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构建在课堂,关键在教师
2015-03-30邵树铭
邵树铭
摘 要:实施有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作为新一轮课改所形成的共识,或者说取得的初步成果,确实令人激动,令人神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试图在汇报对于“有效教学”学习认识基础上,就“有效课堂”构建、“有效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加以说明呈现,并祈见教于大方。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有效教师
一、“有效教学”的学习认识
通过培训学习,人们进一步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还可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在人们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内涵,兼以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的教学研究,“有效教学”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引导我们的教学。
二、构建“有效课堂”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条重要途径。从此层面,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我们必须重视构建“有效课堂”,这不仅是尝试,更是教学追求的根本出路。
1.传统教学的“有效”略析
中国式的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需要传承弘扬的有很多很多,但就其经典的“有效”略析,当今教学起码应力戒单向灌输、机械训练、教师表演、急功近利等不良陋习。因为这也是我们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过程中,一直煞费周章、矢志不移的努力方向。这就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探索“有效教学”、构建“有效课堂”的迫切与必然。
2.“有效课堂”构建的实践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需要教师尊重教材、源于教材、质疑教材、超越教材,做到备深教材,但更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以备透学生。构建“有效课堂”舍弃花架讲实效,活用教法重探究;学案的设计和有效利用;在教学中要“放”得开,“收”得回;以及有效上课、有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有效考试、有效进行课外辅导、分层辅导、提优补差等,在此仅作要点罗列。
三、“有效课堂”关键在于“有效教师”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更要传播人生的信念。能否成为“有效教师”,还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热情、期望、可信任感三个品质。在注重师德修养、倡导“终身学习”、强化“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学校管理必须重视“有效教师”学科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与师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1.学科能力
语文课要留下鲜明的形象,留下鲜活的语言,留下至诚的情感,留下至真的感悟;数学课要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決问题的能力;科学课要留下科学思维,留下科学思想,留下科学方法,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讨论教师的学科能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尊重并确立主体的视域和立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一个基本的方向,更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立场。地理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天文、气象、山川、河流等自然规律,而且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环境意识,懂得敬畏自然。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认识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懂得敬畏生命。再比如,在几何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几何知识,而是要通过几何的一扇窗,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他们所身处的世界,掌握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2.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吃饭本领”所在,它至少应包括驾驭课堂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能力。
(1)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组织行为,那种没有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所谓教学,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教学,更惶谈“有效教学”。
引起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创设问题情境、明确任务、动员等定向活动;在维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常表现为引导者;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又表现为激励评价者。能够真正认识到教学这种内涵的教师,就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科为本位,就有可能构建“有效课堂”。
(2)运用理论和技术的能力
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登高见远、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其中寓意引于教学,是说作为教师,是否能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的理论及技术(特别是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3.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是一种实践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否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关键。近年来深入开展的课程改革,从教材的改革入手,试图通过改变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譬如,形式化的探究、合作、情境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教师从“完人”的神坛上请下来,以研究、改变自己作为出发点。著名“新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大声疾呼:反思吧,这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必然与“捷径”。
参考文献:
[1]王凌.立足教学,走向教育[J].江苏教育,2013(02).
[2]江唯伟.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J].成才之路,2009(12).
编辑 黄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