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3-27张畔全
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畔全
(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趋向平稳,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而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这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结合本职工作,从实践出发,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探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率的相关举措,望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措施;分析
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27万人,是60多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2015年预计毕业人数将继续超过700万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国内相关学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就是个难题,其中既有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原因,更有毕业生自身素质低,就业竞争力较弱等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提升业务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将是高校共同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况宏观阐述
首先,社会就业岗位专业需求集中。一些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的专业如汽车设计与修理、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土木建筑等科类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情况良好,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就业状况不理想。
其次,社会高校质量层次存有差距。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名牌高校毕业生。高校就业率统计结果表明,“211、985”院校就业状况最优,初次就业率达到60%以上;省属重点高校次之,初次就业率达到40%;而部分省政府与地方共建的高校初次就业率最低,仅为30%左右。
第三,社会就业信息来源多元化。校内各平台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如学校的就业网、公告栏、辅导员介绍等;大中型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逐步增强,仅次于学校信息传送渠道;政府相关高校就业信息网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毕业生通过信息网就能查询招聘信息。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微观阐述
首先,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差异。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盲目追求高薪、舒适的现象虽有较大改观,但多数人仍希望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作,希望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工作。
其次,学生学历结构存有差距。博士研究生就业状况最优,供不应求;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次之,毕业生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就业率相对较高;本科生每年毕业数量远远高于市场提供的岗位数,就业形势严峻;高职生在校期间参与的专业实践多,动手能力强,就业期望值低,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就业率要高于本科生。
第三,学生就业意向模糊。多数毕业生往往将考选调生、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进大型国企和外企作为首选,不愿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错过较为优异的工作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招聘单位期望与学生期望不匹配
首先,能力素质上的不匹配。招聘单位注重毕业生实践经验,希望录用人员能迅速满足岗位需求。但刚毕业学生虽有一定专业知识,但缺乏相应实践经验,不能满足招聘单位需求。其次,待遇要求上的不匹配。招聘单位所提供待遇不能满足毕业生薪资要求,毕业生对薪资期望值偏高。第三,工作环境上的不匹配。毕业生到单位后一般都到生产一线锻炼,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达不到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二)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存有偏差
由于国内高校为创建综合性大学,设置过多、划分过细专业,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适应能力差,缺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同时高校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上的缺位,导致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和单位所提供的岗位目标要求有差异,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三)历年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
从招生情况来看,国家虽已停止扩招,招生规模也趋于稳定,但近年扩招影响依然存在,往届毕业生未就业人员数量庞大,再者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严重滞缓了应届毕业生就业。
(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有关资料,目前30%的毕业生做着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部分专业实际就业率不足30%,但同样很多企业也面临着一才难求的境遇,特别是一些服务性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鲜有问津,低端职位一直存在“务工荒”现象。
(五)存在性别和地域歧视
招聘会上,部分招聘单位招聘条件仅限男生,把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虽部分因工作环境不适合女生,但更多由于工作成本因素。同时招聘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不需要提供住宿,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
地人,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
三、大学生难就业对策分析
(一)教育学生破除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大就业观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学毕业后进机关、进国企,去沿海、去大城市的就业观念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应破除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大就业观。一是勇于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很多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南方的小城镇也人满为患,人才供需不平衡,供远大于需,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每年输送出去大学生有很多,但毕业后返乡工作的却很少,即使有回去的也很难扎根西部。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对西部的资金扶持也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建功立业,即响应了国家建设西部的号召,也实现了自身价值,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二是勇于到部队大熔炉中去锻钢淬火。一直以来人们都说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到部队这座大熔炉中锻钢淬火,能够使人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大学生毕业后到部队服役,既提高了部队整体文化素质,增强了战斗力,也使大学生个人得到了锻炼。三是勇于挑战自我,自主创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愿冒着风险去创业;另外很多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理解有偏差,认为自主创业就是当老板,手下有专门的人员服务和工作,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没有吃苦精神,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大学生创业一定要树立勇于冒险、勇于面对挫折、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实事求是、从小做起、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四是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很难马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临时性就业可谓上选,既能解决吃饭住宿问题,也能在工作中逐步弄清自己真正的工作兴趣,并能积累一定工作经验,一旦有合适机会就能够实现自己的工作梦想。
(二)教育学生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智联招聘年度就业统计报告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指出,大学生不是学习专业知识,而是学习能力,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要学习怎样读书。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于中小学,任课老师跟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一般都是大班上课,因人施教难度较大,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才能确保考出好成绩。二是学习怎样做事。大学生入校后要通过参加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通过竞选班委,担任学生干部锻炼自己。实践证明,在校期间曾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最受用人单位青睐,发展前景最好。三是学习怎样与人相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大学期间就要积极培养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习惯,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宽以待人,学会谦虚谨慎,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别人才会愿意与你交往,愿意为你提供帮助。
(三)结合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加强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
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大多数毕业生都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够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但如何指导学生找到适应自己专业特点和能力要求的工作,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对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加强就业指导,让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了解外面的工作世界,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种类,清楚自己将来实现工作目标必须在大学期间做好哪些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二是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加强就业指导。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的就业指导模式的优越性日益凸显。这一课程系统地阐述了性格、兴趣、技能、价值观等因素与工作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在国外,“学习+带薪实习+学习”的三明治课程模式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年多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毕业时已经具备了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国内高校也要借鉴国外的三明治课程模式,延长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促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高校人才培养要切实立足于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高校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不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一是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对已不适用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要坚决予以淘汰,相应地增设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招聘单位对人才要求,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充分调研招聘单位对人才的要求,针对人才要求制定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养,努力生产出优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