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价值与价值实现方略

2015-03-27解光穆王娟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价值语文课程

解光穆+王娟

摘 要:在张志公先生看来,语文课程的价值存在,就在于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存在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语言与思想的密不可分性;语文课程的实施方略,应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他的这些论述,对帮助教师廓清语文课程性质、明确语文课程价值、确立语文课程实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志公;语文课程;课程价值;实现方略

解光穆(1962-),男,宁夏海原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课程与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在《甘肃社会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文学起源新论》《省域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N省小学阶段为例》等30余篇论文,出版专著《中学生阅读理论与技能》,合著《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次文学艺术奖艺术理论与评论一等奖),主编《海原教育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汉语写作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教育志书、教材数百万字。

王娟(1964-),女,宁夏银川市人,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领域的研究。

文课程由于性质的独特性与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

其内部涉及要素众多、学生常见习用、目标任务模糊、内容逻辑性不强、收效极为缓慢等众多特征。这些独有的课程特征,又决定了其“好学难教”与独立设科后长时期备受各方人士、专家学者的批评诟病乃至严厉指责的反复出现与长期存在。譬如,我们曾对语文课程“工具论”性质观主导时所存在的“抽筋剥皮式”讲深讲透的教学行为与机械单一的“满堂练”现象发起猛烈抨击。现阶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性质观主导下,天南地北、形式多样的多种讨论与自由探究虽然使语文课堂显得热热闹闹,但实则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没有得到实质的培养与提

高,这就是人们指责的“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的“非语文”与“非语文”现象。因此,以张志公先生等语文教育大家的科学论述为依据,正确认识语文课程价值并确立实现这一价值的基本途径与手段,对推进语文课程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文课程价值观是与语文课程性质观密切联系的重要论题,要依次回答为什么要设立语文课程(“为何存在”)、语文课程独具(存在)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以何存在”)、语文课程应有的课程常态(“应何存在”)这样三个具有明显逻辑联系的问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一认识与对其性质认识一样,“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和认知取向,它关乎语文课程的建设走向,主导着课程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行为。”或者说,我们如要试图较为科学地回答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能较为科学地回答语文课程的价值问题;在较为准确回答了语文课程价值问题

后,随之就会对存在的形态与价值实现途径、方式等课程因素有较为科学的解答与选择。

一、“为何存在”——对语文课程内在价值的解答

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为何存在”)?这实质上就是要回答语文课程的价值问题,也就是要解决语文课程有何价值的问题。在张志公、叶圣陶等先生看来,语文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课程或学科,关键因素就在于其具有“工具性”价值,即能满足人们通过课程学习来提高交流交际能力的客观需要。我们知道,以语言来实现信息获取、沟通交流、情况判断与思想表达、情感倾诉、观念外显,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对此,有思想家明确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和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说明,语言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而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这一能力一方面基于先天遗传,一方面源于后天学习与培养,语文课程无疑就是为了提高人的这一重要能力而专设的。据此,张志公先生曾分析指出现代社会对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是:“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指挥机器干活;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珍贵,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他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写的东西。”显然,正是时代发展、社会前进需要如上述较高语言能力,为提高个体这一能力的语文课程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语文课程及其他民族的母语学科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得以设立或说能“安身立命”的真正原因之所在。譬如,古代的识字写字、读诗、浅近文章阅读等课程形态之所以经改造而延续至今,自然是由于这些课程形态能提供给人们发展语言能力的需要。相反,古代“经义”“策问”等课程形态之所以消失,原因也在于其失去了“工具性”特征。同样道理,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课程,也是由其价值所决定的。对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显然,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达到“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磨砺意志、陶冶情操”等都是英语课程“为何存在”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张志公先生等始终坚持与反复论证语文课程“工具性”属性,实际上也就从更深层次回答了语文课程为什么设立(存在)这一重大的价值认识问题——其能满足人们提高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需要。也正因如此,张志公先生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和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或者说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实实在在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从以上分析论述看,学习领会张志公先生对语文课程内在价值的论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目标任务等诸多重要问题的分析与认识。

二、“以何存在”——对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解答

语文课程“以何存在”,就是要较为科学地回答其具有的最基本的课程特征?对此,张志公先生认为具有“工具”性质的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征是:“语文是交流思想的,语文和思想虽然也是两码事,可是由于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抽象的,它要依靠语文这个物质外壳而存在,所以,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不开。这是语文工具跟其他工具不相同的一点。”这一经典论述说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其所担负的思维活动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历史与现实中,既没有无思想的语文(言),也没有无语文(言)的思想——语文课程就是如此这般的客观存在着。既然语文的基本功能主要是人们用来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那么其价值体现就自然只能通过人们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体现。这一课程的价值体现方式就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实施要着力提高学生理解、使用这一工具的实际能力与水平;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与水平,就必须注重“语文”与“思想”因素的密切结合。在此需着重指出的是,尽管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与思想是分不开的,但并不意味着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在课程中是平起平坐的,因为他曾明确指出过:“无论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持什么样的看法,有一点是大家都不能否认的,那就是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把语文学

好,达到应有的程度,这是语文教学无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说明,语文课程的最主要目标与最基本任务是要教学生切实掌握好语文这一交际工具与全面发展好学生的语文能力——课程的出发点与终结点都在于要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与之同时,由于语言负载着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时还必须以语言为具体“抓手”来理解思想情感,并从思想情感的领会中认识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这就是张志公先生著名的带领学生“走个来回”的科学观点,也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最常态存在,还是语文课程“以何存在”的具体表现。

三、“应何存在”——对语文课程实施方略的解答

“应何存在”,就是要回答语文课程到底应该怎样科学实施?或者说语文课程通过怎样的途径与方式来实施才能更好达到实现课程价值(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并符合课程基本特征?对此,张志公先生明确提出了“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

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

的科学观点,较为完美地解答了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方略。这就是说,语文课程的价值与特征,就决定了必须也必然要以语文知识为先导,并进而通过经常的大量科学的语文实践训练来作为实现其价值(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与基本方法。同时,“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与“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程实施范式,才能最大限度地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这一语文课程实施范式告诉我们,在语文课程实践中体现课程基本性质、凸显课程主要价值、契合课程基本特征,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以语文知识为先导的系统扎实的语言训练来推动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2)以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协调训练来推动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3)听、说、读、写与思维训练的密切配合来推动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相反,在语文课程实践中凡不能以知识为先导并围绕语言能力提高来展开教学;凡不能体现听说读写相结合;凡不能实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配合的课程存在或课程现象,都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也不能凸显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从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程的价值论述来看,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只有通过经常的、系统的、科学的大量语文训练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这就是语文课程得以正确实施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与之相对,在语文课程非“工具论”性质观等影响下的不符合这一基本方略的课程理念与课程行为等都是不科学或不甚科学的,新课程实施中“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实质就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无疑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思想意识,有文学艺术的修养,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做人的行为准则,有零七八碎的各种常识,等等。”正因如此,语文课程自独立设科后就一直成为“一本难念的经”。怎样才能念好“这本经”呢?张志公先生给予了科学回答:他以“语文是工具”为立论依据,从课程价值角度依次回答了语文课程“为何存在”“以何存在”“应何存在”这样三个深层次问题。这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对“为何存在”的论述,使我们明确了语文之所以能成为课程形态的根本缘由之所在,即语文为什么能成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课程性质。对“以何存在”的论述,使我们明确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语文(言)“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即语文课程在实施中只有符合其基本特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对“应何存在”的论述,使我们明确了只有把语文课程变为“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充分体现其特征,即语文课程最基本实施途径、最主要实施方式就是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的密切结合,这是语文课程得以科学实施的重大方略,也是其必然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解光穆,刘琼.语文课程何以“好学难教”:兼议张志公关于语文课程特征论述的当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8).

[2]肖北方,杨再隋.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1995(06).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67.

[4]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课程价值语文课程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看我校英语课程价值和设置
论传统思政理论课程价值的“遮蔽”与网络课程价值的“彰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提高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能力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高中教学谈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
英语教师对学科德育价值认识的现状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