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能力研究

2016-06-14谷佩杨立军张华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谷佩++杨立军++张华

摘要: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必修课,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相对滞后且存在一定误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研究课程的价值,提出了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旨在从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自觉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思维;信息素养;课程价值

【分类号】TP3-4;G642

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现状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大学通识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相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已经加入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并在高中会考有相应的考察项目。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计算机早已步入普通家庭,学生基本都使用智能手机,甚至相当比例的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的手提电脑,所以当代大学生大多已经能够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质疑声从未间断过,认为大学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无用的,即使不开设这门课,学生凭借中学的基础,也可以自学。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教授过程中也存在误区。与传统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其独特性,它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践操作,二者应该很好的结合起来,让理论检验实践并指导实践。然而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却抛开理论,只谈实践,认为会操作,能完成相应工作就可以了,结果导致学生照猫画虎,不求甚解。

要走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价值认识的误区,就必须要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价值,并真正厘清其价值。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价值

1、课程的通识性和基础性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该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1]。本课程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中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被广泛纳入中学教育体系当中,但是初高中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第一、受高考的影响,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很多学校不被重视。第二、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认识不足。第三、错误地认识信息技术,认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就是学习操作计算机,会上网,能聊天就是掌握了信息技术。四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得不到必要的保证,还经常被所谓的“正课”占用。另外,很多学校设备投入的较少,机房的计算机年代久远,运行速度慢,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

因此,大学生即使在中学时期学习过信息技术,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所学知识不成体系,甚至几乎遗忘。进入大学阶段,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接受更高层次、与学所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形成终身教育的社会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2]。

三、提高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能力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在高校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读教学大纲,理解开设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价值

大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什么实用教什么”的技能培训层面,不应该仅仅为了考试考证而进行教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数字鸿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不仅要教授方法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适合搞成讲座,有的适合搞成讨论,技术与操作的内容适合在计算机机房边讲授边练习,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课堂上我们更应该多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

另外,可以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网站,把课程相关的资料放在网络上,使学生能随时学习;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都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班容量一般在100人左右,在90学时的时间里搞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的增加一些内容,或有所侧重,比如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可以侧重讲解长文档编辑和汉字编码的内容,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于经济学类专业,我们可以补充电子表格软件中财务类函数的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该专业其它课程时,能与此有所对照。从而即提高了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专业术语与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洪敏. 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J]. 科技信息, 2011(33):165-165

[2] 陈波. 浅议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6):216-216

[3] 李鋒. 计算思维: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J]. 中国电化教育, 2013(8):19-23

[4]Harold Wenglinsky.Using Technology Wisely[M].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York.2005.17.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4年文科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4-A124);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0106)。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