、机器,生产制作各种产品,使学生将己经获得的知识在实际中得到运用,从而加深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使理论同实际结合。学生获得的技能技巧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能力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国情,扩大眼界,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实践中养成坚强的意志和优良品质,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学生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农科院校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继续发扬学校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加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丰富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对于大学生认识国情、奉献社会、增长才干具有重要作用。
四、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服务理念
铭贤学校要求学生“一方面固应努力学业,以求致用。同时更应切实注意道德之修养,与夫人格之陶冶。对古圣先哲之垂训,应视为圭臬。书作铭哲,然后服务社会,方不致为自私自利之意念所蒙蔽,而置国家事业于不顾”。[6]在铭贤学校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19世纪20年代铭贤学校面向农业开展科学研究,培育优良品种,开发农业机械推广技术,服务农民。1917年,铭贤师生们深入山西农村向农民宣传和讲解“六政”。1921年,欧柏林学院志愿者穆懿尔(R.T.Moyer)来到铭贤学校,引进“金皇后”玉米,育成小麦“铭贤169号”品种,极大地提高了亩产量,在当地推广,深受农民欢迎,为山西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1928年,为了使山西的农业发展起来,铭贤学校创办农科。1934年,铭贤学校成立了乡村服务部,并将服务部建在太谷县贯家堡村,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1935年,铭贤学校从美国引进了红星苹果等10多个品种,传授给农民技术,引导农民栽培。1939年,铭贤学校迁到四川金堂,在姚家渡乡恢复了乡村服务部(此时更名为社会服务部)并开展相关工作,对推动当地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铭贤学校在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过程中,不仅传授着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引领着农村文化的发展。
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7]高校只有把培养人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传播者。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为地方农业院校要充分发挥贴近农村、了解农情的优势,深入农村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宣传先进文化的发展取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与地方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研发基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提升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引领角色的认知度。同时,要把引领农村文化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农科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断增强服务理念,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担负起引领农村文化的责任。
五、平行进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创造的和体力的整体。……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其中任何一点被忽视或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的这一完整统一、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8]铭贤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孔祥熙曾对青年学生讲:“诸君都是有为青年,德、智、体三育需兼并进,一项不可落后。要振奋迈进,则务使德、智、体三育平行进展而后矣!”[9]而且他还把造就德、智、体三育兼全的人才,作为富国强兵之策!孔祥熙认为,要完成教育使命,就必须以德行为先。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孔祥熙身先士卒,亲自为学生讲授德育课,用山西历史上的贤豪之士,智略之才教育学生。铭贤学校把传授科学知识作为智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注重西学的实用又不忘中学的伦理。要求学生不仅要懂理论,还要学会实习操作。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更应该向社会实践学习。体育是德育和智育的基础,孔祥熙一向大力倡导,他认为青年学生“必须具有健全的体魄,才能有健全的脑力和精神,也才可以肩荷建国的重任。”铭贤学校的体育课与其它课程一样重要。铭贤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音乐教育,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应该使劳动者在体力、智力、道德、精神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旨就是要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10]坚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于学校来讲,重点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称得上合格的人才。学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过程要体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结论
素质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对于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11]文章从山西铭贤学校学以事人、人格养成、平行进展、重视实践、服务社会等方面,提出了铭贤学校办学教育特色对现代素质教育的思考。为我们今天的办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素质教育理论分析山西铭贤学校教育思想的研究尚需不断完善,山西铭贤学校的教育思想有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
参考文献
[1] 校史编审委员会.山西农业大学校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
[2]温永峰.素质教育视阈下山西铭贤学校教育思想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2.
[3]信德俭,温永峰,方亮,等.学以事人 真知力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23-25.
[4]闻众.纵观孔祥熙[J].文史月刊,2001(5):50.
[5]铭贤集览·训育规程[Z].山西农业大学档案馆铭贤学校档案,1941.
[6]刘振东.孔庸之先生演讲集[M].台北:中央印制厂,1960: 546.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5-02-2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7.
[9]赵荣达.孔祥熙述评[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114.
[10]张振鹏,高九江.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
[11]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社论)[N].人民日报,2010-7-15(4).
(编辑: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