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高危人群120例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2015-03-27李小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血脂颈动脉斑块

李小梅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B超室 重庆 401420)

卒中高危人群120例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李小梅

(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B超室 重庆 401420)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结果分析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杀手,其中脑卒中较为常见[1]。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约20%患者治疗结束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同时其生存寿命降低,复发可能性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治疗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卒中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2]。颈动脉粥样硬化时的斑块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本文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符合卒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病例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意识障碍、严重肝肾疾病、其他脑部疾病、精神性疾病以及不能配合者。本组患者均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统一回收,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情况。而后对于所有回收的问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1.2 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设置探头频率为10MHz,纵向扫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评估患者动脉血管内径狭窄情况和动脉斑块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65.2±8.6)岁;共有56例患者发现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6.67%;其中单发34例,多发32例。

2.2 单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年龄在21-44岁之间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5.38%(2/13),45-59岁之间的为21.78%(11/52),60-82岁之间的为78.18%(43/55),则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性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47.22%(34/72),女性为45.83%(22/48),则两组间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8.24%(53/91),非高血压患者为10.34%(3/29),则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0.01);高血脂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26%(47/78),非高血脂患者为21.43%(9/42),则高血脂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血脂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3.16%(48/76),非糖尿病患者为18.18%(9/44),则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肥胖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53% (46/76),非肥胖患者为22.73%(10/44),则肥胖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肥胖患者(P<0.01)。

3.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众多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是颈动脉硬化的标志。而多普勒超声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利用声波获得增厚位置,斑块大小、形状等情况,同时其具有安全、无创、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等特点,广受医师和患者的欢迎[3]。

本文以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其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并分析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其中单发34例,多发32例。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斑块发生情况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呈直线上升趋势,60-82岁年龄段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78.18%;糖尿病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8.17%;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4.00%;糖尿病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3.16%;肥胖患者的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53%。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存在很大比例的颈内动脉斑块患者,因此应该加强对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超声检查,一旦发现斑块,及时给予治疗干预,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为宗旨,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为目的,积极预防脑卒中。

[1]吴承龙,钟芳芳,章燕幸,等.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49-551.

[2]张红梅.颈动脉超声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1965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20):2522-02524.

[3]张振汉,程淑艳,汪燕铭,等.1729例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4,9(8):663-668.

R445.1

B

1009-6019(2015)09-0044-02

猜你喜欢

高血脂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