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北宋《春秋》学研究现状述评
2015-04-02侯步云
侯步云
(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西安 710021)
20世纪北宋《春秋》学研究现状述评
侯步云
(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分析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北宋《春秋》学研究的现状,从经学地位研究,在《春秋》学史上的特点、作用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的《春秋》学思想研究,广泛的学术视角研究四方面概括了这一阶段北宋《春秋》学研究的特点和成就。
关键词:北宋;《春秋》学; 研究现状
《春秋》最早见于《国语》,当时是各国史书的通名,后成为鲁国史书专名。今本《春秋》是孔子据鲁史而修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约西汉初年,形成五家解经之传,其中流传较广并最终取得经典地位的是《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学是学人对《春秋》经、传进行解读、阐发而形成的理论。从《春秋》学的整个发展史看,宋代研究《春秋》的著作数量众多,已成为学界共识。笔者对20世纪以来国内外北宋《春秋》学研究的现状作简要概括和评述,以期对《春秋》学的广泛研究有所助益。
一、经学地位研究
20世纪以来,研究者尤其是经学家通常把北宋《春秋》学纳入中国经学史的范围,指明北宋儒者治经特点及其表达主旨。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视宋代为“经学变古时代”,分述五经在这一时期的变化,其中归纳宋代研究《春秋》的特征为“皆沿唐人啖、赵、陆一派”[1]179;陈廷杰所著《经学概论》以“宋代经学之变革及其流派”为论证对象,探讨两宋《春秋》类专著的治经优劣,总结其为“盖宋代诸儒,大都兼采三传,不尽如汉世专门之学也,然其失也多穿凿”[2];马宗霍《中国经学史》[3]论及先秦到清代的经学,其中将“宋代经学”区分为“道学”与“宋学”,说明宋代《易》学、《春秋》学盛行的原因;周予同《群经概论》中考察《春秋》经及三传的基本情况,进而说明“宋学的《春秋》学以弃传谈经为特色”[4];蒋伯潜《十三经概论》[5],指明宋代学人研究经学的特点为“由客观的趋向主观的”,《春秋》学方面以“并弃三传”的胡安国、“斥《春秋》为‘断烂朝报’”的王安石为代表。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新的经学史体裁,章权才研究经学断代史《宋明经学史》[6],简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五经发展情况,涉及到胡安国的《春秋》观。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7],以经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为主线,介绍汉唐以前、汉唐、宋明、清代四个阶段儒家经典的发展情况,而《春秋》学方面先是论述了宋代的春秋学研究,进而介绍了孙复、刘敞的《春秋》观。
这种从经学史角度对两宋《春秋》学所做的考察,依据其自身特征,确立其在经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但这种论证并没有把北宋、南宋《春秋》学的发展分开、分类论述,忽略北宋《春秋》学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也疏于观照北宋《春秋》学与当时时代思潮理学的关系,至少缺乏详细的论证与分析。或许正是这种疏忽,使得上述学人对北宋《春秋》类专著的具体评论有所偏误,如蒋伯潜所讲的胡安国“并弃三传”,实际上胡安国对三传、前人学术成果都有所吸收。
二、在《春秋》学史上的特点及作用研究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北宋《春秋》学在整个《春秋》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其作用的研究,突显其理学化、政治化特征。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8]通过文献梳理,认为宋、元、明时期的《春秋》经传研究“进一步政治化”,指出宋儒议论大都为有感而发,《春秋》学更多的趋向于政治化,并阐述了孙复、刘敞、苏辙、胡安国等主要《春秋》学学者的《春秋》观;戴维《春秋学史》[9]以人物为横线,以历史时期为纵线,把北宋《春秋》学划分为庆历前后的《春秋》学、王安石新经义系统下的《春秋》学、北宋中后期诸学派的《春秋》学,论及“北宋五子”《春秋》理学化的趋势;赵伯雄《春秋学史》[10]立足于《春秋》学为政治哲学的观点,总述北宋前期《春秋》学的发展趋势,议论胡瑗、孙复、刘敞、王安石、“二程”(程颢、程颐)等的治经宗旨、方法、影响等,如“二程”把《春秋》纳入其理学范围;杨向奎《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以天人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孙复、程颐、胡安国、朱熹等《春秋》学的亮点,如程颐“以修养工夫求《春秋》大义,是《春秋》理学化的由来”[11]。
对北宋《春秋》学阶段的划分及其理学化或政治化的定性,有利于研究者宏观上把握北宋《春秋》学的发展。问题是:这种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是什么,是否成立。如果是按政治化的逐渐加深进行划分,那么各阶段是如何表现这种深入的;如果是按理学化的标准划分,这种理学化的细微过程又是如何表现的,理学化的具体内容也需要界定。北宋《春秋》学政治化或理学化的特点,是否独立发生、发展,二者之间有何关联,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考证。
三、主要代表人物的《春秋》学思想研究
北宋时期,上至帝王、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对《春秋》学都有一定范围的关注和研究。清代朱彝尊《经义考》(许维萍等点校,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初版,1997年)记录北宋约有130人的《春秋》学著作,包括现存和佚失的书籍;《四库全书总目》(清代永瑢、纪昀主编,中华书局,1956年)则保留了北宋10位主要学人的《春秋》学著书,如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刘敞《春秋传》《春秋权衡》《春秋意林》、苏辙《春秋集解》、孙觉《春秋经解》、萧楚《春秋辨疑》、崔子方《春秋本例》、叶梦得《春秋考》《春秋讞》、胡安国《春秋传》等。除此以外,北宋时期的理学家也有关于《春秋》的著作和言论。
对上述代表人物《春秋》学思想研究的主要有:吴德义《论孙复思想的贡献及其时代价值》[12]探讨孙复对《春秋》的整体性解读;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13]其中论及范仲淹、孙复对《春秋》的认识;何泽恒《欧阳修之经史学》[14]分析了欧阳修史学与《春秋》学思想,认为其史学成就源于《春秋》;葛焕礼分别讨论了苏辙[15]、崔子方的《春秋》学特点[16];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17]、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18]等通史类著作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宋代某学人的《春秋》学研究情况,如对孙复、胡安国《春秋》观的介绍;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19]讲到二程的经学思想,包括他们对《春秋》的态度。
这种专门性的探讨发掘了个体研究《春秋》的学术价值,但相对于整体性的北宋《春秋》学来看,则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不足以显示北宋《春秋》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即便把这些个案研究成果主观的组成整体,也是各自当家,不成“一家之言”。
四、广泛的学术视角研究
这一研究特点是上述所论特点以外的各种研究领域的综合,或政治的,或文学的,或史学的、或文化的各个方面。
牟润孙《论两宋〈春秋〉学之主流》[20]以孙复、胡安国为例,指出北宋与南宋《春秋》学的各自偏重;江湄《北宋诸家〈春秋〉学的“王道”论述及其论辩关系》[21]从北宋《春秋》学的角度,分析“王道”的制度性、文化性、求实性等特点;张志强《从思想史到政治哲学》[22]重于从方法论方面肯定宋代《春秋》学在宋学研究上的学术意义;张尚英、舒大刚《宋代〈春秋〉学文献与宋代〈春秋〉学》[23]以文献学的视角梳理、分析宋代《春秋》学的相关著作;李建军《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24]探讨宋代《春秋》学与宋代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学、理学、文学、史学等诸多文化层面的相互关系;张高评《台湾〈春秋〉经传研究之师承与论著》[25]整理台湾5所大学对《春秋》经传的研究成果,包括史学、文学、科技等各个学术领域,其中谈到对北宋《春秋》学的研究论著;池田秀三著、石立善译《日本京都大学的〈春秋〉学研究之传统》[26]论及作者对“京都学派”的认识,以及对日本各《春秋》学学者研究特点的总结。虽然其主要讨论对象为两汉《春秋》学,但为研究北宋甚至两宋《春秋》学提供了方法上的思考。
的确,多角度的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多元地理解北宋《春秋》学,但这种形式的研究是否应该归总,不同研究方向之间是否有联系,能否归入上述所论北宋《春秋》学政治化、理学化的特征,需要进一步思考。
基于以上对北宋《春秋》学研究现状的述评,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和创新:①从《春秋》具有的政治批判和价值判断功用角度研究北宋《春秋》学,考察其出现的社会原因、文化背景,尤其是其与理学思潮的关系。②从《春秋》学自身的学术理路或内在逻辑出发,划分北宋《春秋》学的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特征。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人物。③在探讨某学人的《春秋》观时,要具体分析《春秋》为其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哪些资源,并将其研究价值放到具体时期以至整个《春秋》学史中加以考察。④研究北宋《春秋》学要注意探究《春秋》与史学、礼学等其他文化层面的关联。
参考文献:
[1] 皮锡瑞. 经学历史[M]. 周予同,注释. 北京:中华书局, 2004:79.
[2] 陈廷杰. 经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0:117-118.
[3] 马宗霍. 中国经学史[M]. 上海:上海书店, 1989:119-121.
[4] 周予同. 群经概论[M]∥朱维铮. 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253-270.
[5] 蒋伯潜. 十三经概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19.
[6] 章权才. 宋明经学史[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151-128.
[7] 姜广辉. 中国经学思想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142-236.
[8] 沈玉成,刘宁. 春秋左传学史稿[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202-220.
[9] 戴维. 春秋学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310-352.
[10] 赵伯雄. 春秋学史[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419-484.
[11] 杨向奎. 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J]. 史学史研究, 1989(1):22-28+49.
[12] 吴德义. 论孙复思想的贡献及其时代意义[J]. 晋阳学刊, 1990(4):81-87.
[13] 徐洪兴. 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243-331.
[14] 何泽恒. 欧阳修之经史学[M]. 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1980:77-95.
[15] 葛焕礼. 论苏辙《春秋》学的特点[J]. 孔子研究, 2005(6):89-97.
[16] 葛焕礼. 崔子方的《春秋》学[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81-88.
[17]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 宋明理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36-38,228-247.
[18] 张岂之. 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上)[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17-218,336-339,421-423.
[19] 蔡方鹿. 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193-205.
[20] 牟润孙. 论两宋《春秋》学之主流[M]∥注史斋丛稿. 北京:中华书局, 1987:140-161.
[21] 江湄. 北宋诸家《春秋》学的“王道”论述及其论辩关系[J]. 哲学研究, 2007(7):27-35,128.
[22] 张志强. 从思想史到政治哲学——关于近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个趋势的分析[J]. 哲学动态, 2006(11):34-38.
[23] 张尚英,舒大刚. 宋代《春秋》学文献与宋代《春秋》学[J]. 求索, 2007(7):199-203.
[24] 李建军.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6.
[25] 张高评. 台湾《春秋》经传研究之师承与论著[J]. 江海学刊, 2004(4):163-169.
[26] 池田秀三. 日本京都大学的《春秋》学研究之传统[M]∥石立善,译. 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 台北: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2005.
【责任编辑王立坤】
Review of Research Status onTheSpringandAutumnAnnals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ince 20th Century
HouBuyun
(Ideological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tudy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20thCentury i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position in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tudy; the ideology of main representative; the extensive academic viewpoint.
Key words: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current research
文章编号:2095-5464(2015)03-0328-03
作者简介:侯步云(1980-),女,河北邢台人,陕西科技大学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ZS011);陕西科技大学引进博士科研启动 (BJ10-03)。
收稿日期:2014-07-03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