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
2015-03-28梅来源陈冬梅肖晶星
梅来源,陈冬梅,肖晶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
梅来源,陈冬梅,肖晶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自信心不足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通过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从循序渐进、多位一体、有的放矢、人文关怀四个方面培养自信心的策略及拓展训练、心理干预、体育教学、行动指导等培养方法。
自信心培养;策略与方法;高职学生
自信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歌德说“缺乏自信心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常态。要适应新常态,就需要一支庞大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而自信心不足,是高职学生最突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制约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探究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关系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一)确保循序渐进
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不会是突然发生的,必然是伴随着人格形成渐进发展的。一个人的人格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较短时间内往往很难受到影响和发生变化。许多高职学生在成长历程中,特别是在十余年学习历程中,长期接受负面强化,较少得到正面激励,久而久之就形成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的自信心不断降低。因此,要培育高职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时之功,更无法一撮而就,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通过长期持续的干预和影响,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水平。
(二)力求多位一体
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不会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家庭状况、社会环境、个体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也必须坚持多位一体、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要重视家庭的作用,父母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更多给予他们关心和肯定的“正能量”。要发挥社会的作用,摒弃“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改变人才评价标准,营造“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改变对高职学生创业就业的歧视政策,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坚持有的放矢
自信心不足虽然是高职学生的普遍性特征,但是每个学生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不同,有的学生表现出自我封闭,有的学生喜欢哗众取宠,有的学生胆小怯懦,有的学生张扬不羁,他们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家庭破碎导致的,有的是学习困难造成的,有的是个人性格使然,有的是经济困难造成的,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个体的自信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途径和方法,必须针对高职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坚持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
(四)突出人文关怀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人们对高职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日趋客观和理性。但总的来说,目前高职学生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仍是弱势群体;人们评价人才的标准还没有彻底转变,对高职学生的歧视现象仍广泛存在;加上他们自信心不足,使得他们内心敏感,对前途和未来往往存有迷茫和不安。所以采取干预措施,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特别要注意他们的心理感受,突出人文关怀,要让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自信心,而不能让他们有被救助、被帮扶的感受。
二、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一)拓展训练法
缺乏自我表现的勇气、不敢参与社会竞争、存在人际交往障碍,这些都会导致高职学生进入自我封闭状态。缺乏成功体验和自我认同,这是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拓展训练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以户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从中感受到活动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并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性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拓展训练主要是以团队方式进行,一个团队的发展要经历形成期、振荡期、正规期、表现期,针对团队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破冰之旅、背摔牵手、圈内圈外、高空断桥、同舟共济等情境项目,让团队成员通过活跃的气氛、身体的接触和彼此的信赖,打破成员之间的隔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进而明确团队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拓展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成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限挑战,当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后,就会产生一种舒适的高峰体验,可以激发他们的自身潜能,而且拓展训练项目必须合作完成,成员之间通过合作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尊重、轻松、和谐的人际交往场所,成员可以感受到团队的接纳和肯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我成就感和接纳度,这些都有利于高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通过拓展训练法,可以有效地帮助高职学生摆脱自卑感,增强自我展示的勇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自信心,不断地提升自信心。
(二)心理干预法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调查显示,在自信心缺失或严重不足的高职学生中,绝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近年来,国家和各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愈加重视,投入也不断加大。比如湖北实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达标(示范)建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设备、师资、技术、课程等都明显改善。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可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心理干预法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起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受辅导者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自卑心理,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能,最终迈向自我实现。心理干预法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侧重预防,即将自信心培养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心理健康有关的课程之中,围绕自信心培养举办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高职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地向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寻求支持和帮助。心理健康咨询主要是侧重服务,即主要是面向由于自信心严重缺失或不足的高职学生个体进行个案咨询,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心理干预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归因方式,让他们意识到事物的成败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控制事物成败,但是我们能控制事物成败对我们主观自信的影响。
(三)体育教学法
有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有利于培养自信心,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往往身体健康、心态积极、性格开朗、活力四射,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较少参加或者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往往身体羸弱、心理消极、性格阴郁、缺乏活力。高职学生中相当比例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因此他们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导致他们进入大学后,往往比较内向,部分学生自卑情绪还特别严重,较少参与集体体育运动。他们长期封闭自己,生活在孤独、压抑的氛围中,最终影响身体发育,导致疾病发生,而不良的身体状况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健康,不利于自信心的培育。
体育教学法是指将自信心培养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中,使学生在增强体魄的同时,提升自信心水平,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体育教学法需要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在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养成积极、健康、自信的生活态度;要积极开展具有体验教育的体育活动,设计情境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正确地认识自我,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要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追求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带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愿望;要在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品位”失败,让他们养成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四)行动指导法
一个人不自信,其根源在现实之中;一个人自信,其源泉来自于实践。高职学生只有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提升自信心。行动指导法是指在实践中通过有意识的、系统的、长期的训练,逐步地改变自身行为和处事习惯,形成有利于培养自信心的环境和行为模式。
行动指导法主要包括五种训练方式:一是学会真诚微笑。微笑是人类最美的共同语言,是自信的象征,高职学生学会真诚地微笑面对周围的人和所处的环境,会使自身变得亲切,有益于与周围人保持亲近,进而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二是学会正视他人。自信的人敢于正视别人的脸,不自信的人往往目光飘忽。可以用系统脱敏的步骤进行训练,每天逐步延长正视别人的时间,直到能自然直视他人眼睛比较长的时间。三是学会冥想胜利。即不断地想象想要的结果,通过预告成功转移自身关注的焦点,经过反复练习,直到自己相信能够获得这个结果,进而采取更积极的行动获取想要的结果,最终建立获得持久自信的正循环。四是加快走路速度。有自信的人走路往往都较快,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在走路速度的基础上加快25%,并调整好自己走路的姿势,达到最佳状态。五是练习当众说话。不自信的人往往害怕当众说话,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加以训练,使学生每天延长在集体环境中讲话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回答问题。
总之,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紧密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不断地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解除思想的“枷锁”、扫去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栾永斌,高职学生自信心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8).
[2]刘畅,培养高职学生自信心的若干方法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9(3).
[3]汤春蓉,浅析高职高专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4]田继红,孙玉敏.高职学生自信心现状及其体育培养的有效途径[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崔艳侠,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一体化模式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
[责任编辑:何玲霞]
B844.2
A
1672-1047(2015)06-0101-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5.06.29
2015-10-17
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职学生自信心培养策略与方法研究”(15Z195)。
梅来源,男,湖北武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