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现状、问题及路径
2015-03-23张永亮张洁清夏应显
俞 海 张永亮 张洁清 夏应显 张 燕
(1.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2.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100035)
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现状、问题及路径
俞海1张永亮1张洁清2夏应显2张燕1
(1.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029;2.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100035)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一项重大和紧迫的任务。需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来推进生态文明国际宣传,包括:制定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系统策略;明确生态文明的官方定义和系统框架;培育和建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化的国际机构;加强政府间、部门间有关生态文明的政策对话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路径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5-0011-04
Abstract: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ell a good story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has become a major and urgent task for China deepen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t is needed to broadca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strategic thinking,including: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strategy for broadcas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larify the official definition and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stablis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olicy dialogue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nd departments.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Pathway
作者简介:张永亮,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战略、环境公共治理、环境政策分析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丰富和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和升级版,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贡献。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1]明确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成为当前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治理进程的一项重大和紧迫的任务。
1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重大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对于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实践的认识和理解,阐释我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成效,拓展我国国际环境合作空间,为我国整体外交和国家发展战略创造更好条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1 落实我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作为我国全方位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国家战略,“走出去”不仅要求参与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企业扩张对外投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等,体现国家的硬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向国际社会输出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升我国的软实力。生态文明作为我国的治国执政理念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重要内容,包涵了极为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体现了我国在发展中对自然和环境的人文关怀,彰显了国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增长和社会包容的强烈意愿等,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可以极大地帮助我国融入并影响世界可持续发展主流,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价值和文化认同,提高国家软实力对世界的影响。
1.2 增信释疑,树立和维护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崛起和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增大,国际上一些“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妖魔化、抹黑、唱衰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甚嚣尘上,完全罔顾我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客观事实,误导广大国际社会民众,带来恶劣影响。全面总结我国污染减排、生态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果,加强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有利于国际社会以正视听,客观认识和理解我国在环境和发展领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代价、进展以及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赢得更广泛的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树立和维护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国际环境合作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1.3 增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创造和争取更多国家利益的重要环节
当前全球环境治理改革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进程正处于关键时刻,各主要国家都在力争国际环发领域的主导权。借此机遇,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我国环保故事,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发领域话语权,提升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中的规则制定和主导权,推广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绿色产业、技术和投资等,为我国“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战略实施创造和争取更有利的外部条件,获得更多的国际环境、经济和政治利益。
2当前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环保部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对外窗口,一直努力通过各种国际平台和渠道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上,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还存在众多不解、疑虑、甚至排斥的现象,我国在国际场合宣传和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时异常困难,存在很大阻力。如在2013年联合国环境署第27届理事会(首届普遍会员制)上,我部虽然力推将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决议案文(Decision 27/8)[2],但是谈判过程异常艰难。可以说,与国际上类似的理念如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绿色增长等相比,我国生态文明理念尚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和接受,相关经验也未能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并发挥应有作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国际社会的偏见、误解和不解
一种情况是国际反华遏华势力认为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防范并遏制生态文明理念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渗透。一种情况是由于文化习俗、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差异,国际社会对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困难,包括什么是生态文明;中国政府提出生态文明的目的和意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生态文明如何与国际话语衔接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和框架内,各利益相关方通常不愿意接受一个国家的理念和战略等成为全世界的价值观和主流思想,因此,本能地产生一定的抵触和排斥。
2.2 缺乏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整体策略和布局
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中虽然强调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但其策略重点更侧重于国内正在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际议题和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和部署较少,且不够细化;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谋划和行动不足,如国际宣传的目的、核心内容、主要对象、预期成果、宣传形式、可借助的途径、平台和机制、宣传的投入和机构等都没有明确的安排部署。
2.3 缺乏清晰的、易于国际社会理解的生态文明官方概念
虽然我国已经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详细的政治表述和战略部署,但是当前并没有官方权威机构对生态文明进行明确定义,相关学术研究结论也没有得到官方的明确认可,更没有形成清晰的便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科学表述,和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主流话语体系难以衔接。
2.4 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缺乏统一声音
除了上述缺乏总体性部署安排以及生态文明的官方定义外,更重要的的原因是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框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远景目标、推进模式、战略路线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能分散在环境保护、国土、林业、农业、水利、交通、工信、住建、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各部门依据自身需求和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如环保部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发展改革委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林业局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13-2020)》[3]、水利部推动水生态文明试点等,政策行动存在矛盾、冲突和重叠,难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以自身现有口径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势必会导致国际社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概念、行动和政策措施理解和认识的碎片化、局部化,导致无所适从。
2.5 没有建立有效的国际化宣传机构和平台
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理念往往是由国际组织或独立的国际机构进行推广和传播,而不是由一国政府单独进行宣传。我国虽然成立了生态文明研究和促进的相关机构(如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但仍只是国内社团组织而非国际性机构,难以承担向国际社会传播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最佳实践、建立国际间合作伙伴关系和网络的责任。
3国际社会相关理念宣传的借鉴与启示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世界各国也在此框架下,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理念、战略和最佳实践等,并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和推广,对于引导世界可持续发展潮流,占据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主流话语权,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为本国创造更广阔的国际空间以及获取全球环境、经济和政治利益等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联合国环境署倡导的“绿色经济”、韩国以及经合组织倡议的“绿色增长”、玻利维亚提出的“地球母亲”等。这些理念与生态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总结借鉴这些理念向国际社会宣传和推广的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宣传。
3.1 确定清晰的理念内涵、目标和路径等便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识
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经提出便明确了相关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模式”,虽然这一定义近二十年来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但始终围绕最初定义展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三大支柱也得到广泛认可和公认。绿色经济一经提出,便被联合国环境署定义为“一种改善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的经济”。而诸如绿色增长、生态现代化等也均有明确的内涵和定义,实现途径也较为明确,便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识。同时,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等,都强调指标体系的重要性。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随着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到期,世界各国正在致力于讨论制定2015年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环境署在提出绿色经济理念伊始,便强调用指标体系衡量绿色经济进展、引导和制定绿色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世界各国制定绿色经济指标体系的能力建设。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等战略时,也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制定了中长期的、本土化的目标指标体系。
3.2 去国家化和去政治化,基于多方共同协商的理念更有利于各国认同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理念都不是国家化的理念,这些理念都强调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普遍适用的唯一范式,而是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探索。同样,上述理念多数不是由某一政党提出,即使一些政党如绿党在后来将环境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党的理论纲领和政策主张。此外,这些理念都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并衍伸出一套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这都有利于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理念都是由国际组织各成员国通过协商、或由国际组织倡议提出,在提出伊始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国际组织的平台,更易于促成相关理念进一步达成共识、分享相关成果和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理念的传播。
3.3 能够解决各国共性问题并同时具有包容性的理念更容易产生国际社会共鸣,易于被接受和传播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发端于西方国家对于资源环境危机的认识。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 《21世纪议程》,主张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际社会议程中的优先项,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议题[4]。在其后的二十年间,气候变化、减少贫困、包容增长、绿色经济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也逐步整合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之中。绿色经济的理念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被西方国家视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改变经济结构以解决经济衰退的切入点,里约+20峰会更是将绿色经济明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和重要路径之一。在欧盟制定的绿色增长战略中,也整合了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公共卫生、社会融合和人口迁移、全球贫困和可持续发展挑战等多个议题。上述理念的核心议题是大多数国家关注的内容和全球性问题,更易于在国际语体系中传播。而在国际场合,虽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西方国家不同(其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在资源环境恶化和社会公平退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减贫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理念中也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进行了突出强调,这些理念也逐渐得到了发展中国家被动或主动的欢迎。
3.4 由国际组织或独立的国际机构推广传播相关理念
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相关理念均由国际组织提出,并在国际组织的平台上进行推广和传播。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增长的理念最初也是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韩国政府的支持下于2005年提出,并在亚太地区进行推广。为了推广其理念,韩国政府支持成立了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并逐步促使其去韩国化和国际化。2012年6月在里约+20峰会期间该组织和其成员国签署了作为国际组织的成立协议,并于当年10月正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政府间组织。目前,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已经成为独立于韩国政府的国际机构,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仅致力于绿色增长理念传播、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和知识分享的平台,在亚太乃至全球发挥了重要影响力,并得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积极认可。
3.5 重视建立国家、国际组织间的伙伴关系和政策对话
上述国际组织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推广和传播相关理念时,十分重视建立国家、国际组织间的伙伴关系和政策对话。例如,为了推动绿色经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于2013年联合启动了绿色经济行动伙伴关系计划(PAGE),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经济的能力建设和政策创新。2014年3月,挪威、芬兰、韩国、瑞士、瑞典和欧盟在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主办的第一届全球PAGE大会上宣布共同出资1100万美元支持PAGE开展活动。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也致力于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伙伴关系,截至2014年4月,该组织已有二十二个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丹麦、韩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柬埔寨,哥斯达黎加,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欧盟也积极通过政策对话等形式宣传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资源效率、生态创新等领域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例如在2011年启动了中欧环境治理项目,旨在与相关部委和地方伙伴展开对话并建立伙伴关系;2014年与中国环境保护部联合实施了中欧政策对话二期生态文明制度创新项目等。
3.6 通过建立平台增强相关理论知识和最佳实践的分享
为了加强相关经验的传播和最佳实践的分享,相关国际组织还积极建立知识分享平台。例如,2012年,由世界银行发起,在联合国经发组织、环境署和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参与下,建立了由超过三十个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与智库构成的全球网络——绿色增长知识平台(GGKP)。这一平台旨在通过合作与协调研究,建立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协商、广泛认同的绿色增长理论体系,为实践者和决策者提供绿色经济转型所必要的政策指导以及良好的实践经验、分析工具和数据。2014年1月,该平台得到瑞士政府的支持,在日内瓦环境署内设立了秘书处。绿色增长知识平台建立后不久就吸收了众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伙伴”,它们包括在地方、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所开展的绿色增长和绿色经济活动中十分活跃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组织。2013-2014年期间的研究课题包括:贸易与竞争力,指标体系,技术与创新,以及财政手段等。每一个课题都配有一个研究委员会。
4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路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生态文明理念走向全球具备了经济条件、国际环境和政治基础。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尤其取得了值得总结的地方经验,国际社会愿意倾听。另一方面,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鼓励中国探索适宜于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中国环保故事,可着重做好几下几方面工作:
4.1 制定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系统策略
将生态文明国际化这项任务提升到国家“走出去”战略高度,使其成为输出国家价值观、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领头羊。系统布局和部署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宣传、讲好中国环保故事的整体安排,明确生态文明国际宣传的目的、核心内容、主要对象、预期成果、宣传形式、可借助的途径、平台和机制等,设立专门机构,增加宣传的专项资金投入。
4.2 明确生态文明的官方定义和系统框架
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系统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建立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应当努力促成国内官方机构发布生态文明的权威定义。推动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整合生态文明涉及的不同领域和内容,建立充分考虑2015后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以及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本土化,又要考虑可进行国际比较,易于被国际理解和接受。规划的议题选取不仅要考虑国内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还要充分考虑生态多样性、气候变化、跨界污染物传输、减少贫困等国际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挑战。
4.3 培育和建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化的的国际机构
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和建立推动生态文明国际化的国际性机构,建立生态文明知识平台和伙伴关系。这一机构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互兼容,以两者的融合推动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主要任务是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生态文明的研究,达成概念共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具有特色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体系;总结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践经验,梳理典型的示范成果和范式,与全球实践进行比较;在全国、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宣传和推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实践,帮助地方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和培训等。
4.4 加强政府间、部门间有关生态文明的政策对话
通过联合国、东盟、上合组织等国际政府间平台以及区域和双边环境合作机制等,建立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磋商和对话机制。环境保护等部门也应当主动与欧盟、英国、德国等走在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实践前沿的国家进行政策对话,一方面借鉴上述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制定、资源效率、生态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371536/index.html.
[2]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环境署第27届理事会决议案文[R].2013.
[3]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13-2020)[R].2013.
[4]The United Nations,Agenda 21[R].1992.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Status,
Problems and Pathway
YU Hai1ZHANG Yongliang1ZHANG Jieqing2XIA Yingxian2ZHANG Yan1
(1.Policy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Economy,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ijing,100029;
2.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ijing,100035)
引用文献格式:张永亮等.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与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