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2015-03-27杨明泽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区域

童 俊,杨明泽

(湖北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童俊,杨明泽

(湖北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地区产业成长壮大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了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良好发展的对策。

(责任编辑:张晓军)

关键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区域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4824(2015)02-0099-04

收稿日期:2015-01-01

作者简介:童俊(1983-),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一、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现状。湖北省产业集群以汽配、服装、冶金建材、医疗设备等产业为主,这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效带动了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经过政府与中小企业集群几年的共同努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规模扩大。

(1)集群发展存在区域局限性。由于湖北省属于内陆中部地区,缺乏其他沿海城市对外经营的优势,这使得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区域的局限性,湖北省产业集群就不得不依靠自身具有的资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例如,湖北宜昌抓住当地磷资源丰富的特点,2011年以磷为主业的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458亿元,成为湖北培养的重点成长性集群之一。同时,区域的资源禀赋使区域的品牌建立成为必然,具有区域品牌优势的集群,使这些集群的更多社会资本进行企业发展与升级,不仅加快了自身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带动了同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发展经济开发区,聚集产业集群。湖北省主要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构建产业集群的聚集之地。经济开发区是政府引领和扶持产业集群的主要手段,它们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量相关行业产业的集中,通过集群效应来降低产业发展的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工业园区的发展也越来越迎合集群发展的趋势,产业集群通过入驻工业园区,凝聚一些同产业的集群共同发展进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产业链分工协作,共同发展。湖北中小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上都存在融资难的困境。对于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来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为了快速发展,进行合理的产业链之间的分工协作,大大减少了产品研发和创新的投资额,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更方便快捷。例如,湖北省汽车零部件生产发展较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了快速发展,积极与神龙富康、东风日产等大企业进行协作,在汽车生产链上分工协作。与之类似的企业比比皆是,甚至像东风车轮、东风创普这样的企业通过产业链分工,年收入过30亿元。

(4)政府大力扶持。湖北省政府把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首先,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工业配套服务的产业集群,实现5个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10个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规划;其次,构建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推动、有偿服务、自主经营”为指导思想,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融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帮助,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全省整体经济的发展;再次,政府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进行担保,让商业银行与产业集群构建一个有信誉基础的有效链接,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资金来源,提高了中小产业集群发展的效率。

杨明泽(1992-),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分布特点。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具体分布数据收集并不完善,下面主要以湖北省重点成长性产业集群分布为对象就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湖北省2013年公布的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名单,显示共有83家产业成为重点关注集群。其中,武汉市占7家,黄石市占5家,襄阳市占9家,荆州市占10家,宜昌市占8家,十堰市占4家,孝感市占6家,鄂州市有3家,黄冈市占7家,咸宁市占7家,随州市占3家,恩施州占3家,潜江市占2家,天门市占2家,神农架生态产业集群1家。

(1)数量增长快。湖北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整体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湖北省重点成长性产业集群从2008年的50家发展到2013年的83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数量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提升。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快速,主要原因是企业通过各区域的资源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或产业,这些具有明显区域性特色的产业集群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方便了这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扩大。

(2)发展不平衡。从单一市区来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不是很平衡,有的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多达10个,最少的地区才一个,其原因是湖北产业集群发展分工不明确,会出现多个市区同时重点发展同样的产业类型,例如武汉市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和黄石市下陆区铜冶煤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各区域产品的发展优势和资源不相同,分散性的利用有限资源使湖北省整体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如若统一在同一区域内依靠地理或资源优势通过资源整合,重点培育某一区域的某一个有区域特色类型的产业会大大加快全省经济发展速率。

(3)以武汉为发展中枢,带动周边集群发展。从分布数据来看,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武汉周边,便捷的交通使相邻区域间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分工,一来加快各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速度;二来形成了小范围的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同时,便捷的交通为原材料的运输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各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协作双方信誉度的构建,形成良性的结合。而且,双方基于长期协作的信誉,加大了双方企业间的交流与联系,为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升级缓慢。现阶段,湖北省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上,成本上涨、贸易壁垒成为主要问题,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和升级。此外,产业的集聚也可能降低国家或区域竞争力,使社会关系对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导致区域内的集群变得内向和孤立。

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基于对法律规范的遵守,以及拥有对某些文化背景的共同认识下,创业家精神以及行为主体互动联系,带动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产品的创新。创新的必要保障是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对外合作交流中,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对集群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如何引导外资企业参与本地集群的交流互动及如何增强技术吸收能力,这些问题尚需在实践中认真探索。

2.产业集群渗入工业园区力度不够。在我国,工业园区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特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在此方面获得良好的效益。在国家工业投资的新一轮潮流中,推动区域工业园发展,再次成为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受到各级政府广泛关注。

产业集群属于内力驱动,依靠自身产品的创新升级稳定市场,获得利益。而工业园区是外力驱动,需要外界的投资带动其自身发展。二者都会想办法寻求发展,这样就使得理论渊源和发展历史都不同的两者有了交集。如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原来没有从事纺织生产的民营企业,通过几年的创业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组织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后来自建彭场工业园,进一步集中原有集群,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投资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产业集群渗入工业园发展,一方面吸引政府的关注,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加入工业园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间的交流与竞争,这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的创新和长久的发展。然而对于工业园来说,它只需要大量的企业在园内驻扎,对企业间的关联性没有要求。需求的不统一导致两者相互合作受到阻碍。[1]

3.产业集群发展无规划性。政府应认识到产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和催化那些想要通过集群效应寻求发展的一些中小企业组建产业集群。例如,武汉、鄂州、黄石三市在冶金建材产业趋同,导致重工业发展没有层次;孝感、黄冈、咸宁等地在地方粮油果茶等方面的发展大同小异。省内的产业集群缺乏统一的规划,这种盲目无意识的发展使产业集群的生存出现困境。

4.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体制弊端。第一,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企业。我省大多数企业集群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动的。这种管理模式即使适用在“光谷”,也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利因素,极大阻碍了我省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使我省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在日趋严峻的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二,集聚机制的有效性不足。我省几乎所有地市州出于提升本地形象的目的,都建立了所谓的“高科技园区”,但落户其中的,真正属于高科技企业的并不多。企业多是出于争取得到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的目的进驻,而没有考虑和周边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所以企业之间并没有高度关联性,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很少,很难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和缺乏竞争力。

第三,合作机制不健全。我省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学和研究机构也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和条件,导致大学和科研机构没能为集群技术创新及时提供相关技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另一个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关系管理体制改革还有待厘清。

5.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和融资难。一方面,中小企业集群规模有限。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的网络建设较为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流通的不畅,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地引入或使用外界资源,中小企业集群的规模难以扩大,发展受到限制。而小规模的集群导致其产品附加价值和品质相对较低,通俗点说就是性价比低。同时由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使它们得不到各方关注,社会资源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在成本、信用和信息等方面处于弱势而导致了融资难的局面。

三、湖北省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对策

1.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1)重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处于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急需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这是非常重要且稀缺的资源,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企业家精神重视并大力宣传,培养大学生转变就业观、择业观,并鼓励他们进入中小企业就业以提升企业的技术与管理能力,推动其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需要在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求有相关的补贴和奖励的配套政策,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2]

(2)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取之不尽的无形资产,中小企业要实现技术创新必须克服困难和创造必要条件,千方百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应推出辅助政策推动其发展,并倡导科研机构研发与之相匹配的产品创新技术,加快产品技术更新。另外,作为企业自身,要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开展交流,寻找技术创新的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需要着重强化集群内外的联系,从中吸收外部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如果集群只通过内部相互联系,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导致技术创新受阻,甚至可能走向排斥学习和开发新知识与新技能进行内向发展的歧途。所以,处于集群内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必须主动与外部加强联系,通过和外部建立合作关系,学习和吸收集群外部的新知识,形成自身技术的创新能力。

(3)共同培育企业合作关系。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合作和信任推动集群内的科技进步,尤其是不可模仿、难以替代、不易传播的隐性知识和技能在企业间的学习、吸收和传递。

2.政府加强推动和引导力度,促进产业集群与工业园的联系。

(1)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工业园。工业园区应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园区的评估不能单纯以占地面积、规模大小等条件来衡量,应该考虑区内入驻园区的相关企业之间竞争与协作。对于有明确发展定位的产业集群,可以从行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选择在规模和配套基础设施上与之相适应的工业园入驻。对于无明确发展定位的产业集群,可以选择政府扶持力度大的工业园入驻,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惠。

(2)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政府要在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发挥重要引导作用。第一,加快促进企业间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形成;第二,推动各企业和各区域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扬长避短,实行座位式开发;第三,政府可依靠优惠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及对有关公共设施投资,注重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产品创新的良好环境;第四,根据产业集群政策的要求,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促进企业合作上,并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条件。[3]

3.政府扶持推动集群建设,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产业集群优化升级。以规划为主导,支持集群内企业品牌的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对公共体系薄弱之处,有计划针对性地推进各项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服务平台的价值。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行业协会或者商会发展,继续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品牌建设。

(2)以政策扶持,制度支持推动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政府部门应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建设和建立品牌效应。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抓紧工业园区建设和项目管理,对入驻的产业集群给予积极政策优惠并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安排资金扶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带动产业链配套产业发展壮大。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工业园区引导产业的聚集。要按照“集中布局、产业集聚”的原则,整合、提升各类工业园区。每个市(州)、县(市、区)要着重紧抓1至2个工业园的发展建设,使有明确发展规划的企业集群有可匹配的工业园;要通过合理利用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推动园区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要开发一到两个主导产业明确的园区,带动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入驻共同发展。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品牌优势。

(1)完善产业集群服务体系。要改善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门槛,另一方面要提倡简化创建手续。例如美国硅谷的发展就得到了包括金融、保险在内的各方中介体系的大力支持。我国中小产业集群必须效仿硅谷的公司,通过各方中介的支持获得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另外,对于企业创业注册实施“无门槛”制度,大力推动国内创业人士积极参与。

(2)加快品牌建设。在推进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各地的集群内企业要把打造品牌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扶持具有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相关知名品牌产品。从2007年起,湖北省政府对产业集群内当年新创国家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每一个都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资金。

5.产学研结合促进规模扩展,政府充当中间人加快企业融资。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形成产学研相协调的合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美国硅谷信息产业集群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经济最为活跃、创新最积极的地区,其根本原因是斯坦福大学始终给予他们技术和人才上的支持,使其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在行业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此,我省应效仿他们,推动中小企业集群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密切合作促进产品创新。同时。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参与各种形式集群创新活动,并给予物资和技术方面的援助。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规范操作办法来维护银行与企业双方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缉慈.解开集群概念的困惑[J].经济经纬,2006(2):65-68.

[2]龚绍林.多维视野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7-122.

[3]毛文静.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3):65-67.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区域
分割区域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