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5-03-23孙宏亮刘伟江郜志云
孙宏亮 李 璐 张 涛 刘伟江 郜志云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分析
孙宏亮李璐张涛刘伟江郜志云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
[摘要]2015年4月2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涉及水污染控制的十大领域,通常被媒体称为“水十条”。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本文根据“水十条”中关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的任务部署,梳理了现阶段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该条任务内涵,概括总结为“保水质、防风险、缩差距、促直饮”的战略方针,提出优先解决水源水质不达标和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大水源地依法管理力度和污染治理投入,全面提高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区的风险防范水平,大力推进城镇管网延伸和水厂提质增效,加快从水源到龙头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建设等五项重点工作。此外,还提出要加快建立饮水安全保障综合协调机制,切实履行各部门职责加强沟通合作以及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等保障措施,旨为各地在贯彻落实“水十条”,进一步强化水源保护,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工作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十条;饮用水;安全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673-288X(2015)05-0023-03
Abstract:On April 2,2015,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officially unveiled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ion Plan” (WPCAP).The WPCAP makes specific planning in 10 area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thus it has been mo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Water Ten” in the media.The so-called hunger breeds discontentment,fresh water first,but clean 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This paper based on the “Water Ten” in the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security task deployment,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rinking water security measures in China.Summed up the strategic policy was “Protect water quality,Prevent risk,Shrinkage gap,Promote direct drink” b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sk connotation in “Water Ten”.Put forward 5 key tasks to give priorit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and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increase water according to management efforts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put,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risk prevention in the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and its upstream region,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urban pipe network extension and advan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for waterworks,accelerate the whole process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source to faucet.In addition,this paper was also proposed to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drinking water security,earnestly fulfill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increase investment and publicity efforts,etc.This paper intended for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local government further strengthening water protection,keeping drinking water safe and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ing the relevant tasks of “Water Ten”.
Keywords: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ion Plan(Water Ten);drinking water;security measures;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刘雪峰,硕士,主要从事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83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取水量为298.4亿吨,达标率为97.3%,比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但是,我国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统污染事故频发[1,2],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据资料显示[3],2014~2015年规划内尚有1.1亿农村居民和153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需要解决,剩余人口大多位于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成本高的地区,建设难度远超以往。
1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中的主要问题
1.1 水源地上游及周边污染源缺乏有效管理
绝大多数地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沿江沿河分布,属开放性水源地,河流两岸工业分布较多[4],交通运输频繁,加之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长期横行,导致水源地污染风险较高,目前平均每起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至少影响2000人的正常饮水。此外,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的任意堆放、石油化工行业开采及生产销售、工业企业废水违法排放、土壤及纳污水体、化肥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5],导致水源污染现象屡见不鲜。
1.2 缺乏系统的监管措施且监测标准不统一
从水源到水厂再到居民家中,缺少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环保、水利、住建、卫生等部门监测信息不能共享,联动管理脱节;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标准不统一,城市和农村水源执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一致,水源地上游、补给区和备用水源也同样缺少常规监测。
1.3 饮水安全保障规范化管理与污染治理亟待加强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依然存在,多数地区对于集中式水源周边尤其是上游地区的污染源信息掌握不全,日常巡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受污染的水源地及其上游缺少必要的治理和修复措施,致使部分水源地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水质逐年恶化直至废弃,只得另辟新水源。
1.4 水厂二次供水工艺与农村水源选址论证有待提高
虽然各地供水企业严把自来水出厂关,同时出厂水中加放适量氯气,以达到在市政管网中仍然有一定杀菌消毒的作用。但是由于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归业主,管理分散,建设标准不一,自来水从出厂到居民家中却成了“最后一公里”的治理盲区。在农村地区,一些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在供水工程建设前期,出现水源选址论证不充分,项目申报审批不及时、方案设计不合理等现象,从而导致一批工程建好后仍不能正常投入使用。
2“水十条”中关于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工作思路
“水十条”第二十四款提出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六项具体任务。其宗旨可以概括为“保水质、防风险、缩差距、促直饮”四个方面。“保水质”,即是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不达标问题;“防风险”,即是全面提高水源地污染风险防范水平,完善备用水源地建设,单一水源供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应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加强地下水补给区的风险管理,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缩差距”,即是进一步缩小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差距,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促直饮”,即是加强城市二次供水与农村供水工程的规范化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地级及以上城市自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起,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
3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点工作
3.1 优先解决水源水质不达标和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尽快解决城市水源地超标问题和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治水和制水”同时走,减少水源地周围水土流失,在水源地周边建设生态屏障及利用湖库周边自然滩地和湿地,为水生生物和两栖生物提供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工程。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环境整治等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抓好水源选址和水质水量保障工作,注重方案的比选论证,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大力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城镇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坚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两同时”制度,依法规范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做到“建一处工程,保护一处水源”,对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3.2 加大水源地依法管理力度和污染治理投入
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保护饮用水水源既是减少外来干扰,落实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保护区污染源清理整治,加强流域上下游联动治污和优化取水排水格局,在汇水区内要严格环境准入和监管[6]。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禁止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因地制宜实施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各级政府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对集中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并挂牌督办。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项目,责令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和单位,要责令限期达标排放或搬迁。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逐步解决非点源污染问题。
3.3 全面提高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区的风险防范水平
积极推动开放性水源地的城市备用或应急水源地建设工作。开展风险源排查,防范饮水安全突发事故。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明确污染物物质、类别和等级。强化水源保护区内管线穿越、交通运输等风险源的风险管理。扩大监测指标范围,配备与之相应的监测设备、人员等相应条件,适当增加水质全指标监测频次;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更新数据信息;逐步实现饮水安全状况信息向社会公开。
3.4 大力推进城镇管网延伸和水厂提质增效
加快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加快城市供水水源的建设,加强城乡集中式供水卫生监督,严格落实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要求。对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的,应当提出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制订水厂技改方案,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确保出厂水水质达标。通过工程配套、改造、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全面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3.5 加快从水源到龙头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建设
抓好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增加对水源地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和龙头水的日常检测项目和频率,有针对性地建立与防范水污染突发事件相结合的水质检测制度。分期分批建设和完善区域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定时或定点对供水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快速检测机制,加快实现水质卫生监测全覆盖,确保水质安全达标。加强“水源—水厂-水龙头”的全过程管理,提高各个供水环节的常规监测能力。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作为重点,优先改造漏损严重和对供水安全影响较大的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实现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确保龙头出水稳定达标,逐步实现自来水直饮。
4保障措施
4.1 加快建立饮水安全保障综合协调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落实责任,统筹协调环保、水利、农业、住建、卫生、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建立饮水安全保障联动机制,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对跨流域、跨区域的饮用水源,流域内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需建立上下游联动协调机制,上游地方政府或部门从事可能影响水质安全的活动时,必须分析其对下游供水的影响,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确保下游地区供水安全。
4.2 切实各部门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合作
各部门应联合加强防范源水、净水和配水环节的监督管理,开展水污染专项排查和整治工作;环保部门要做好水源保护区及其上游污染源和排污口的检查工作;供水企业要做好全面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供水企业自查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水利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质量监督。对重大风险隐患要实施挂牌督办,同时督导企业及时制订并实施供水全过程安全保障方案和风险应急预案。
4.3 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教育力度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支持力度,尤其是对县级环保部门人员、设备的资金投入,满足日常监管要求。改进制水和供水设备,强化监督管理。大力宣传饮水的科学知识,从水源地抓起,对制水、供水、输配水和用水等各个环节保障供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饮水安全性的合理认知,掌握预防饮用水水质污染的要领,掌握安全饮用水和科学饮水的知识。
5小结
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是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大饮水安全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管理机制,逐步推进,稳步实施。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化城市化和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差别,推行供水总站、自来水厂、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的企业化、专业化管理形式,明晰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合理确定供水价格,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效卷.中国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1):1-6.
[2]巩莹,刘伟江,朱倩,王玉秋;.美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0,12:25-28.
[3]陈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EB/OL].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405/t20140506_559598.html.2014/5/6.
[4]石效卷.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09,1:50-51.
[5]赵华林.科学谋划全面部署开创地下水污染防治新局面[J].环境保护,2012,( 4):15-22.
[6]吴舜泽,徐敏,马乐宽等.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水污染防治工作与管理转型[J].环境保护,2014,(11):35-38.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rinking
Water Security in China
SUN HongliangLI LuZHANG TaoLIU WeijiangGAO Zhiyun
(Chinese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Beiing,100012,China)
引用文献格式:刘雪峰等.我国汽车产品VOC污染现状及管理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