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常态 谋求新作为 实现新跨越
2015-03-30○吴刚
○吴 刚
(作者系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区长)
宜昌市伍家岗区紧扣特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核心区、增长极”的使命定位,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围绕“四区一中心”的发展目标,以新常态思维谋求新作为。
一、认识新常态,必须充分肯定成绩
(一)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2014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领先各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31亿元,增长33.1%,绝对额居全市第五,增幅全市第二,其中税收占比87.8%,居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增长26%;外贸出口2.2亿美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0元,增长21%。
(二)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全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88个,总投资1365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项目43个,过亿元项目91个。新引进项目32个,协议总投资3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2万美元。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福邦”、“猴王”跻身中国驰名商标。
(三)服务新区卓有成效
累计完成集体土地供地10030亩,拆除房屋1400户;国有土地征收房屋2000户、企事业单位36家,拆除违法建筑5万平方米,保障了新区建设用地需求。启动中央商务区滨江项目一期房屋征收,60天内签约率达94.5%,创造了新的“伍家速度”。村民安置房在建88万平方米,新开工65万平方米,竣工33万平方米,交付入住2622套。
(四)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0.6亿元、总建筑面积57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180万平方米,竣工22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施96栋临街建筑立面整治,新建道路23条44公里,东山大道BRT改造工程实现年底通车。伍家岗长江大桥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桔城路综合整治成为全市绿化美化示范工程。新增绿地362亩,植绿119万株。城东公园、求雨台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启动建设。南灵片区生态性开发启动实施。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财政民生类支出7.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78.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明显,文化体育事业长足进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立足新常态,必须科学确定目标
(一)新常态的要求更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伍家岗区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强化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不让经济发展失速;又要坚持战略思维,彻底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转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还要强化竞进思维,保持“进取心”。因此,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安排在11%以上,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这是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大城新区建设的需要,是在调结构、转方式前提下的目标,是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更高目标。
(二)新阶段的机遇更多
中央提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支持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和全局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等方面发出“利好”消息,并重点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我们争取政策资金、推进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湖北省委省政府把三峡城市群作为一个旗帜性平台,要求宜昌加快建设三峡城市群核心城市。宜昌市委市政府要求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并将今年确定为“棚户大改年”。伍家岗区作为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增长极,各项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正在产生叠加效应。我们必须增强敏锐性和主动性,科学谋划,加压奋进,把这些机遇转化成巨大的发展动能和科学的发展成效。
(三)新跨越的基础更牢
近年来,伍家岗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有了跨越发展的强大惯性。一大批产业项目、城建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建设,已经有了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区上下风清气正、团结实干、科学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已经有了跨越发展的强大气场。特别是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伍家岗区科学发展的思路更清晰、措施更扎实、步子更稳健,做到了一般工作不一般、重点工作有突破、特色工作有亮点,在服务新区建设中勇挑重担、争创先锋、争当一流,为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充分表明,伍家岗区正处在跨越的起点、发力的关头,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机遇奋力一跃,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创新作为。
三、适应新常态,必须切实突出重点
(一)着力增强投资实效,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加大力度抓投资。精心谋划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努力形成千方百计抓投资、抓项目的强大气场,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以上。今年列入区级重点项目共83个,总投资129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8个、拟新建项目31个、前期推进项目14个。创新理念抓招商。加强“选商”工作,结合地域和产业发展优势,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管长远发展、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确保全年新引进过10亿元项目3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全程服务抓落地。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严格项目服务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
(二)着力实施双轮驱动,加快壮大经济实力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探索建立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以花艳园区为支撑,推动拓展园区、共同科技企业创业园、共升都市工业园统筹发展,打造都市工业特色园区。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5%,增加值增长11%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44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2%以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商务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着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商会经济,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业态。转型发展农村经济。抢抓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村级留用地开发利用的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政策,逐村固化村级留用地,精心谋划项目。全面推进南灵片区生态性开发。
(三)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征迁安置。把征迁安置作为头等大事,以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为底线,排出时间表、任务图,确保完成新区征迁任务。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供地5131亩,拆除房屋1192栋,国有土地征收房屋3000户以上。加快村民安置房建设步伐,确保新开工3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城乡开发。加快推进东站片区、城东片区开发,同步完善社区、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地产项目建设,力争房地产新开工180万平方米以上,竣工100万平方米以上。抢抓“棚户大改年”机遇,重点推进白沙路、港务新村、中南橡胶厂宿舍区、金属回收公司、纺机厂等地块城市棚户区改造,以及共联、前坪、汉宜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完善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伍家岗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城市整理行动、蓝天行动、碧水行动、绿地行动”。
(四)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释放市场活力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调整、承接、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集中公布“三个清单”。突出抓好试点示范。力争通过“伍家实践”,创造“伍家模式”,形成“伍家经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探索把公共服务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建成社会组织公益园。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增进群众福祉
健全就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次。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水平,建立相关扶助制度,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伍家、平安伍家建设。
四、引领新常态,必须加快改进作风
(一)推行“一线工作法”
坚持一线调研,到基层到一线去调查了解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坚持一线办点,把各类工作联系点办成推动工作落实的试验田和示范点。坚持一线办公,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坚持一线督查,直接到基层一线检验决策部署是否符合实际,检查工作任务是否落到实处。
(二)争当“两为干部”
争做“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两为”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保持浩然正气,严守廉政防线,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在其位,谋其政,为党尽忠,为岗尽责,做奋发有为的好干部。
(三)强化“三个担当”
勤于担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乐于担难,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担险,遇到各种紧急情况、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靠前指挥、果断决策。
(四)发扬“四多精神”
以“干成事”为原则,多想一份事,想大事、想要事、想难事;多说一句话,对上多说一句积极争取的话,对内多说一句协调配合的话,对下多说一句感谢支持的话;多跑一步路,多出外学习,多深入一线,多走进群众;多伸一次手,做到本职工作锲而不舍、重点工作积极协作、基层困难全力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