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015-03-31时秋静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时秋静

小学语文教学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时秋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具说和人文说的争论就十分激烈。正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清,这些年来,语文教学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像一个钟摆一样在“人文”与“工具”之间摇摆,或忽左忽右,或矫枉过正。新课改以来,老师们在理论上都接受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夯实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老师们也意识到了人文性、工具性不可厚此薄彼,但在具体教学中却感到难以把握,不知如何落实,不懂得如何把握好尺度,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一、准确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此外,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的确,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

同时,语文可有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以维系社会正常运作。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所谓人文性,就是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意味着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正确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育就会陷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但是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样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段、篇,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还要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二)人文性必须依托工具性

语文课程中人文性教育同样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第二,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积累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努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在品词析句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对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的仔细品析,含英咀华,想象作者心中情、胸中境、笔中意,丰富作者的精神世界,鲜活作者深刻的思想和作者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围绕文本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思考、品味、争论,领悟作者的写法。“得意而忘言”对于成人阅读或许没有什么不妥,但对于学生以语言理解和运用为目的语文学习来说就不合适。长期以来,“读懂课文”一直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主体,学习一篇篇课文似乎就是为了认识一个个人,了解一件件事,获得一次次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所以,阅读教学应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进行语言实践训练。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在“理解内容”与“领悟表达”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习一篇课文,当然要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但是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讲,仅仅理解课文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言语形式,领悟表达方法。因为理解内容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领悟表达方法解决的是“怎样写”的问题。从言语内容中得来的东西只有在言语形式的炉中整理、归纳、熔炼,才能化入心灵,融入骨髓。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则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行进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和谐统一的道路上。

(三)在朗读感悟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白文章的思想内涵;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涵中领悟语言规律、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再通过诵读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

(四)在听说读写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在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应努力营造一种调动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一定的语言形式,让学生有依可循,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积累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目前的课堂上,“听、说、读”占了绝大部分时间,而由于“写”比较费时,容易影响教学流程,则很少与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同步进行。其实,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就会消解、淡化。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能将这种情感与感悟积淀下来,久而久之就能凝结成学生的思想,转化为语言文字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入情入境中沿着文本的价值方向,进行表达训练,能将学生融入文本角色中,将个性化的理解感悟流淌笔尖,在生长言语的同时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相生的境界。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肖川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责任编辑:金传宝)

时秋静/山东省济宁市和平街小学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程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