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

2015-03-28王虎平卢建辉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邯郸市邯郸太极

张 勇,王虎平,卢建辉

(邯郸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

张 勇,王虎平,卢建辉

(邯郸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城市软实力代表一个城市的品牌,广府太极拳是邯郸市唯一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文化遗产。邯郸市应增强对太极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增大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加大太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挖掘文化精华核心价值观;营造太极之乡氛围、塑造形象,扩大宣传推广的营销力度;树立赛事和产品及人物品牌,打造精品做优先发展平台;发展太极宗师故乡寻根之旅,引领好太极文化产业链条;完善高级人才培训管理途径,塑造邯郸太极文化新形象;占领并夺取太极拳界话语权,展示太极拳文化领军风范;深入加强太极文化理论研究,思索太极锻炼交流新模式。

太极文化; 广府太极拳 ;软实力; 发展对策

一、软实力概述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实力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软实力”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刘云山指出: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此,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如此。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经济的角逐,也是文化的较量,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经济创造力、文化辐射力、文化识别力。

每一个现代化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是城市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区文化、民俗民风、城市特色、经济支柱等要素铸造成为可以感受到的“形神合一”的附加值。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和资本,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是城市特色和魅力之体现,是城市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倚重。而城市品牌的塑造,归根到底要靠文化软实力,城市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

二、太极文化软实力在邯郸市软实力中的重要性

邯郸是一座有7000年历史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十大文化脉系: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的赵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曹魏建安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文化、成语典故文化、雄壮激越的边区革命文化。邯郸市城西30里的紫山赵奢墓还是中华马氏祖源地,每年迎来世界马姓华人的寻根之旅,所以邯郸又有中华马氏寻根文化。在邯郸市丰富的文化脉系中比较发现,广府太极拳是邯郸市唯一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文化遗产。

太极拳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是是近代太极拳蓬勃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兴胜地,太极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流行的陈、杨、武、吴、孙五大太极拳门派中,有 4个与邯郸有关,杨式和武式均发源于邯郸市永年县,并分别派生了吴式和孙式太极拳。邯郸市有着深厚的太极文化底蕴,强大的历史遗产资源,广阔的太极文化发展前景,在邯郸市城市软实力中,太极文化有着突出的位置,具有着世界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太极文化软实力在邯郸市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更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太极拳的圣地,太极文化应该成为邯郸市的城市品牌、城市名片,融入邯郸市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邯郸在河北,在中国,乃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现状

太极文化是邯郸城市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邯郸永年杨式太极拳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对太极拳的研究比较多,成果也很丰富,但是对于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还是空白,研究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邯郸市太极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邯郸市太极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

(一)太极文化在邯郸市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1. 价值认同

太极拳作为国术符号、中国符号、人类文明的瑰宝,有着广泛的世界影响,是邯郸市唯一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文化遗产,以杨露禅、武禹襄为代表的邯郸永年广府太极文化,已被公认为邯郸市、河北省乃至中国走向世界传播健康和友谊的重要载体。

太极拳蕴含哲学、道学、医学、养生学的众多祖国文化原理,融合了国学主流源泉,强调人与自然、自身的和谐,拳技虽小,拳道却是博大精深,体现了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无穷变化,使习练者能够体察其理,躬行其道,必然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改善品性,身心俱修,多方受益[1]100-102。所以太极拳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是武术技击、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三位一体的内外兼修体育运动项目。

世人公认太极拳是一个优秀的锻炼项目,也公认邯郸广府为世界太极拳的圣地,杨氏、武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文化作为邯郸市文化软实力推广就成为一种必然,也成为邯郸市的一种责任。

在人类的诸多文化现象中,健康第一是公认的理念,体育又是一种极易沟通人们的思想,促进民族认同的桥梁,太极拳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为不同人种、阶层,年龄、体质的人们的喜爱,体现了太极文化传播和推广的便捷性。太极拳打破了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障碍,被不同文化信仰的人群认同和接受。邯郸市推广自己的太极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邯郸城市地位,国际影响都有着快捷的现实意义。

2. 民族精神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太极拳在经历不断的创新、改进、提炼、发展之后,逐渐成为融哲理、医理、拳理于一体的祖国传统武术项目,太极拳将《易经》的阴阳元素、《道德经》的道法自然哲理、《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理念、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中医的经络学、中华传统养生中的引导术、吐纳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因子都含蕴其中却又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它体现出易学的“阴阳”互动要求,诠释着儒家的“仁义”思想,蕴含了道家“无为”精神,佛家的“定慧”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2]26。

3. 时代精神

邯郸市优秀的太极文化历史传统、地区文化、民风民俗、城市特色、经济支撑,是邯郸市城市特色和魅力的体现,将太极文化塑造成一个响亮的邯郸市城市品牌,作为邯郸宝贵的资源和资本,增加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提高城市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

杨露禅是一位博采众家之长的武术大家。杨露禅偷拳的故事广为流传,也被拍成电影被人称道,都是褒扬杨露禅崇尚武术,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古赵先人荀子所倡导的“锲而不舍”,可谓赵国精神,一脉相传,邯郸文化,太极美谈。

太极拳能够与时俱进,体现了超人的前瞻性。杨露禅在京城教拳能顺应潮流和形势之需要,面对王公贵族们难以练习高难度动作的情况,针对地域需要和学拳者身份制定新的方略,使太极拳适合强壮者、羸弱者乃至不同体质的人群,从而奠定了太极拳开拓者和广传太极拳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太极拳的诞生和所有的武术项目一样,是为击技而生;但是,当现代战争出现,人们不再像冷兵器时代对击技那样重视时,太极拳适应了现实,把太极拳击技之外的健身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太极拳的创新,也是邯郸市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邯郸市太极文化发展规划

2004年邯郸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目标,全力加快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邯郸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倾力打造“文化邯郸”品牌。

1. 战略策略

《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把永年太极拳作为着力打造环京津健身休闲圈,整合重组体育休闲健身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邯郸市委、市政府2004年制定《邯郸市2004—2010年文化强市工作指导纲要》,2006年9月出台了《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规划文本》,对邯郸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作了全面部署。2012年底,市委常委(扩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改革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邯郸把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定位于全省文化建设的领跑先锋。

2. 制度设计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要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提高效能、减少污染,邯郸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成长确定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邯郸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文化+科技+旅游+市场”的发展模式,以“三园五城六基地”为龙头,力争文化产业大发展: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引擎,形成“三园五城六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三园”即广府生态文化园、漳河生态科技园、磁县历史文化产业园;“五城”即赵王城、邺城、中国梦城、宋府明城、和梨乡水城;“六基地”即黑陶生产培训、磁州窑生产、文化创意、文化酿酒、草编制品、蕾兹万印刷六大产业基地。

将邯郸市太极产业发展定位为:培育一个产业集群,打造三大市场主体,实现五大产业功能。一个产业集群是指组建围绕“广府太极”品牌的相关产业群组,包括健身场馆、音像制品、培训学校等核心机构和广告、品牌建设、企业形象建设推广、印刷、出版等服务性企业,组建具有产业自推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组。三大产业主体为:打造太极产业核心企业,打造产业渠道建设主体,打造产业培训主体。五大产业功能是指:打造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内生促进功能,产业协作功能,市场开拓功能,品牌建设功能的文化产业群簇。初步组建市场主体、完善企业运营机制,促进品牌概念推广,完善区域性渠道建设,确立国内市场地位、逐步走向国际化。

3. 政策法规

《邯郸市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邯郸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中确定:打造太极拳特色体育品牌。“十二五”期间,邯郸市将继续深化实施太极拳“六进工程”,即在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进军营”活动内容,以建设五个中心为目标,即建设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国际太极拳信息中心、国际太极拳观光中心、国际太极拳购物中心和国际太极拳研究中心,重点实施“四个一”工程,利用五年时间将太极拳打造成具有邯郸特色的城市名片。“办好一个会”、“培养一批人”、“改造一座城”、“配套一条龙”,初步形成以太极旅游业为龙头,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太极产业链。

(三)邯郸市太极拳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太极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优秀的文化必然有优秀的理论做基础,太极拳的扬名归功于它卓越的技击能力,太极拳风靡世界归功于它良好的运动方式和健身效果,太极拳备受推崇是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又包含了很多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多种人文因素在里边。

综上分析,太极拳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拳理、医理、哲理、人文四个方面,拳理研究针对太极拳的手法、步法、攻击技术、防守技术,侧重于动作的技术环节;医理研究针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侧重于太极拳对锻炼者身体体质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哲理研究针对太极拳的系统理论和哲学基础,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人文研究针对太极拳的教学和传播,侧重于太极拳的传授、媒介推广、政治影响、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太极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但大部分都属于人文和哲理的研究,对太极拳的拳理和医理的研究较少,系统深入研究者更是少见。

邯郸是杨氏和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有杨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多名,杨氏和武式太极拳第四代、第五代传人多名,具有较好的发展太极拳拳理研究的基础,但这些宗师或年事已高,或到外地传徒授课再有门第观念等因素,很难共同切磋拳理,而且大多精力都集中在传统技能的传授上。

在传统的武术传承过程中,主要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是靠师傅的个人经验,二是靠徒弟的自我感悟,致使许多传统武术项目科学性不强。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增加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去除思想上和人为的“神秘化”,还体现在采用现代技术手段、现代教学思想、练习方法等,让练习者更快、更科学合理的掌握技术。

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是全国高校第一家成立的太极文化学院,开创了太极拳本科专业教学,实现了太极拳由社会师徒传承到高校科学传承的转变,并且实现了把太极拳课程纳入孔子学院体系,走出了国门,开展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

四、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政府主导、媒体宣传、教育传播、赛事营销和旅游开发是太极文化软实力开发的主要路径,打造自己的太极文化品牌是提升邯郸太极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太极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开展太极文化外交是提升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时逢邯郸市文化强市的重大发展机遇期,让太极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让世界了解和认识邯郸的重要途径。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思想认识要提升、发展规划要科学、项目建设要加快、人才培养要重视、宣传推介要加强、强大合力要形成。

(一)增强对太极文化软实力认识,增大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

要清醒认识太极拳的世界性品牌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清醒认识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对邯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推动邯郸市太极文化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太极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体系,大力培养和引进太极专业高级人才,加强太极拳基础设施硬件的规划和建设,在太极拳推广上走国际化、规范化、科学化、大众化的道路。以建设世界性太极拳文化中心为目标,聘请专家团队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完善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推动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太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挖掘文化精华核心价值观

邯郸市杨氏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式太极拳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名人效应,扩大太极文化的影响力。挖掘太极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提升太极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础,努力把太极拳和太极拳文化发掘好、传承好、保护好、弘扬好、开发好。

(三)营造太极之乡氛围塑造形象,扩大宣传推广的营销力度

没有太极拳的真正普及,就没有太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没有太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没有太极拳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也就形不成太极拳文化和太极文化产业两大品牌。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推行太极健身,推动官方、民间正式或非正式经常性的交流活动,促进太极拳比赛、太极拳健身交流、太极文化旅游、太极文化产业开发,形成太极民俗风情、比赛健身、文化娱乐、观光欣赏。

(四)树立赛事和产品及人物品牌,打造精品做优先发展平台

重点打造广府太极拳圣地品牌、杨氏和武式太极拳的知名人物品牌、太极文化相关用品的知名品牌、邯郸太极文化学院高校品牌。通过游客宣传邯郸太极品牌,为太极产业全国发展打下基础,提升壮大永年国际太极拳大会,扩大邯郸城市文化影响力,实施文化品牌构建工程,产生更多更大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五)发展太极宗师故乡寻根之旅,引领好太极文化产业链条

以太极旅游为龙头形成太极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化,促进太极文化产业的国际化,通过太极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文化产业体制的发展。杨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是世界上习练人数最多的太极拳拳种,利用广府古城的两位太极宗师故居,开展太极拳寻根文化,筹建太极拳博物馆。

(六)完善高级人才培训管理途径,塑造邯郸太极文化新形象

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思想认识要提升,走科学化之路是增加太极文化内部凝聚力,提升邯郸市太极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要强化太极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邯郸学院已开设的全国高校第一家太极拳专业的优势,为传承、弘扬太极拳文化输送更多人才。建立、建好太极拳文化理论研究平台和教育培训平台,保护好并抢救性发掘太极拳师和名家、传人这种太极拳传播、推广、研究的宝贵人才资源。

(七)占领并夺取太极拳界话语权,展示太极拳文化领军风范

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争夺“话语权”,要大力培养一批年轻有为、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太极文化骨干充实到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内太极拳相关职能部门中,增强邯郸市太极文化外交的说服力和运动员、官员的亲和力。提高杨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传人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在传承中强调保持太极拳架的“原生态”,避免正宗动作被任意增损、删改、编造,太极拳的习练过程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继承,扎根传统,力戒浮躁,而不是创新,不是新风格、新模式、新派别的出现,否则就是民族宝贵遗产的丧失。邯郸太极文化应处在世界太极拳传播的核心位置,追本溯源,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八)深入加强太极文化理论研究,思索太极锻炼交流新模式

以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永年太极拳年会、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名家论坛、永年武式太极拳高峰论坛、中国邯郸永年太极峰会、中国太极城网站、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邯郸太极文化研究推广培训基地、河北省太极拳学会等邯郸本地品牌的平台,深入加强太极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太极拳翻译工作。

五、结语

目前我国太极拳项目的传播注重了传统,忽略了时尚,在彰显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同时,潜藏着发展中的危机。邯郸太极人应思索太极拳锻炼的新模式,适应时代和时尚潮流的趋势,在传承发展太极文化的传统价值中,寻找吸引青少年人群的时尚因素,创新太极拳交流的新模式,让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在交流传播中更高雅更时尚更流行。

[1]段玉铭. 太极拳中国梦——邯郸学院弘扬太极文化的探索与思考[J]. 艺术,2013(4).

[2]高雪梅,郝小刚. 太极文化软实力价值研究[J]. 搏击,2010(10).

G852.11

A

1673-2030(2015)04-0115-05

2014-11-15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301193

张勇(1970—),男,汉族, 河北省邢台县人,河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邯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社会体育研究;王虎平(1968—)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县人,邯郸学院副校长,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卢建辉(1970—)男,汉族,河北省曲阳县人,邯郸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邯郸市邯郸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太极+』,未来可期
邯郸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清代邯郸教育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