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

2015-03-27施秀娟席战强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学史外国作家

施秀娟, 席战强

(1.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

施秀娟1, 席战强2

(1.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河池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全球化时代,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教学手段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深化教学内容:第一,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视阈。第二,探究文学渊源和传承关系。第三,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传统文学和经典作家。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视阈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外国文学史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涉及的内容卷帙浩繁,浩如烟海。面对世界各国上下几千年的灿烂文学,以传统的讲授方式、穷尽一百多个学时梳理其发展脉络、展示世界文学全貌是极其困难的。进入全球化时代和电子信息化社会后,世界加快交流和融合,呈现出更为丰富、更复杂的文学生态。在尝试多媒体手段对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后,视频、音频、图表、网络等元素进入课堂,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具有了生动的视觉画面,数字化还加大了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信息量。但提高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手段的改革。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深化,即要拓宽视阈,探究文学渊源和传承关系,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传统文学和经典作家。只有对课程教学内容加以深化,才谈得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文学视阈

当下,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融合与碰撞下的世界文学生态丰富而复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引入比较文学理论,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美国学派“平行研究”和中国学派的异质文化比较理论及“变异学”各领风骚。乐黛云先生说过:“比较文学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1]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借鉴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无疑可以深化教学内容。

事实上,随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中国学者不断更新比较文学观念,打破了比较文学“欧洲中心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跨文明的新视阈。新时代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囿于一时一地的文学,也不能停留于从作家到作品,更不能止步于就文本说文本。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不仅要梳理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讲授世界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同时还应剖析外国文学发展中,各种文化元素如何渗透其中,混淆杂糅,相互影响,产生变异。因为“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始终处于彼此关联、交互渗透的关系中。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等都是人类知识与创造性活动的各个领域的理论形态。”[2]75

歌德所预言的世界文学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文学发展呈现全球化和多元化趋势,各国文学相互影响,出现了不少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文化背景的作家。被当作世界文学风向标的诺贝尔文学奖,2000年以来越来越频繁地颁发给了有双重或多重文化身份的作家,奖励他们所创作的文化多元化的作品。诸如高行健是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法国籍人,维·苏·奈保尔是印度裔英国人。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南非白人作家,几乎在世界各大洲都生活过。还有法国的勒·克莱齐奥,也有在多个国家生活和工作的经历。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则拥有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就连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莫言,也接受了外来文化影响,成功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写出了《红高粱》等脍炙人口之作。

面对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要以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阈观照其中所呈现的各种文化元素,剖析世界文学多元化及文化碰撞问题。借鉴比较文学研究视阈,在教学中探讨“不同文化之间文学的相互认识、理解和欣赏,同时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一步共识,并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双向阐释。”[1]

诸如在介绍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时,重点剖析其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关注其中东西方文明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反映出他的祖国土耳其地处欧亚两大洲交接处,其文学具有跨欧亚两大文化圈的独特性。

在讲授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时,剖析加·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阐释其拉丁美洲土著文化主元素中也有基督教神话符号、阿拉伯文学因子。而马尔克斯的创作不仅影响了欧洲作家,甚至影响了中国作家莫言。

在全球化时代讲授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的当下讲授外国文学,不妨经常把投向远方的目光回望中国,适时穿越东西方文化,在穿越中比较异质文化圈异彩纷呈的文学现象并探究人类文明的规律,应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有趣的新景观。

二、探究文学渊源和传承关系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涉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学,在纵向或横向比较中,探究文学渊源和传承关系。比如勾勒古罗马文学面貌和特征时,既要指出它对古希腊文学的模仿,也要肯定其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同时要从历史层面思考两者的关系问题。古罗马是军事上的胜利者,占领并吞并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臣服于古希腊,成了古希腊文学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落后民族占领先进发达地区后,全盘接纳占领地区文化这种情况后来在中国也出现过,满清入关后的情形与之十分相似。历史有时会在若干世纪后异地重新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古希腊文化不仅被古罗马继承,甚至与希伯莱文明一起成为西方的两大文化渊源。前者给予西方人本精神之根,后者给予西方信仰。古希腊文学中的古朴人文精神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被扩展阐释为人文主义。希伯莱人借助基督教传播了自己的文明,其文化典籍作为《圣经》的《旧约》部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宗教信仰中,进而影响了西方文学。此后欧洲各个时期的文学中,两希文明作为源头一起发挥着作用,有时甚至水乳交融于西方作家的精神探索中,源自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的博爱、悲悯情怀和救赎思想往往杂糅在一起。

欧洲文学史的许多个时期,都可以追溯与古希腊文学的传承关系。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就是一场古典文化和学术的再生运动,虽然文艺复兴以反宗教为旗帜,进行的是文化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这场运动的主导思想人文主义却来自古希腊。文艺复兴运动的缘起,也是由于1453年君士时坦丁堡陷落,东罗马帝国覆亡之际,大量逃亡学者落脚弗罗伦萨,开办学校和讲座,印刷出版古希腊文学和哲学著作,营造了古代文学热。古希腊灿烂的文化典籍中的古朴的人文精神,烛照意大利,为经历漫长宗教统治而急需解放的人们带来了人性的光明,最终阐发为人文主义。不仅意大利受惠于古希腊,甚至法国人也得到极大的实惠:“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工作是将淹没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东西。”[3]104

十七世纪兴盛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又何尝不是沐浴了古希腊文学的恩泽呢?古典主义就是因为以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中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法国作家们在戏剧方面的收获,就是得益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受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索福克勒斯《俄底浦斯王》启发,理论家布瓦洛和剧作家们归纳出了“三一律”。

欧洲文学史的许多个时期,就在继承与突破中不断向前发展。19世纪的浪漫主义继承了中世纪法国的骑士传奇,又赋予这种浪漫文学以时代气息,即自由精神、民主思想和文学上奔放不羁、无拘无束的创新精神。于是才出现了包罗万象、无所不及的浪漫主义诗歌。

同样是骑士文学,对于17世纪的西班牙文坛则是铺天盖地的文学灾难。于是来了一个塞万提斯,以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写出了一部让自己不朽却把骑士小说送进坟墓的《堂·吉诃德》。读骑士小说着迷而发狂的堂·吉诃德也成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

由此可见,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要关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中的互相影响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同时也要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文学平行发展中呈现出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中,造人的材料往往都是泥土,其中所透露出的不仅是文学的意义,还具有人类学、民俗学的价值,这类神话表明人类早就意识到自身对土地的依存。

三、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传统文学和经典作家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以至风俗、礼仪、心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无不鲜明生动地反映在文学作品之中。”[4]1因此,更新视阈,对古往今来的传统文学和经典作家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照,产生新的阐释、发现新的价值意义,这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又一种尝试。

以外国文学史课程最重要的章节“莎士比亚”为例,莎士比亚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仅20世纪莎学研究流派就五花八门,有生平历史学派、心理分析学派、语言意象学派、版本考据学派等等,涵盖历史、哲学、宗教、心理学、医学等诸多领域。大到莎士比亚创作总貌和艺术成就,小到他的一个剧本、一首诗,甚至一个剧中人物形象,如果教学中只局限于文学范畴剖析则难以达到深刻。

(一)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要探究外国历史、社会风貌。

且不说莎士比亚撷取了英国历史三百年间最富有戏剧性的若干片段写成了十大历史剧,解读这些剧本需要了解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的矛盾及“红白玫瑰战争”,就连莎士比亚创作道路的每一次转折,都与时代休戚相关。

如果对伊丽莎白时代的辉煌一无所知,就无法感受莎士比亚喜剧中的那种乐观向上的豪情、朝气蓬勃的诗意。如果不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婚没有子嗣,其暮年王位之争引发宫廷斗争、时局混乱,就难以理解莎士比亚为什么人到中年日趋沉郁,于1600年从喜剧转向了悲剧创作。如果不知道1603年詹姆斯一世登基后解散议会陷资产阶级于困境,就无从理解时代困厄中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苦苦坚持,也就无从知晓他转向传奇剧写作是化理想为幻想。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英国政局由开明到晦暗,从太平盛世到动荡乱世,造成了莎士比亚创作风格变化,其创作生涯形成了风格迥然不同的三个阶段。甚至莎士比亚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随时代变迁、世风日下而改变。像鲍西亚这样的纯洁美丽、善良可爱的女性在喜剧中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在悲剧中却惨遭厄运,奥菲利亚、考狄利亚、苔丝狄梦娜等美人都不幸殒命。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推行海外殖民和扩张政策。莎士比亚晚年之作《暴风雨》一剧中,普洛斯彼罗公爵流落荒岛,却俨然是拯救原居民的救世主,他惩恶扬善,缔造了岛国新秩序。他解放了善良的精灵,土著居民纷纷伏首称臣,他俨然是英国殖民者的艺术化身,小岛仿佛是大不列颠帝国的殖民地。如果仅仅局限于文学角度解读《暴风雨》,不考虑历史、时代因素,对这个剧本的理解就会失之于片面和浅薄。

(二)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要关注作家的宗教意识

宗教问题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宗教带来外国文学的复杂性。古希腊神话反映人类童年时代原始的宗教信仰,从拜物教到万物有灵论。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无所不在,文艺复兴对基督教的第一次讨伐,17世纪英国最突出的是清教徒文学,18世纪启蒙运动对基督教的第二次征讨,从古代到近代宗教问题始终纠结缠绕欧洲文学史。19世纪及以后的文学中,宗教依旧是个重要话题。谁都不能忽略维克多·雨果、查理·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宗教情怀。

与宗教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中世纪文学。但丁这位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不仅其以神游三界为题旨的巨著《神曲》中基督教精神无处不在,甚至他的诗集《新生》在宣泄内心隐秘情感时都散发宗教气息,梦中情人贝德丽彩被偶像化,她没有凡间女子的血肉气息,倒像一个圣女,罩着神圣的光环。

即使到了反基督教的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还是有宗教意识,如果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就讲不清楚哈姆雷特复仇中的延宕,很可能误解在克劳狄斯忏悔祷告时哈姆雷特不肯痛下杀手的情节,甚至无法正确解读莎士比亚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在瑰丽多变的场景和奇幻的故事中,受难的主人公普洛斯彼罗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诸如魔法、精灵解决了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位善良的公爵最终得以重返米兰,不是使用暴力和计谋,而是在其仁爱和宽恕的感化之下,邪恶的弟弟安东尼奥悔过,归还了一度篡夺的公国。这般皆大欢喜的大团圆故事,不仅体现了莎士比亚惊人的才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宣传着基督教万能的爱。

经历了反宗教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根深蒂固的基督教并没有被涤荡,基督教精神还时常闪现于19世纪作家身上。中年的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让米里哀主教、冉阿让、沙威三个人物拉起一条贯穿全书的红线,就是搀和着基督教博爱的人道主义。晚年的雨果在《九三年》中非难革命,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究其原因,也是基督教爱的学说混入了他的人道主义中,使他不能认同暴力革命。

查理·狄更斯《双城记》里的德法石太太缺乏宽恕精神,一意孤行,非得斩草除根,为了把仇人满门抄斩而丢了性命。死得那么可笑,那么不值。其结局透露出作家对热衷于暴力革命的革命者的否定,这与狄更斯的宗教意识有关。

托尔斯泰对俄国社会的清醒批判中,掺杂着从东正教衍生的“勿以暴力抗恶”,并把它阐发为“托尔斯泰主义”。于是他的安娜·卡列尼娜由于违背宗教精神,亵渎神圣的婚姻,死于非命;而他的玛丝洛娃因为心中的上帝复活,善良天性复归得以重生。

宗教意识渗透了西方许多作家的思想,使他们以悲悯情怀面对苍生、反映苦难;在批判社会的同时自我反省,忏悔自己的罪过,其中包含了知识分子愧对国家、愧对民族、愧对历史的自我批判。维克多·雨果、查理·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因此有了触及灵魂的深度,有了关怀人类终极命运的广度。但宗教情怀也使雨果、巴尔扎克、果戈理等一大批作家思想带有局限性,不能站在时代制高点上正确看待革命,他们往往在历史观上落后于时代。

(三)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要关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剥离出故事情节背后的思想,分析其与社会思潮的关联。引导学生透过文学形象感受进步作家对错误社会思潮的自觉批判。诸如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在他的著名小说《老实人》中,以老实人及其家庭教师邦葛罗斯的人生悲剧,批判了流行于18世纪的莱布尼兹学说,宣告盲目乐观主义破产。最终在并不完美的世界中,老实人叹道:“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不幸:烦闷、纵欲和饥寒。”“种我们的园地要紧。”

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以资本家庞德贝形象批判了曼彻斯特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事实上这些理论为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做了无罪辩护。而小说中的另一人物葛擂硬则是功利主义哲学的标本,这个随身携带乘法口诀表、尺子、天平试图把世界上的一切都量化的家伙,最终被社会狠狠教训了。

契诃夫以短篇小说《阁楼上的房子》批判了流行于社会的“小事论”,在中篇小说《第六病室》中契诃夫以医院院长拉京之死否定了托尔斯泰主义,在社会恶势力面前奉行不抵抗主义,其实就是助纣为虐,起到了加深罪恶的作用。

当然,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是站在正确立场上批判错误社会思潮,且有些作家还张扬了错误的思潮。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辩识,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父与子》写作到一半,正值1861年2月,沙皇颁布了农奴制改革法令,屠格涅夫应合了社会上停止革命的错误思想,认为不再需要革命者了,于是改变了作品中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的命运,让他解剖伤寒病人尸体时割破手指,突兀地死掉了。他在《处女地》中把俄罗斯比喻成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提出深翻土地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革命。这种否定革命,保留沙皇专制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要关注社会思潮,也不能忽略哲学思想。如讲授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解读古典主义戏剧主题崇高,贬抑个人情感,崇尚理性时,不能忽略其受笛卡尔唯理主义的影响。而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形形色色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有关,尤其是德国早期浪漫派耶拿派,不仅受德国古典哲学中唯心主义影响,还接受了希来尔玛哈的美的宗教哲学,导致德国浪漫主义消极倾向过重,诺瓦里斯等诗人甚至美化废墟、美化黑夜、美化疾病、美化死亡,最典型的莫过于他那充满颓废气息的诗歌《夜的颂歌》。

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潮的关系更为密切,有些作家本人就是哲学家。比如法国作家萨特,既是存在主义作家,更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萨特的小说和剧本往往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载体。他用作品宣传其“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思想。“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人可以运用其自由意志进行选择”的存在主义基本命题成为《墙》《恶心》等作品的主题,甚至《禁闭》中出现了“他人即地狱”的悲剧。

可见,关注作家作品与历史、社会、宗教、社会思潮、哲学思潮的关系,才能使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不停留于欣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艺术特色等纯文学元素,尝试多角度、全方位解读作家作品,可以使外国文学教学获得深度和新鲜感。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任重道远,尝试以比较文学视阈,全方位多角度解读作家和文本,探究文学渊源与传承关系,能领略世界文学之精妙,体会外国文学史是一部多元文化碰撞和相融的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史。

四、结语

我们知道,专业建设离不开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教学改革,在倡导高校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向的时代背景下,应用性人才培养植根于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掌握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知识才有可能创新。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亟需改革,而改革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深化教学内容过程中既使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引领了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会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去理解文学现象、鉴赏文学作品,进而掌握对文学的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方法。为此,我们在本文中以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改革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手段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深化。”这一观点,或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乐黛云. 跨文化、跨学科文学研究的当前意义[J].社会科学,2004(8):99-106.

[2]陈惇,孙景尧,谢天振. 比较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等.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韦志巧]

O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for the Majo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Universities

SHI Xiu-Juan1, XI Zhan-qiang2

(1.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 2.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Guangxi 546300, China)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teaching reform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not only push ahead in fields of teaching tools, but also continue to promote in fields of teaching content. First of all, the reforms need to promote in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 areas,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y, cross-cultural, cross-language; secondly, they shoul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terature’s origin and inherit; thirdly, classics and famous writers need to be interpreted in all aspects and multilevel way.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reforms; visual field

G642

A

1672-9021(2015)03-0078-05

施秀娟(1961-),女,上海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欧美文学,比较文学。

席战强(1966-),男,广西天峨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编审,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英美现代文学,编辑出版学。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一般项目A类“民族地区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之实验研究”(2014JGA213,桂教高教〔2014〕15号)

2015-5-12

猜你喜欢

文学史外国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外国公益广告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