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5-03-25张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副反应预防接种病患

张佳

(河南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预防保健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佳

(河南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预防保健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副反应;原因;护理

为了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文章选取了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1659例实行预防接种儿童,均为我市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接种。在21659例接种人中,男13729例,女7930例,接种儿童年龄范围为0~6岁,平均年龄为3.5±0.3岁。21659例儿童锁接种的疫苗主要为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卡介苗、水痘疫苗等。

1.2 方法

对21659例预防接种儿童中出现副反应的状况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其副反应发生原因,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方式为这么几点。

(一)积极树立起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1]。预防接种操作程序较为简单化,其所需的专业技能较少。所以,在临床上很少能够获取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对于接种工作较为轻视。为了更好的降低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首先需做的便是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视,为其树立好一个科学正确的安全意识,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尽可能的将因人为因素导致出现的副反应发生率降到最低。另外,在接种工作开展前,全面认真的阅读疫苗使用说明,明确接种对象及正确的接种部位、疫苗的使用方式、剂量及禁忌证等。

(二)确保疫苗质量。为了从根源上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应做的便是全面确保疫苗质量。在预防接种中,严格遵守相关的疫苗质管规范,积极采用一些质量较高的疫苗进行接种。如果在接种中出现大范围的副反应,则应及时停止使用该疫苗,并对其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追查分析。在对疫苗的运输及存储中,应注意将其放置于专属冷库中,以此帮助对其质量实行保障。

(三)加强接种后的健康指导。在完成接种工作后,指导儿童先静坐休养15~30min,观察其身体上是否存在副反应,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及时妥善处理。待确保儿童接种完成未出现副反应后,方可许其离开[2]。与此同时,加强健康指导护理,护理人员应促使家长了解基本的避免副反应措施:第一,在短时间内,指导儿童适当休养,避免做剧烈活动。第二,给予儿童充分的水分补充,加强对其日常生活的护理。第三,大部分的婴幼儿在完成接种后,在其身体上将会出现一些程度较轻的副反应,属于正常状况,无需做特殊化处理。在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类疫苗时,应注意对其接种处做热敷处理,以此避免儿童的局部出现红肿或硬结状况,以此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对预防接种儿童的副反应发生率及具体状况进行观察分析。

2.结果

在21659例预防接种儿童中,出现副反应的人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在18例副反应病患中,出现全身及局部反应的例数分别为11及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1.11%及38.89%。在对出现副反应的病患实行科学护理后,所有接种儿童均顺利完成疫苗接种。

3.讨论

在研究中发现,预防接种中主要出现的副反应为全身及局部两种。

第一,全身反应。主要为发热及其它反应。发热反应的主要表现为:在儿童完成疫苗接种的24h左右,儿童体温开始升高,且此种升高状况会持续1~2d。有部分儿童发热状况提前,在其完成疫苗接种的2~4h后便开始出现体温升高的状况,持续时间为1~2d。此类副反应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在生物制品中留有一些未完全去除的杂质,疫苗酸碱度存在不合理的状况。还有儿童自身体质较为敏感或是在疫苗接种前已出现感冒状况。

其它反应。除却发热之外,有部分病患还会存在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此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通常为1~2d,多见于疫苗接种日。

第二,局部反应。此种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病患接种处存在红肿、疼痛等反应[3]。此种副反应通常在24~28h内会自主逐渐消退。副反应严重者其红肿反应范围将会进一步的扩大化。如果在处理未及时,则会在儿童的接种处留下溃疡、硬结等表现。此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接种百白破、乙肝疫苗时,疫苗中含有吸附剂,部分儿童其自身无法吸收。或是在注射疫苗之前,未将其注射液摇匀、注射部位选取错误等。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对存在副反应的病患实行科学化护理措施后,其存在的副反应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预防接种顺利完成。全面增强预防接种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技能,指导其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范;选用质量优秀的疫苗,科学掌握疫苗的使用浓度、剂量及应着重注意的事项,加强对副反应各个环节的护理干预工作,才能够帮助全面提升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副反应发生率降到最低。

[1]付丹凤,蔡春林,何梅英等.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5):143-144.

[2]陈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2):175-176.

[3]吴维洁.实施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方面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98-99.

R47

B

1009-6019(2015)13-0203-02

猜你喜欢

副反应预防接种病患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