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四项基本任务*

2015-03-31赵士谦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器物校区协同

●赵士谦

多校区文化协同发展的四项基本任务*

●赵士谦

在尊重传统的富有特色的器物文化的同时,多校区学校要努力地去改造学校的落后器物文化并创造出学校新的器物文化。多校区学校应该通过跨校区活动的行为文化来逐步实现学校文化的认同,继而实现学校文化的融合。多校区学校应该重视每一个校区已形成的特色制度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大制度文化建设思维。加强学校主流精神文化的引导,重塑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历史选择。

学校文化;多校区;协同发展;基本任务

《说文》提到“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协”是“和谐”和“协调”之意;“同”是“相同”、“共同”和“一致”之意。“协同”就是“同心合力”和“互相配合”,[1]换句话说,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其引申义是指不同独立的个人在共同工作中既同心又合力(劲往一处使)的一种状态或过程,或者是指不同独立的人或事物之间互相配合的状态和过程。[2]因此,多校区学校文化协同是指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不同校区的学校文化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谐共存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实际情况来看,多校区文化协同应该包括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和改造等四项基本任务。

一、多校区器物文化的整合

学校器物文化也称为物质文化,或者是物化文化,它通常指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真实存在的事物,是学校文化的表层部分。学校器物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之一,有时它还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化形式。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学校的建筑物、学校的标志、学校的旗帜、学校的歌曲、学校的服饰、学校的外貌(这种外貌合理地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学校的绿化美化、学校的建筑风格、学校的办公布置方式、学校的班级设置的具体形式等)、学校的运动娱乐设施、学校的宣传媒介(包括学校的网络〈内部互联网、局域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学校的宣传海报、学校的名片、信纸、信封、纪念品等)。学校的器物文化往往能够折射出学校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工作作风、审美意识,而后者恰恰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范畴。[3]

就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多校区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合并而出现,其主要表现为强校吞并弱校;另一种是因为建设新校区而产生。沈阳某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由以下校区构成:主校区、南校区、东校区,后来由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就近入学政策的需要先后又有三所学校并入进来,形成规模更加庞大的教育集团,因此,就实际来讲,该中学教育集团拥有六个校区,事实上分别形成了六个校区的器物文化。这六个校区分别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校区间距离相对较远,各校区的器物文化建设水平不一,各具特点。主校区和南校区作为学校的主要办公地点,处于沈阳市的中心地带,而且由于多年的苦心经营,校区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其器物文化无不彰显出名校的风采。东校区距离主校区很远,是顺应房地产的不断开发而建立起的新校区,虽然周围交通相对比较便利,但是作为学校的分校区,校区硬件设施并不完善,其器物文化底蕴浅薄,新鲜的学校器物没有能够较完整地反映出名校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另外其他三个校区是校校合并的形式,基本上还保存着原来的学校器物文化的状态,跟主校区的器物风格还有很大的差别,很难让人一看到校区产生名校的感觉。另外,到目前为止,作为学校器物文化主要载体的数字化媒介网络建设依然没有实质上的进展,难以实现多校区下的学校资源的网上即时共享。

多校区学校文化的协同发展要全面整合学校的器物文化,在尊重传统的富有特色的器物文化的同时,还要努力地去改造学校落后的器物文化并创造出学校新的器物文化。实现以数字化的网络传媒为中心的器物文化,应该是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未来方向。由于学校的各校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加之交通上的不方便等客观原因,导致各校区之间、各校区的教师之间、各校区的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能及时进行就会引起许多教育教学上的滞后问题,最终不可避免地阻碍学校文化协同发展。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多校区学校必须要从根本上解决各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的不联通而带来的不足,而数字传媒网络恰恰可以实现各校区的文化间的有效联通,走上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不同校区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同时知道各个校区发生的即时信息,也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来进一步加强沟通,进而达到多校区彼此的相互影响。多校区学校的每个校区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建立自己的特色数字传媒网络,这样无疑就可以实现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目的。

二、多校区行为文化的改造

学校的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处理内外部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学校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全体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和学校成员间(包括管理者与教职员工、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交流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等。如学生进校问候,教师微笑教学、部门间精诚合作、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等。其具体可表现为如下的行为规范形式:(1)学校的行为规范:学校所有成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所形成的行为准则,它一方面指的是道德层面上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指的是工作中的法律法规层面上的行为准则,它是学校全体成员在工作和学习的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有的行为方式。(2)学校礼仪风俗:它是指学校在长期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典礼、仪式、礼貌、习惯、娱乐活动等。学校的行为文化是以学校人的行为为表现形态的学校文化形式,它同样折射出学校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

多校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文化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主校区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因为历史性的沉淀都在行为上有很强的规范性,名校的礼仪风俗都深深地印刻在教职员工心中。新校区就是因为它的“新”而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性且规范性的行为文化,刚合并的老学校也正是因为它的“老”而很难形成和主校区相一致的行为文化,并且,由于多校区的形成新的行为文化也应运而生。所以,这样就造成了行为文化事实上的差异性,这种行为文化的差异性必须通过协同发展的方式才可能最终使整个的学校文化趋向良性健康。

开展跨校区活动,加强学校行为文化的认同。学校文化协同的前提是学校文化的认同,学校文化的认同更多地是学校文化的融合,而学校文化的融合必须要通过跨校区活动的行为文化来逐步实现。一校多区的学校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筹划一些跨校区的行为文化活动,比如校区间的教师与学生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不同校区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当面交流,取长补短,利用这些机会向他们展示、传递学校主流文化想要达到的文化风格。特别是在学生的行为文化的活动中要不断地丰富学校主流文化教育的内容,增强学校主流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更多地做到寓教于行,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激发出学生刻苦求知、勤奋学习、务实创新的正能量,从而实现学校行为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三、多校区制度文化的完善

学校的制度文化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它是学校所有规范在制度上的总和形式。其主要包括以学校章程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各种规章制度,这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要求,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集中体现,其具体可包括如下制度和规范形式:(1)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责任制度等。(2)学校的管理方略: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奉行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手段等。任何学校及其成员的行为背后都一定要有学校组织制度作为支撑。学校的制度文化同样能够折射出学校的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

在一校多区的条件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情况不同,各个校区的制度文化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故其教育教学的具体效果也必然地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沈阳市的某知名初级中学而言,其主校区和南校区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其制度要求都极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一应俱全,而且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都能够依照制度而按部就班地运行,基本上实现了用“法的精神”来治理和发展学校的阶段。而新建立的东校区,其主要的教育管理制度可以照抄主校区的而贯彻执行,但是,毕竟还需要根据这一校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形成该校区的独特的制度文化,但是,事实上这方面就显得很是单薄。另外的三个校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绝大多数的制度依然保持着未合并前的状态,而且,有时会因为某种制度真空出现极为尴尬的局面。这种多样化的制度文化形式虽然适应了不同校区间的差异需求,但是却导致了教育管理方面因为“乱法”问题导致法不责众的情况滋生,这必然会使学校文化协同发展成为空中楼阁。

为了能够实现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目的,必须要使学校的制度文化加以进一步完善,重视每一个校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特色性的制度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大制度文化建设思维,并最终实现学校的大制度文化战略思维,以管理和规范多校区的每一领导、教师和学生等的行为,从而敦促每一个人形成符合学校制度文化发展的行为方式,最终表现为具有整体学校特色的学校行为文化,实现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目标。

四、多校区精神文化的重塑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全面精神面貌的彰显,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由心理和行为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心理特征等,学校精神文化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特色化的重要维度,是学校师生员工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动力来源,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同并竭力维持的群体意识,是学校独特的“教育场”。[4]其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形式:(1)学校愿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长期愿望和未来状况,它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体现了学校永恒的追求。(2)基本理念:学校在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沉淀下来的认识、观念、思想,是学校的意识形态范畴。(3)价值取向:学校成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并沉淀下来的对人、对事的基本看法。如果说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那么价值取向就是核心的核心,一个学校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行为和器物。(4)道德风气:道德就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它为学校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人与学校、群体与学校提供了行为准则与评价标准。风气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学校的精神文化就如同人的“气场”一样,无所不在,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中。

多校区学校存在着主校区和分校区间的精神文化的差异,并且不同的学校因为合并的时间的不同也同样或多或少保存自己的某种精神文化。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多校区的前提下,再一味地强大主校区的精神文化而忽视甚至是排斥分校区的精神文化,那也是相当不明智的。就沈阳某初级中学而言,其由两所分校区、三个学校合并而最终形成六个校区的大型教育集团,对于主校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能够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学校精神文化氛围,以及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学校精神文化的器物、制度和行为,诸如学校的特色建筑、校园中的优美环境、完备的教育教学科研设施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一些大师名家的现场光临图片和题词;而对于分校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讲,由于远离学校主校区,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被忽视甚至是被排斥的感觉,致使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不强。

加强学校主流精神文化的引导,重塑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协同发展的历史选择。多校区的学校文化重塑是在加强学校主流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展开的,文化协同发展也必然是在分校区的学校文化符合整个学校发展的精神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多校区学校应该从学校精神文化的整体上统筹各校区之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加强校区间学校主流精神文化的引导。多校区学校应该以学校的主流精神文化为导向,以各个校区的教师和学生实际上特有的思想、心理、行为特点为核心,构建出具有各校区特色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学校文化氛围,并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参与到各校区的文化活动中,逐渐地形成在学校精神文化基础之上的本校区的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协同的过程表现为在一定的器物文化的范围内,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文化的规约,并且在具体的行为文化的活动中,不同校区具体的学校文化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关系。这些关系包括接触和碰撞甚至冲突,在接触、碰撞和冲突中,不同校区的学校文化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和谐共存,并在不同校区的学校文化共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可融合的学校的精神文化,从而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学校愿景。

[1]辞海编写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88,448.

[2]陈至发.跨国战略联盟企业文化协同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64.

[3]余清臣、卢元锴.学校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4]汪洋、马焕灵.论薄弱学校的精神文化改造[J].教学与管理,2012(5):11-13.

(责任编辑:金传宝)

*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在校学生人身伤害纠纷干预机制研究》,批准编号:JG12ZXY22。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2011年度立项课题《北京市小学班主任胜任力模型与工作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IA11163。

赵士谦/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教育政策、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器物校区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