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道德赋能形成之言辞之力
2015-03-29杨福梅
杨福梅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论青少年道德赋能形成之言辞之力
杨福梅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青少年是社会群体中所占比率较高的人群之一,青少年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大问题之一。文章将从青少年道德赋能的概念以及意义出发,探索言辞在青少年成长以及道德赋能培养过程中所表现的功能,旨在明确言辞的巨大力量,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道德赋能而理清思路,发挥好言辞的巨大威力。
青少年;道德赋能;言辞之力
一 道德赋能的概念
人类从8岁开始就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过程,在学校教育中,孩子们接受着各方面的知识,其中也包括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例如开展的“思想品德”课程就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课程之一。但是在十几年的学习当中,我们会发现,对于青少年道德的成长与培养方面的成果过于匮乏,而学生真正学到的道德成长成果是比较少的。
道德赋能,就是要打破这种弊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与启发诱导培养一种发自青少年内心的道德的力量,使青少年在道德方面真正提高意识的作用和形成内心实在的道德意识品质,并且使这种教育能够赋予个体能力以追求其自身的智力和精神的成长,并为社会的蜕变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做出贡献。而要实现这个自发的行动目的,需要在做出一系列的活动并通过较长时间的培养从而得到实现。
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青少年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对一系列相关技巧的学习、对相关信息的吸收能力的培养、各种习惯以及良好的精神品质的培养。而道德赋能就是这样一种在教育过程中所蕴含的特征,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与品质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包括团结、谦卑的服务、高贵的行为、爱、以及真理的力量。这种教育过程和特征是激发青少年的潜在力量,以及关注人的精神力量并促使精神力量显露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青少年的谦卑、甘于奉献的精神力量,而且还要帮助和培养他们认识到这些品质和力量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和品质,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力量和品质,并且能够积极、不谦虚的在社会生活和集体生活中展现这些力量。
二 道德赋能的维度
(一)促进个体智力的提高和个体精神品质的成长
它涉及到的是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得个体能够与社会、集体、个人等其他机构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和充满活力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加合理的促进了人类的和谐与进步,也越来越多的反应出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与壮大。
(二)不求回报、甘于奉献。
从“奉献”这个词来看,就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与人打交道就不存在奉献,不与社会交流与合作也不存在奉献,它注定不是一个封闭的状态,而是需要在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看淡个人利益的、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和状态下对这种能力进行培养。要进入以建立新的文明社会为目标的队伍中去,表现的是一种更加成熟和稳定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要从自身开始加强自身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创造能力、应用能力和传播能力,这种过程要建立在学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基础之上,在知识的力量的带领之下创造更加完善的自己和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
这种能力强调的是对深刻的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对知识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技能的学习和获取、理解能力,促使个体积极的、自愿的、发自内心的参加到社会实践当中,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谦卑的力量和自觉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力也涉及到灵性理解力的提高和精神品质的发展,从而有助于我们实现物质和精神之间亟待需要解决和建立的和谐一致的关系。
三 青少年与道德赋能
之所以选择年龄较小的,12岁到15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人群进行道德赋能训练的培养对象,是因为青少年是一群集活泼、激情、快乐、精力、力量、追求卓越、充满正义感、充满渴望与想法的、萌发理想的特殊群体,是一个从童年迈向成熟的过渡阶段[1]。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还因为他们拥有真正的力量,也是目的和人生理想初步形成的阶段,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特征,利用他们内心的力量来适时的确立一个正确、明晰的目标,帮助他们朝着自己所想的、正确方向进步和发展[2]。青少年是一支具有强大潜能的队伍,但是在这个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以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与激发这种潜能。青少年需要在抓住青春的尾巴玩耍的同时也要良好的开发其潜能,而不要使这种潜能在玩耍中流失遗尽。
为使青少年获得道德赋能的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磨砺他们的灵性感知力、加强他们的道德框架,培养他们发自内心的谦卑的力量和自觉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为他们将来能够有效、积极地参与社会服务事物而打基础。从而为培养一个合格的社区福祉促进者而努力。
社区福祉促进过程,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达到的成果。在对社区进行福祉促进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赋能,当这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将这种认识和能力付诸于实践当中,而且是一种自觉的、自发的行动,当青少年能够以自觉地、主动的、谦卑的、发自内心的、充满发展目的的态度去为社会做贡献、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那么,我们所开展的活动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在为青少年进行道德赋能的培养过程中,我们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有:成立“青少年小组”并进行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学会如何聆听、发言、思考、分析、做出决定并加以执行。并且选年龄稍大的青年为“组长”,因为年龄稍大的组长通常做事会做的更加出色一些,他们更加容易平等的对待青少年、更加理智,能够鼓励团队人员提出问题、表达思想、带领他们去探索事实真相,为每个组员一种亲切感并为他们增添希望和信心。去福利院照顾老人,以自律和创造性的方式发挥主动精神。
青少年对人类群体所投入的服务并非来自冷漠、被动和不作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个人的能动性和主动精神是培养一个成功的人和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这种主动精神又要分为积极的主动精神和消极的主动精神,我们所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消极的主动精神,大力培养那种积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具有自律精神和创造性的主动精神的能力。这种主动精神的培养要以具有明确而强列的道德目的为指引,以一种创造性和自律的方式来体现主动精神,这种主动精神不仅仅是培养和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别人身上,不仅要自身培养这种精神,更要影响周围的人也培养和具备这种精神。在培养他人的主动精神的层面上,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对他人的错误表示宽容,降低自己的控制欲,对他人的能力表示肯定,鼓励他人的能力,而且这种有效的鼓励是建立在不虚伪的、真诚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鼓励和肯定远远超出了那种简单的表扬和赞扬。
四 言辞及其功能
(一)丰富的内涵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创造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又给语言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一个声调、一个标点的增加都会使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涵义。每个人都需要获得丰富的语言,并通过丰富的语言来互相交流和发展。在言语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了一系列能够对人的内心产生巨大影响的谚语、故事还有笑话。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谚语进行激励引导,青少年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和感悟到,通过高贵的行为来赋予言辞特殊的意义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层次的去培养孩子们的言辞能力和获取有益言辞的能力。
(二)言辞的隐形之力
在道德赋能培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小组活动开展了猜字游戏、谜语,字谜游戏,朗读谚语等,让青少年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去感受文字、谚语的力量和奇妙。字谜游戏可以以下方式来展开
例如: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序,使之成为一个通顺、连贯的句子:
量 力 是 知 就 识
习 会 学 要 学
Y A P H P
等等,通过做这种游戏,可以初步的让青少年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也许它可以排列成一个固定的句子,也许会在青少年的想象之下、创造性之下排列出富有其他含义的另外形式的句子,通过这样的游戏,青少年们看到了言语的巨大隐形力量和内涵,它可以通过每一个字、词折射出不同的含义,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内涵。而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如同每一个单个的字或者是字母一样,各具特色,但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就如同不同的字母拼出了一个单词一样,不同的人又可以组成具有不同含义的内容也既不同的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也是巨大的,反应的是一种团结的力量、一种整合的力量。但是这只是给青少年给予言辞之力的一个初步形式,是一个开始阶段。
在之后的活动之中,我们还相应开展了诸如背记优美的诗篇、做社区服务活动、学习唱歌等的活动来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并大力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精神方面的进步与升华。
(三)言辞的指引之力
在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小组成员营造了一个舒心、宽松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内自由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言说,逐渐从他们的自由谈话之中引导他们的对话,从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洞察他们的心声,以便随着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步步引导和走向目标之路。在每次活动结束之时,让青少年记忆一些优美的句子和语句,以保持活动主题的鲜明性和活动开展的持续性。这些优美的句子或者诗句是包含了激励和谦卑于一体的句子,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激励青少年的内心,发展青少年对言辞的感知能力。
五 青少年道德赋能形成之言辞之力
(一)真诚、纯洁的言辞
在一系列持久的活动当中,青少年的言语认知能力不断的得到提高,例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训练和言语影响,青少年认识到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并且得出了一个人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并且这种服务是在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情况之下的产物,是一种谦卑的服务意识,而发自傲慢的言辞和知识在服务领域的运用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正如以下这个故事所讲的那样;
有一个自认为非常博学的人,一天,他坐上了一艘船准备过河,他用傲慢地口吻问船夫,“哲学和数学你学过吗?”船夫说“没有学过”。“那你已经浪费了你一半的生命”博学的人回应到。此时船夫感到倍受打击,很伤心,只好静静的划船。没过多久,船已经划到了河水中央,水流很湍急,船在水中左右摇摆。凭着多年的经验,船夫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于是大喊道:“游泳你学过吗?”“没有”学者答道。“那么,学者同志,那你已经丢掉了整个一生”
这个故事就从语言层次上更加深刻的教导青少年,服务应该是建立在真诚和纯洁的基础之上的,不应该以任何个人利益为动机。在为他人服务的时候要以一颗发自内心的、真诚 的心来服务和付出,如果在服务的过程中掺杂进入一些污浊的东西,亦或是一些不真诚,那么就会使这种服务失去他的纯真性和纯洁性,这种服务就是一种不完美的服务[3]。
(二)实践的言辞
言语的力量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伴随实践过程的言辞会更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成长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在各种实践活动之后,青少年也发现伴随着行动的言辞才是最有力的[4]。言语有超乎想象的力量,它甚至可以改变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影响他人,想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就要学会如何善用言语。这就是一种思考言语、理解言语、讲述言语、传播言语直至换言语为行动的过程。而在获得大家所疑惑的物质和精神那个更重要的问题的时候,言语和行动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真诚的言语再加上纯洁的行为会让我们获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方式会使服务者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获得两者俱备,有利于青少年服务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三)分析的言辞
言辞力量的获得也可以从分析故事来进行,或从一则信息或者故事所隐含的意义出发,并学会在分析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获取有益于自己的、激励自己的知识。
正如人们常常在演讲的舞台上用训练好的、蕴含有丰富哲理的词语、句子来影响着人群,这种语言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启迪着人心,促使青少年纯洁行为的萌发。在这些言辞上,每字每句都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因此他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是清晰明了和显而易见的。“一言像火,另一言像光,二者之影响皆昭然于世。”
通过青少年对家庭、对友谊发表的看法和演讲,就可以发现,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友谊,就要使对方保持一颗开心的和一颗敢于付出的心,一颗无私地、不会太多考虑自己的态度的心,这样就会永远保持一份真挚心而获得知己。
(四)启发性言辞之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当我们组织开展社区活动的时候,我们可喜的发现,青少年的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奉献意识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青少年们沉浸在增加创造的快乐氛围当中,以此快乐为基点创造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区分言辞的真实性,毕竟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人物,在区分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再将信息完整的、真实的传达出去,以使这种信息更广泛的影响到身边更多的人,创造良好的效果。
大量实践活动结果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发:言语力量伴随着纯洁的行为,它将激励着人们向良好的方向继续前进和发展,谦卑的言辞对人性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正能量的作用,言辞为人性的完善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1]华媚.服务与道德赋能青少年[J].教育科学研究,2011,(04).
[2]刘金凌.青少年道德发展特征实证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0,(04).
[3]刘丙元.论道德教育的真诚[J].教育科学研究,2011,(1).
[4]苏娜.青少年道德赋能行动研究框架[J].教育科学研究,2011,(04).
[责任编辑 鲁海菊]
The Power of Words about Moral Empowerment of Adolescent
YANG Fu-mei
(Educational School,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032,China)
Teenagers are one of the crowd composed of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ocial groups,teenagers problem is one of the big social issues preval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youth empowerment and moral sense,and explore the moral rhetoric in youth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training process in the performance of functions designed to clear the enormous power of words,for better training and youth empowerment sort of moral ideas,in order to play good rhetoric powerful of words.
teenagers;moral empowerment;power of words
G412
A
1008-9128(2015)03-0102-03
2014-06-19
2013年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项目:少数民族青少年道德赋能
杨福梅(1985—),女(藏),青海兴海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