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15-03-30林信安
林信安
摘 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而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综合文化素质,也要具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一个强健的身体的养成,不是一下就锻炼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坚持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体条件,找到适合学生的锻炼方式,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锻炼方式;综合素质
体育是学生上学必须学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体育也越来越受到初中学校的重视,而适当的体育运动会让学生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而一个健康的身体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体育课的展开会让学生从繁忙的文化课程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得到放松,通过劳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体育教学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如何让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大脑也得到放松,一直是教师努力的目标。体育锻炼不仅会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也会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养成坚持、肯吃苦的精神。教师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方案,让学生能够喜欢体育,喜欢运动。以下是作者对体育教学实践的一些看法。
一、正确认识体育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课是学生都很喜欢的科目,因为终于可以不再坐在椅子上让自己的大脑跟着教师的思路奔跑,因为有的教师上体育课只是让学生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就可以。就算是上课也只是按照教师规定的动作锻炼,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学课程缺乏创新,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到乏味,使身体的锻炼一直提不上来,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这些问题一直使体育教学效率提不上来,学生提不起对体育课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认识到设置体育课的意义,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对于体育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必须教授的项目,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相符合的体育运动。例如,初中生要发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力量以及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合作与竞争,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记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之间既有竞技也有合作,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长距离地跑步增长耐力、短跑训练速度、俯卧撑增加力量。让学生知道每个体育项目都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明白体育课不是单纯的跑步、跳跃,使学生明白体育运动对自己的意义,因为明白了每个体育项目对自身的帮助,会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也会主动地进行运动。
二、正确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目标高质量地完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一定要“训”“练”结合,对于这些基础的体育锻炼,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对学生的动作逐一进行指导,让学生多多地练习,在不断的练习中使每个动作更加标准熟练。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互动,也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运动环境下锻炼身体,掌握最基本的体育运动的实践知识。在教授关于球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赛,如,让学生进行篮球投篮比赛,看谁用标准动作投篮投进去的最多,对于投篮姿势和手法不对的学生,教师要在旁边进行指导,这样就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下掌握了投篮的技巧。对于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教师给学生规定的训练强度也要有所区别,例如,对于耐力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的休息时间、距离和训练次数也要有所不同,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學方式下,让学生感受多样的体育运动,发挥学生的身体能力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同时使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
三、在体育锻炼中发展身心
不管是体育教学还是文化素质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有健康向上的思想。体育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体育活动有许多种,不同的体育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各有不同,长跑让学生体会到坚持到底后的喜悦、足球让学生知道人与人相互合作的重要等。但是不管是哪种体育运动,都能培养学生的意志。让学生能够顽强拼搏、勇敢坚持不放弃、遵守规则等。教师要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给予适当的指导,规范学生的动作,让学生有健康正确的运动方式,这样能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更深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在不断的体育运动中让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难免会觉得疲惫,而适当的体育运动也会让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之后会更好地投入学习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发展自身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磨炼自己的意志,学会坚持,学会合作,学会争取。
参考文献:
[1]张延峰.浅议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教师,2010(06).
[2]范祖荣.试论体育教育的功能[J].经营管理者,2010(04):34.
[3]杜剑峰.浅谈初中体育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0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