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药物联合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5-03-27马千里张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药理药品医生

马千里 张伟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务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药物的不良反应指的是在正常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产生一系列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通常难以预测,给临床用药造成一定困难。由于大多数药物要在进行药效检测阶段就检测出与所有类型药物的联合反应无疑是不现实的,所以由药物自身的特性以及患者的身体条件等因素引起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仍时有出现,因此医生应加强在药物学方面的学识研究,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本文在此探讨了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近三年中收到的800 例不良反应上报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回顾分析的主要统计内容为药品使用种类以及不良反应种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 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中所用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据统计,800 例不良反应发生事件中有356 例被认为是联合用药导致的,占全部的44.5%,其主要不良反应据统计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皮疹、过敏等,极个别患者还有出现肾功能损害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统计356 例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综合总结为以下几种原因: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应用方法及应用时间不合理、药品之间存在拮抗反应等。

3.讨论

统计356 例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综合总结为以下几种原因: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应用方法及应用时间不合理、药品之间存在拮抗反应等。这些都说明了联合用药之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临床用药的谨慎度。所以,为了降低联合用药产生不良反应,应该:第一:临床医生在考虑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时,一定要考虑到药品种类的药理以及他们的联合效应,才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一定要具备一定水准的药物学知识,了解药理特性,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帮助治疗[2]。尤其患者为老年、儿童、危重者、体弱者时,一定要考虑到患者对相关药物的耐受力,尽量控制药量或尽可能选择一些副作用小的药物来帮助治疗。第二,在开药物处方时要精确控制这些药物的使用量。应该将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规范化和合理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三,合理选择用药。虽然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是利弊共存的,但只要坚持合理用药,仍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临床医师在处方开具方面,必须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客观的检查,确诊疾病,找到发病原因,根据病因对患者给予最合理的药物,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所以,临床医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药学知识,并在实际用药时能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病情。此外医院也应该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了解更多药物的药理反应、禁忌症等,确保临床医生能够合理规范的使用多种药物,并且对于各种不良反应报告应加以重视,才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总之,对于多种西药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临床中应该提高重视,临床医生应当不断提升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掌握,采取有效手段优化,以降低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1] 刘庆喜.多种药物合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1):67 -70.

[2] 戴劲.多种药物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7):241 -243.

猜你喜欢

药理药品医生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最美医生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甜叶菊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