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让与襄阳
2015-03-28魏平柱,魏迎晖
罗让与襄阳
宋·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十四中云:“本朝书,米元章、蔡君谟(蔡襄)为冠,余子莫及。君谟始学周越书,其变体出于颜平原(真卿)。(米)元章始学罗逊[濮王讳]书,其变体出于王子敬,……元章镇江焦山方丈六版壁所书,与子敬行笔绝相类,艺至于此亦难矣!东坡赠六观老人诗云‘草书非学聊自误,落笔已唤周越奴’。则越之书米甚高也。《襄阳学记》乃罗逊书,元章亦襄阳人。始效其体,至于笔挽万钧,沉着痛快,逊法岂能尽耶?”文中罗逊即罗让,宋人避英宗父讳而改名逊。清同治版《襄阳县志》讲得明白:“襄阳新学记碑,贞元五年卢群撰,罗让行书。”“罗让字景宣……,让书襄阳学记最有名。米元章始效其作,后乃超迈入神耳。宋人避英宗本生父濮王安懿王讳,故或称罗逊。”濮王名允让,故罗让当避讳之。米芾《书史》中有云:“王仲修收唐湖州刺史杨汉公书,有钟法,与襄州罗让书碑同。余家亦收一幅,后题‘会昌年临写钟表。”文中所说的“罗让书碑”,应是《襄阳学记碑》。由此可证,米芾的确曾经学习过罗让的书法。除《襄阳学记》外,《新修刘景升庙记碑》也是罗让所书。刘景升即刘表,墓、祠均在襄阳东门外。
罗让,字景宣,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其父名珦,唐代宗宝应初(762)诣阙上书,授太常太祝。嗣曹王李皋领江西、荆、襄节度使,常署幕府,累迁副使。历奉天令、庐州刺史、京兆尹、太子宾客,封襄阳县男。罗让,少以文学颇有声誉,后举进士,应宏词贤良方正对策,皆高第,授咸阳尉。父死丁忧,服除,尚衣麻茹菜。守孝十余年,不应四方之征辟。后为淮南节度使李献辟为从事。除监察御使,转殿中。历尚书郎、给事中。累迁福建观察使兼御使中丞,卒于江西观察使任,年七十有一。追赠礼部尚书。
《襄阳学记碑》、《新修刘景升庙记碑》,当是其随父在襄阳李皋幕府时所书。嗣曹王李皋任襄州刺史在贞元三年(787)至贞元八年(792)。这与《宝刻丛编》卷三引《复斋碑录》所记相符。记云:“《唐襄州新学记》……贞元五年(787)六月建。碑阴题山南东道节度使嗣曹王皋等十三人名衔”。罗让于此期间在襄阳,应无疑问。
《旧唐书》卷186《孝友》、《新唐书》卷197《循吏》有传,《全唐文》卷525收有其文章四篇。
(魏平柱魏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