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及思考
2015-03-30刘友庆
刘友庆
摘 要:新课改、新课标的推广从试点省市到全国推行,语文新课改也随之展开,如何能在新形势下践行新课改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这是值得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任务中进行实践和思考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实践;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是老师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战场,但是传统方式教师的地位过分突出,往往学生成为配角,围绕在老师旁边,老师讲什么,学生记住什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尤为突出,填鸭式的学习氛围导致了学生很少能够针对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创新思维被一再压制,学生也就很难有所谓的学习兴趣。语文学习重在能够吃透课本知识,了解作者的思想,换位思考,如果对语文没有兴趣,就很难从根本上理解知识,学习深度难以达到。相反,如果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只是在学生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只是在学生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就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生有丰富的想象力,虽然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如果老师能够给予指导,那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很强。逐渐地学生就从“要我学”的模式变成“我要学”,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过程中,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提问题、多质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问题,不懂的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将每个人的知识整合分享,最终得出问题答案。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习兴趣浓厚,自然学起来事半功倍,语文学习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语文素养也逐渐养成。这也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二、注重语文人文关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性对于文化和教育的结合有要求,对于教师的人文素养有更高要求,在对语文教育有一定心得的基础上,更要有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传递人文精神。语文教学的初衷不是为了培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带着理想和感情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板学生难以扛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旗。如果一个语文教育者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而且只是储备浅薄,那么就无法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对自己的要求,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客观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沟通可以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这就为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打好了基础,初中生也正处在需要人关怀的年龄段,感情教育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对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形成深刻的认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为初中语文教学融入更多丰富的人格魅力,也能够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重语文知识总结,增进学生实践应用
语文并不永远是我们课本上读到的之乎者也,它也不仅仅存在于我们考试的试卷上,而应该是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门知识性和工具性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只要你用心去学,在实践中就不难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而只有你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才算是真正地学透了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传统应试教育下教导出来的学生对于语文的应用只是考试上的一句古文翻译,一个词语默写,其实这些远不是全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更加注重实践,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的。
四、倡导新型学习方式,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改对于这种组织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反思,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广大初中教师和学生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学生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倡导初中语文教育要多运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方法,因为这些学习方式很好地保留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求知欲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着重培养学生探究、团结合作的创新型学习方式,比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不要像以往的教育方法一样,直接将文章的主题思想讲解给学生听,这样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就给出中心思想,学生不可能有更深的理解,对于文章也没有很好的解读。好的方法应该是,在学生分组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作者想要借助这篇文章反应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各组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更全面地了解这篇文章。
新课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有很多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为学生铺平前进的道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平稳、良好地发展。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