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管理: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2015-03-27戴少刚,孙德玉

关键词:班级管理途径辅导员

和谐管理: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戴少刚1,孙德玉2

(1.安徽工业大学数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2.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模式是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辅导员推进班级和谐管理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和谐管理需要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推进班委会建设和齐抓共管,实现“三全育人”。

关键词:和谐管理;辅导员;班级管理;途径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辅导员:“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1]当前,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高校班级规模和班级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压力不断增大,学生中出现问题和各种矛盾日益增多。同时,学分制背景下,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减弱,辅导员班级管理的难度加大,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辅导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应对和处理。和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辅导员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辅导员班级和谐管理的内涵

和谐(harmonious)意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有对和谐的认识和阐述。和谐管理融合了中国传统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借鉴了西方“人本主义”的理念,最早由席酉民提出,可视为“组织围绕和谐问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和人的能动作用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2]其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的三大统一,获得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内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和谐管理是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对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对于辅导员来说,大学生是辅导员管理的对象和服务的主体,班集体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也是辅导员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平台和“阵地”。从本质上看,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具有“和谐”的内涵。辅导员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汇聚和发挥班集体的正能量,通过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维护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辅导员班级和谐管理是指辅导员在“和谐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班级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有效达到班级设定的发展目标,实现班级的和谐稳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管理这一组织结构中的各角色(辅导员、班主任、班委会、学生)之间是一种良性的多向互动关系,其实施阶段包括协调、协同和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三个阶段。

二、辅导员推进班级和谐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第一条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都离不开安定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和谐管理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以“和谐管理”指导班级建设、管理和发展,有利于形成和谐、互助、共赢的班级氛围和校园环境,有利于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和谐管理最突出的特征和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置身于被尊重、被重视、被关怀的环境,更有利于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帮助大学生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观念,关心他人和班集体的事务,促进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同时,处于和谐管理情境中的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和自我管理者。这种多重角色体验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式的被动服从的角色体验,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在自我管理中和参与班级管理与服务中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角色定位的要求,让学生在“要被他人关爱”中转变为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应急处置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

当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具有思想活跃、追求个性自由、注重民主平等等特征。传统的大学生管理侧重于制度的约束、纪律的威慑和教师的说教。但是,当

这些外在的价值灌输与当代大学生自身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时候,必然引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谐管理是当代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引入当代管理创新成果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科学化水平和职业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高校辅导员班级和谐管理研究,探索和谐管理的有效路径将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三、辅导员班级和谐管理的基本措施

和谐管理只是一种模式,而一种模式的体现和有效运用还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措施。辅导员班级和谐管理的基本措施有:

(一)围绕以生为本,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以学生为本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学生需要从集体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最重要的是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集体需要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而最重要的是热情参与和创造力。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诉求和愿望,从新生入学开始,就以在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和谐理念的教育和实施和谐管理,妥善协调处理好学生个人与集体、学生与学校和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害冲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排除纠纷、化解矛盾,尽可能地消除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协同和相互融合,不断汇聚促进班级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努力实现班级成员的和谐共生、浑然一体。

(二)注重形成共同价值,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辅导员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着力形成班级成员的共同价值,明确班级发展的目标,凝聚各个成员的共识和力量。要以实现班集体和学生和谐共存和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发展的目标愿景为抓手,以将共同价值目标内化为所有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动力,以班规班纪等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先进班集体”、“学风优良宿舍”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和价值共鸣,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状态和“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良好氛围。

(三)推动创新型班委会建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各层级管理主体都面临着从单纯执行者向决策者、指挥者,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转变。和谐管理要求辅导员变“科层管理”为“民主管理”,充分放权,多指导、少控制,多服务、少干预,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班委会的作用,这与“集体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推动创新型班委会建设,让班长、班委会成员从单纯的执行者变成班级建设发展的决策者、指挥者,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和班级建设发展的参与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利于消除辅导员与学生因为“代沟”、身份、地位差异等因素产生的“隔阂”,促进学生自觉支持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会和班干部,激发班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齐抓共管,实现“三全育人”

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辅导员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与教师、班主任、校内各部门和学生家长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辅导员要在平时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协调,协助教师、班主任做好课堂教学等常规工作,发挥他们在学习指导、专业教育方面的优势,推进班级学风、班风建设;要与学校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保持一致,及时掌握班级和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争取得到它们的支持和帮助;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畅通家校合作的渠道,互通信息、互相支持,齐心协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gov. 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htm.

[2]席酉民,肖宏文,王洪涛.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J].管理学报,2005,(1):23.

[3]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途径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