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2015-03-29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支部

唐 燕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

唐 燕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关乎高校党建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化解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完善党校培训体制,优化党支部设置,创新网络载体,健全监督及激励制度。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培训;网络;激励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关乎高校党建的基础。一直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数量逐步增长,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1]。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一些高校对党员教育培养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规范,导致一些党员政治素养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很好发挥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亟待加强。

1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能一以贯之

一些高校学生党员在入党前要求进步非常迫切,工作积极主动,入党后对自己放松要求,出现思想滑坡、纪律松懈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只关注个人发展,不注重奉献集体,出现“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2],不能很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2 学生党支部缺乏生机和活力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党支部,由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支部党员数量有的高达一百余人,不利于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支部除了传达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就是开展形式单一的政治学习,使得学生党员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学生支部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强,缺乏生机和活力。

1.3 学生党员的监督激励工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不重视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措施,使得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依据和指导。一方面,无法对学生党员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另一方面不利于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被动。

1.4 教育管理的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任务繁重,而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却没得到相应的加强,导致党务工作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目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陈旧,教育内容单调,学习形式单一,管理方法无变化,导致广大学生党员兴趣不高,党员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教育,健全党校三级培训机制

各高校应建立健全党校三级培训机制,即入党积极分子初级培训、党员中级培训和党支部书记高级培训。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入党积极分子初级培训方面做得较为规范,形成了课堂讲授及讨论、课外实践、结业考试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制。然而,一些高校却忽视了入党后的培训,即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

中级培训可由各学院分党委或党总支组织实施,所有学生党员都要参加培训。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培训,如专题讲座、集中自学、观看录像、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撰写心得等活动,规定学时和进行结业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预备党员是否转正的重要依据。

高级培训应由学校党校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对象为党支部书记,由分党校推荐并统一报名,所有党支部书记应至少参加一次高级培训。高级培训以举办专题培训班为基本形式,开展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知识讲座,以党性实践体验、主题教育活动、撰写剖析材料、支部工作交流为主要活动内容。高级培训期满,应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填写结业鉴定表,经学校党校审核后,归入学员档案材料。

2.2 完善体系,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

学生党支部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单位,也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战斗堡垒。学生党支部设置不应当固守一种模式,可按照“有利于对本科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有利于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立”的原则,科学规范设置学生党支部。如,对低年级学生或在学生党员数量少的情况下,可以按年级建立学生党支部;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按专业建立学生党支部[3]。在毕业班或学生党员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并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总之,我们要结合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使之形成“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优化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3 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

目前,互联网不仅成为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新方法,而且不断改变着他们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势在必行。第一,教育引导学生支部开设党支部微博,通过微博发布校园动态、支部活动、时政要闻、先进事迹等。同时,思政老师或辅导员老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与同学们实现课外的交流,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创办电子党刊。利用iebook软件所具有的声、图、像并茂的优势创办一个好的电子刊物。例如,我校创办的电子党刊《旭日》,内容涵盖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支部活动展示、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专业前沿介绍等,学生党员参与了《旭日》的制作、发行与传阅,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进一步得到提升。第三,建立党员论坛、开设党员邮箱。学生党员可将论坛作为交流基地,相互探讨学习、交流思想;邮箱用来接收学生党员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有专门的党务工作者接收并及时给予回复,及时采纳好的建议。

2.4 健全制度,完善党员监督及激励考核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健全《学生党员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党员考核评议办法》和《优秀党员、党支部评选表彰办法》等相关制度。一方面,坚持党员管理“一评二考核”,即“一评”是:学生党员民主评议制度,由学生党支部对每个学生党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议,并记入考核成绩;“二考核”是:自我考核和组织考核相结合。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班级同学,对每位学生党员进行测评,结合自我考核和群众测评情况,提出对每个学生党员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作为“优秀党员”评定、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4]。另一方面,开展好创先表优工作,每年度开展优秀党员、优秀学生支部评选工作,并大力弘扬先进人物及事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于提升学生党员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责任编辑 杨文忠)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7/xxgk_154012.html/2013-07-03.

[2]闫超栋.构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新视野[J].理论观察,2010,(4):128-129.

[3]张予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初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9-81.

[4]陈阳,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18.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TANG Yan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party member troop is the basis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rty members has been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members,neglect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education management,and put forward the feasible counter measures which including perfect training system of party school,optimizing the setting of the party branch,innovating network carrier,perfecting supervision and incentive system and so on.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training;network;incentive

G641

A

1008-2093(2015)01-0075-03

2014-06-17

河南工业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项目

唐燕(1982-),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支部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