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知对翻译的作用
2015-03-26杨海莉韩戈玲
杨海莉 韩戈玲
内容摘要:语言是传承和交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思想与思想之间的碰撞,都离不开语言。一个异域的表达方式能否最终被目标文化接受,并不是经过译者完成了语码转换就一蹴而就的,其中隐含着一个有序的文化认知机制。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个性,使不同的文化毫无疑问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一个民族语言在其漫长的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因而不可规避地烙上了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考虑到目标语与语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得源语无限靠近目标语。
关键词:文化认知 源语 目标语 翻译
一.引言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蔡晖指出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大体为:客观世界—认知加工—概念范畴—语言符号。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并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语言行为是基于体验的认知行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式体验与感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应当既要考虑到作者,又要考虑到作品本身,也应兼顾读者。只有将交际过程中的三个环节要素(作者、文本、读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体验和认知这两个要素的制约作用,努力处理好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作品、译好文本。
二.从文化隐喻认知的角度分析翻译
从隐喻的認知特点来分析,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会遇到认知方式与语言形式(编码形式)矛盾或统一的两种情况。矛盾是指两种认知方式不同而表现出两种语言形式不一致。相反,如果两种认知方式相同,就会出现语言形式上的统一。
1.直译
由于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统一性,不同文化的人对自然的认识当然也有相似的认知经验。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以自然现象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对象,因此,隐喻结构在不同的两种语言中有些是完全相同的。当两种隐喻的认知方式相同,语言形式统一时,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地移植过来传递给译文读者,可以保持对等的形象与风格,做到“神形兼备”。如成语: a heart of gold—金子般的心,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等等。句例如下: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2.意译
由于一种语言词语范畴的隐喻性和两种语言词语范畴以及结构的非对应性,使翻译成为一种认知的、创造性的活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隐喻的异质性,有的隐喻形象是不可译的,其直译会令读者百思不得其旨。此时宜改用意译,舍弃原文形象以忠实原文意义。正如世界著名口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所说,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意义,翻译的任务是转达意义,而语言只是理解意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据说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自家的丑事)
It was diamond cut diamond when the two men met because they were both so sure their own ideas were right.(这两人都坚信自己的主张正确,因此他们相遇是一场棋逢对手的酣战。)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选择哪一种译法需要充分考虑到源语和目标语在形成概念时的差异以及两种文化的差异。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两种思维形式的转化活动,隐喻思维和认知密不可分,又都以语言形式为记录符号。因此,要做好隐喻翻译,不但要通晓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同时还要熟悉人类的认知规律。
三.英汉颜色隐喻的跨文化认知对比及翻译方法
1.英汉颜色隐喻的跨文化认知对比
颜色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对颜色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认知,形成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颜色隐喻。以红、黄、白三种颜色为例,对英汉颜色隐喻的认知进行跨文化对比。红色在中国有温暖、光明的含义,是幸福、吉祥、喜庆的象征。但红色在西方往往与死亡、流血、暴力、危险等有关,是人们不太喜欢的颜色。“黄”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威严和崇高的象征,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颜色。然而黄色在西方却意味着胆小和怯懦。白色在中国具有冷清、凄惨和恐惧的含义,是悲哀的象征。而在西方,则象征着和平、欢乐、高贵与纯洁,常与圣诞节、婚礼联系在一起。
2.颜色隐喻的翻译方法
隐喻的翻译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涉及到民族文化心理的解读、表达与接受。
(1)替换
当原文中的颜色隐喻在译文中不存在,但译文中有其他的颜色隐喻表达相同的意义时,可采用替换的翻译方法。比如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怡红公子”时,将“红”归化为西方人喜欢的“绿”,译为“GreenBoy”。中国人将嫉妒比作“红眼病”,而英语国家则将其称为“green-eyed monster”,因此要翻译“得了红眼病”,可直接替换译为“to be green-eyed”。这种归化式翻译,兼顾了颜色隐喻内涵意义的传递和语言的形象性表达,可谓“一石二鸟”。
(2)直译加注
一些颜色隐喻在原文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在译入语中却没有相似的联想意义。如果这个隐喻中的颜色意象对于读者了解整个语篇或源语文化起着关键性作用,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比如根据中国的民间习俗,生了小孩会向亲戚朋友送“红蛋”报喜,寓意吉祥。由于西方没有类似的习俗,读者会对“红蛋”产生好奇,适当加注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民俗。同时由于红色在西方有贬义的联想,加注还可以消除误解。直译加注不仅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异域文化的了解,还能增加作品的异国情调。
(3)意译
过多的直译会影响译文的通顺,使其失去文学语言的优美和跨文化交际的流畅。有时可采取意译的方法。比如对于小说中的“红娘”可直接意译为“match-maker”,而不用对其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因身穿红衣、头戴红花来彰显其职业形象,以及其在中国民俗中替男女牵线促成美满婚姻这一“红喜事”的得名由来进行大段的加注。即使读者对“红娘”这一文化意象的内涵不太了解,也不会影响其对译文整体的审美接受。这样使译文不会因为生僻的颜色意象而拒读者于千里之外,同时以明白晓畅的语言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四.结论
在跨文化、跨语际交流活动中,英汉隐喻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翻译(即信息的交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的微妙复杂关系若能逐一比较理清,一定能提高翻译质量,对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颜色隐喻具有认知作用。各民族语言中的颜色隐喻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反映了各民族对外部世界不同的体验和认知。正确翻译颜色隐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范勇.文学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2001(2):85.
[4]蔡晖.转喻思维产生动因的多元思考[J].外语学刊,2006(6):41-45.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0.
[6]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5):21-25.
[7]李燕.汉语基本颜色词之认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64-67.
[8]Katan David.Translating cultur
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14.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