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学检验在肺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效果考核中的作用分析

2015-03-24王俊艳靳岱玮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诊断作用

王俊艳  靳岱玮

(1武警山东省总队聊城市支队卫生队 山东 聊城 252000;

2武警山东省总队青岛市支队卫生队 山东 青岛 266071)

细菌学检验在肺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效果考核中的作用分析

王俊艳1靳岱玮2

(1武警山东省总队聊城市支队卫生队山东聊城252000;

2武警山东省总队青岛市支队卫生队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大,且传染性强,需尽早诊断并治疗。目前其诊断方法和化疗效果考核方法较多,涉及影像学、细菌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医院常用细菌学检验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的方法进行诊断、考核。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肺结核病;诊断;化疗;作用

肺结核病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痰多、胸痛胸闷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与肺炎、肺癌、胸内结节病等相似,不及早诊断治疗将引起病情加重并传染更多人。对肺结核病的诊断以及化疗效果考核方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和对其痰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其中细菌学检验主要方法有痰液涂片检查、痰液标本培养,以上方法各有其特点。本文将对细菌学检验在诊断肺结核病和考核肺结核病患者化疗效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细菌学检验方法

对疑似肺结核病的初诊患者采集患者其即时痰液、清晨痰液、夜间痰液作为标本,复诊和考核化疗效果患者采其清晨与夜间痰液,每份标本的痰液量为5mL,并对标本进行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1 痰液涂片检查

将痰液涂于玻片,制成涂片标本,用萋-尼氏抗酸对其进行染色。将涂片置于100倍的油镜下观察。若300个视野内能发现抗酸杆菌,则评定为阳性;若对其进行5分钟观察后,在300视野内未发现抗酸杆菌,则评定为阴性。

1.2 痰液标本培养

先对痰液标本做碱处理,再置于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培养。根据其粘稠程度,适量增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漩涡振荡器震荡标本将其混均匀,静置于温室内。20分钟后取出痰液标本0.1mL,在无菌状态下将其分别接种于2个培养基的斜面上,培养基置于37℃的温室孵育。观察培养基情况,8周内出现菌落并经过抗酸染色确认其为抗酸杆菌的,则评定为阳性;8周后未出现菌落,则为阴性。

2.细菌学检验的作用与特点

2.1 痰液涂片检查作用与特点

痰液涂片检查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所用的设备和药物较简单,花费较低,有利于在基层普遍推广;第二,对医院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操作便捷;第三,检验过程短,能很快得出检验结果。其次,肺结核患者虽然是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但涂片阳性者也具有很强传染性,因此该法能及时检验出感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传染概率。但此法只对肺结核病的一般患者具有90%~95%的诊断特异性,对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诊断特异性较低。因此,痰液涂片检查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2.2 痰液标本培养作用与特点

痰液标本培养的特异性和敏感度高于痰液涂片检查,一般而言,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会比涂片检查高20%左右,能更准确地诊断肺结核病。培养所得菌落能为后续治疗和耐药性检验提供有效参考。化疗效果考核中,培养所得菌落的种类、数量能对下一疗程的考核有对比意义。但它也具有一些劣势。如标本培养的时间较长,一般需要4周以上才能检查出明显的菌落群,8周以后才能将无菌落群者确认为阴性,不利于患者的尽早确诊和治疗,也不利于控制传染源;在化疗效果考核中,检验时间过长,则失去了对上一疗程疗效即时考核的意义。

3.细菌学检验之外的辅助手段

细菌学检验无疑是最为直接的肺结核病诊断、化疗效果考核方法,它能直接反映患者肺部病菌感染情况。但由于其客观存在的缺陷,在临床诊断与考核中,往往还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手段。目前临床常用的辅助手段是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物理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难以反映病变部位的病变性质和原因,由于引起肺部病变的疾病类型众多,其病灶影像效果相似,因此影像学检查也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疾病。但它能直观反映患者病脏的病变位置、范围大小、形状和动态变化。因此,在细菌学检验已经确认为阳性的情况下,结合使用影像学检查,能对结核的位置、病变程度进行准确判断[1],进一步对肺结核病进行确诊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在肺结核病化疗效果考核中,细菌学检验可以得到患者的病菌感染情况,X线检查则能直观反映患者结核病变部位的变化情况,进一步炎症细菌学检验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细菌学检验会转为阴性,而患者病灶依然存在一个自我修复过程,该过程不再能被细菌学检查所反映[2],就需要借助X线来观察。

结束语

肺结核病是一种有较强传染性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对其尽早确诊并采取治疗,不仅能提高治愈率,优化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也能降低传染率。其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方法。目前对其诊断[3]和化疗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依靠细菌学检验,而痰液涂片镜检和痰液培养检验各有其作用与优劣,为保证检查准确性,常将两者联合使用,此外,影像学检验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苏新娣.金胺"0"荧光染色法对结核病细菌学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365-366.

[2]陈静,张廷梅,蔡翠,王念,彭燕清.不同类型复治肺结核的耐药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07):1339-1341.

[3]李兆东,陆晓静,杨淑艳,李泓.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克拉霉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34):58-60+68.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061-01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诊断作用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