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困境突围探析

2015-03-27王凡

关键词:大学语文因材施教探析

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困境突围探析

王凡

(汉口学院文法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摘要:大学语文在高校学科发展中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现实困境。本文从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视角,对导致其困境的原因作了归类分析,并在教学改革的现代语境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因材施教作了策略与方法上的探析。

关键词:大学语文;因材施教;探析

因材施教是溯源于春秋时期的传统教学原则与方法,大学语文是起始于近代的弘扬母语教育的通识课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二者都面临着内涵更新、操作突围的现实困境,如何寻找一个新的视角与契机,让二者互相生发、彼此促进,去更好地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变迁而进行自我调整,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探讨,本文欲对此作简要探析。

一、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

大学语文课程是在高等教育层面上进行母语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1]从起始于1904年“癸卯学制”的“大一国文”发展至今天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大学通识课程,历年来的理论研究早就为其确立了工具性(提升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人文性(推广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审美性(以艺术的形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审美影响)的重要功能,但一直以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学科专业中一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功能与归属的错位:历史悠久却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时至今日,已面临日益边缘化的状态。

笔者自2010年至今一直于汉口学院承担不同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深感大学语文课程地位面临的边缘化困境,主要呈现出如下困象:大学语文课程全面开设日益艰难,被挤压、削减甚至取缔、各专业重视程度不一、学生对大语课程学习兴趣日渐冷淡,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大语课堂气氛沉闷、市面上教材版本众多,课内授课却千篇一律……

表面现象如此,究其实质,混乱现象主要源于如下几点矛盾: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

从所作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往往不同类型的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态度迥异,有的强调其人文使命,有的偏重其工具性能;有的呼吁其为公共基础课,有的建议其为任意选修课。而不同专业不同群体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厚薄不均、课堂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原因在于不同院校与不同专业对学生有各自的培养方向,培养方向与目标各异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堂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效果期待。而目前各院校却对大学生语文的定位过于模糊与宽泛,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作多向度的再划分,忽视了不同群体的独特性而采取千人一面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模式的差异性需求被漠视,才会出现大学语文在部分院校与专业遇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消极后果。

(二)课程资源配置与学生实际需求冲突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材资源、课外学习资源等方面。而据调查,目前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或对这些资源没有合理的配置,导致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从而无法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

老师资源方面:很多高校没有大语专门的教研室,担任大语课程的教师多是专业课教师兼任,导致教师在这门课上投入精力明显不足。且教师安排随意,不同专业没有各自固定的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多是见缝插针轮流上课,教师做不到术业有专攻。教材方面:大学语文教科书缺乏规划,市场上版本众多杂乱但实际内容却千篇一律居多。且教师在教学时又不注重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研究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作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挑选,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取向矛盾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取向,顺应或矫正学生心理,才能师生和谐互动、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课堂教学包括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专业思维的学生对同一授课内容的兴趣不一样,对同一教学方式的接受领悟亦相异。而目前大语课程多是全校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授课与考核,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都要接受雷同、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转述与教学手段,这种漠视学生心理需求与差异性的课堂教学难免顾此失彼,导致相当一部分无法从课堂受益的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厌倦和消极反抗。

总而言之,出现以上三方面的矛盾冲突,原因复杂多面,除去现代社会重理轻文,讲究功利实效的社会外部大背景外,从坚守阵地,自我突围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大学语文最突出的内部矛盾其实缘于“教”与“学”两类变量没有及时适配。“学”的变量是指学生不是一个静态的群体,而是由于专业方向、准备水平、兴趣爱好、思维差异等原因而具有不平衡性、差异性与特殊性。“教”的变量是指课程实施者应根据具体的学生特点去改变“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的适宜的教学实践去作相应的适配。故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的现代意蕴

因材施教虽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但它实是我国一条古老的教育传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溯源于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教学实践。原意是讲教育要针对学生先天的不同秉性与天赋给予相应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后经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及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不断发展,但不论何种历史阶段,都体现出了他们对学生个别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与教授行为相互影响的的重视。

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与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体制下,因材施教从理论认识到实践践行上都应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彰显其现代性价值,下面就此做一梳理:

(一)行为目标的变化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在古代个别教学的背景下,所谓了解学生就是了解某一个教育对像,其实质是针对个体的个性教育。但这种一一对应的教育方式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却有不可操作性,因为现代教育的施教对像已从面对面单个的学生状态变成了以院校、专业、班级为单位的集体状态。因材施教之“材”即教育对像可以分为个人和群体,[2]故在规模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中,今日所因之“材”更具群体性特征,从教育需了解单个学生的出身、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转向了面对大规模的群体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公众需求的现实层面,这是目前因材施教现代化改革的实质性变化。

(二)行为策略的改变

受教对像的群体化,导致了因材施教原则的践行策略的存在状态也会有相应变化,具体说来表现为:

1.师生定位上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必须讨论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多被认为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独具慧眼先明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因势利导去授业解惑,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但在规模教育的教学舞台上,受教对像的多层次、群体化的复杂局面决定了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先了解受教群体大致的来源、基础、能力、兴趣的分布类型,再分类分层,进行分类施教。同时,即使在同一级层与类别受教群体内部,教师也面临着了解学生中差异的统计分布,不可能作到绝对的整体把握,故在这种复杂群体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只有把“交往”、“对话”、“互动”等因素列入课堂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主动精神,所以现代教育的师生主体定位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再去实现创造性的教师主导,构建新型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新的内涵。

2.资源整合上

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之“材”不仅指不同知识类型的学生群体,还有另一层含义,即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及使用何种相应的教学手段。在现代语境下,因材施教不仅意味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教学,还意味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是与周围诸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不断交流中才能实现的,所以现代的因材施教不再是传统的师生直接对话,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系统,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的整合,是在施教者分析受教群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作整体的改革。总之,是“指向学生个体的巨大变化、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社会的巨大变化等所有与教育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3]

三、大语改革背景下,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理念上的认识是抽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如何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大学语文的因材施教?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明确不同专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性与目标定位,微观上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和实践。

(一)课程定位上:专业特色

基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功能属性的多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并存,故欲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必须以厘清各类型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去有所侧重,以此确定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区间。温儒敏先生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具体来说,如理工农医专业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突出其社会功能,故此类专业的大语课程应偏重其工具性,注重培养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工具性、人文性并重,偏重大语中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艺术师范类则是人文性、审美性为主,重点应于大语课堂中去作人文精神与美感美德的培育。在夹缝中找到自身的坐标并准确定位,是各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后,才有相应的学分设置、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的区别,定位是风向标,定位不同,指向上才会凸显差异。

(二)教学内容上:多元组合

因材施教的“因材”不仅应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和需要而且还应指凭借适当的课程资源,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必先保证教学内容、课程资源上既具专业特色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做法值得借鉴:

1.创建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所谓多元组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围绕大学语文课程,学校打破单一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以便于不同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门类组合。如可设置一门《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下设《新闻写作》、《文学名著鉴赏》、《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等专项选修课及各种与专业结合的学科写作课程作为活动课程。这种多元组合的课程设置本质在于不同群体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

2.开展专题式讲座

借鉴《百家讲坛》的模式,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专题,开展文化文学专题的讲授模式。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每个专题以经典篇目为主线,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开设诸如: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文学与绘画、诗歌与艺术等不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文学、史学、美学等多方面感受文学文化的魅力。

3.自筹自编体现专业特色的大语教材

同一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一定只依靠其一,只有单一的一种,而是可以尝试不同专业分别选用不同的大语教材。在

编著过程中,尽量选取更多与专业背景、学生专业思维、专业兴趣紧密的篇目。如艺术类专业可以适当增加介绍艺术人生与艺术门类的作品、农林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反映农业科技领域的科普文章如沈括的《梦溪笔谈》节选、理工科类专业可以涉及科幼小说等……保证授课内容贴进专业、与专业有连接与切入点,学生当然会有兴趣。

(三)教学方式上:不变与万变

教学方式应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谁来教,二是如何教,即教师与课堂教学方式。从大学语文教学体现专业差异来说,建议教师不变,教法万变。

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还是靠教师来实施。由此,我主张同一院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应相对固定,一个教师最好只固定教一个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这样便于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去积累与自己所教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更多精力去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课堂上更紧密地讲授与相关专业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从而拉紧专业学生与大语教师之间的距离感。

在不同专业授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如理工科学生对文学艺术其情感体验、审美能力、想像力相对较弱,但善于推理、长于逻辑,故可以尝试“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艺术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较强,但思维不深入细致,故可以多采用“实践体验法”如“诵读法”、“视听法”、“讲故事法”等方式。总之,以不同之“材”的特点为出发点,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四)考核方式上:注重过程

评价体系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亚于教学过程本身,合理的评价能把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发挥着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定性评价”其重视结果、忽略学习过程的评判方式,已逐渐证明了对学生多向度个性发展的不利,而教改语境下提出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则更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知识选择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个性反应,其实可以看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因材施教”思想的回归。这种专注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是将平时成绩采用模块化评价从日常教学中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按能力侧重点将考核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最后汇总算入期末成绩,只是具体到大学语文上则是过程化考核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如理工科学生可分为“文学知识”、“作品赏析”、“科技论文写作”、“小组专题研究”等等几个模块,并合理设置百分比。同理,艺术专业学生可多加入“根据文学作品创作”模块,根据具体的作品去谱曲、编舞、绘画、制作flash作品或广告创意……打通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科技等领域,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创造力,其结果必然是教师的考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更有实用性,必然会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大学语言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何二元,刘文菊.大学语文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方向[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2):65-68

[2]胡明、俞学明.高校因材施教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3):36-38

[3]张国玲.因材施教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代价值[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2-115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因材施教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VR阅读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