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的认知转喻研究
2015-03-23葛文峰
葛文峰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词汇的发展最为迅速,流行语是人们在某个时间段内广泛使用的语言,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它反映某个时期人们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的认识和感受。对于流行语的界定,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本文采用崔蓬克的定义:“某事物在某个时间点上产生,在短时间内广为传播或出现,并且该事物在那一时段内的出现率明显比它平时的出现率要高”〔1〕。流行语不仅包括单词、短语、句子,还包括句群。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流行性,还有时代性、创意性,能将当前社会最流行的、最关注的问题反映出来。流行语作为语言体系中非常活跃的一份子,与它所在的社会环境、生活密切相关。正因为流行语的特殊性引来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流行语的特点、类型、与文化的关系及翻译等问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尤其是从转喻的角度对流行语的研究比较少。在流行语的创造和使用过程中,隐喻和转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隐喻和转喻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模式。限于篇幅,本文只从转喻理论角度,探究流行语产生的内在原因和理据。
一、认知转喻理论
转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Lakoff和Johnson最早提出,转喻是通过一事件对另一事件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2〕。1987年,Lakoff又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用以描述上述关系,认为事物之间的转喻关系是在理想化认知模型上建立起来的〔3〕。Langacker把转喻视为一种参照点现象〔4〕。在两个概念实体中,其中一个作为参照,为另外一个概念实体的认知提供心理通道。Radden和Kovecses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定义:转喻指在理想化认知模型内,某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创造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5〕21。束定芳认为,在词汇意义变化的过程中,处处都有转喻的影子,是意义扩展中的一种基本认知操作过程,有时甚至比隐喻更为重要〔6〕。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都是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隐喻是两个概念实体在不同认知域中的映射,而转喻是两个概念实体在同一认知域内的映射〔7〕。隐喻是建立在两个概念实体相似的基础上,而转喻是建立在邻近和相关的基础上,即用突显的概念来激活另外一个相关的相对不突显的概念〔8〕。
构成转喻的条件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点。第一,必须要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第二,必须有突显属性。Radden和Kovecses将转喻分为两类: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关系〔5〕21。卢卫中将转喻进一步分为概念转喻和语言转喻〔9〕。
二、流行语的认知转喻机理
转喻作为一种基本认知模式,对促进流行语的衍生和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喻以邻近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框架下,用较为显著的、易感知的、易记忆的部分来代替整体或其他不突显的部分,或者由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来代替部分。笔者拟从转喻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替代、部分与部分的替代以及词类的再范畴化方面来阐释流行语现象。
(一)部分代替整体
事物的整体是由一个个部分构成的。一般而言,整体是具有完形感知的,即整体比部分显著。但当部分的突显度高于整体时,却常用部分来代替整体。如“美眉”“蛾眉”是用眉毛来指代整个人,指代漂亮的女孩,说明眉毛是区别一个女孩美丽与否的显著特征。因为,在人的头部中,眉毛处于比较突显的地位,因此眉毛的美丑是评价一个女孩美丽与否的重要标志。它是将眉毛作为参照点、从基本范畴向更高范畴的心理可及。再比如,“白骨精”是“白领”“骨干”“精英”的缩写。“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的缩写。这种词汇层面上的缩写形式也是概念转喻发挥作用的体现。这种缩写形式比原文更加简单、经济、新颖,而且易于记住。以上部分替代整体的情况,如图1所示。小圆圈表示的是部分,大圆圈表示的是整体,实线表示突显的事物,虚线表示不突显的事物,箭头表示转喻过程。
图1“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过程
(二)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替代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替代包括行为转喻(Ac⁃tion)、感知转喻(Perception)、因果转喻(Causation)、生产转喻(Production)、领属转喻(Possession)、容器转喻(Container)等。
如“高富帅”本用来形容韩国电视剧中男主角的一些共同特征,现为一专有名词,指代那些出生于富足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并且有一份体面工作的男青年,属于领属转喻的一种。再如“嫁碗族”中的“碗”,“碗”是吃饭用的一种容器,主要用来盛饭。根据邻近原则,“碗”可以用来指代与之密切相关的“饭”,而“饭”又可以指代“生活富足、收入稳定”。“生活富足、收入稳定”又可以用来指代“拥有稳定收入的人”,属于领属人替代领属物。因此,“嫁碗族”指女性中这样的一群人:她们一心想嫁给那些有稳定收入,能够保证她们日后生活富足的人。这样,“碗”从“吃饭的容器”,几次转喻后,扩展到“生活富足、有稳定收入的人”,即公务员。公务员也因此被称为“有碗族”。“碗”在一系列的转喻过程中,意义不断扩大,表达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如图2所示。
图2“碗”的转喻过程
再如“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番茄炒蛋”“舌尖上的绽放”“舌尖上的幸福”“舌尖上的纯爷们”“舌尖上的丈母娘”等一系列“舌尖体”。在“舌尖体”中,首先是用舌尖来转喻整个舌头,完成由部分到整体的转喻。基于舌头这个参照点,转喻到吃的动作(“舌尖上的番茄炒蛋”),再到食物(“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腐败”“舌尖上的安全线”);“舌尖上的绽放”“舌尖上的幸福”体现的是由舌头到整个感知系统的映射;“舌尖上的丈母娘”“舌尖上的纯爷们”,是由舌头转喻说话的动作,再转喻能说会道的特性。这样,就完成了多个域之间的转换。首先以最为突显的“舌尖”作为认知参照点,与相对不突显的“舌头”建立了一个语境,然后在同一个语境内,通过参照点识解与其相关联的其他成分。当然,当“舌尖”被激活时,因语境不同,激活的成分也不同。如图3所示。
图3 由舌头引发的“转喻链”
程琪龙认为转喻的通达过程不仅可以在同一个域中发生,还可以同时在多个域之间发生〔10〕。流行语的发展和衍生过程中,也存在“多域转喻”现象。除了语义上的转喻外,还存在词性转换的转喻机制。如“舌尖体”中,由舌尖转喻到整个舌头,再转喻为说话的动作,接着转喻为能说会道的特点。可看出从本体概念“舌尖”到喻体概念“能说会道的特点”的认知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中间经历了几个过渡辖域,而且每一次都选用了不同的认知参照点,正是基于不同的认知参照点完成了通达喻体概念的认知过程。陆俭明称这种不止一次的激活为“叠加激活”。
(三)词类再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认识纷繁复杂世界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词类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各类词语进行范畴化的结果。不同的词类具有不同的突显特征,属于不同的范畴。词类范畴属于原型范畴,具有原型效应〔11〕。当在一定条件下,某类词失去了原有范畴的典型特征,就实现了去范畴化的过程。而当这些范畴成员在丧失原有典型特征之后,又获得了新范畴的某些特征,或者说新范畴的某些特征被激活或突显,从而完成了词类的再范畴化。语言是从无范畴到有范畴,中间经过去范畴化,最后实现再范畴化。当然,范畴化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可能进行多次去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过程。
词类的再范畴化是指某个词无须添加任何前缀或后缀,就可以转化为另一个词类范畴成员的现象〔12〕,如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换,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转换等。词类的再范畴化是语法转喻的结果。世界纷繁杂乱,流行语变换多样,人们不可能为每个流行语都造出一个相应的新的语言符号。词类再范畴化往往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的转变,是同义不同词性的转换,突显概念结构的不同方面,是转喻思维的结果,同时也符合语言经济型原则,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而且仅仅通过转变词性创造的流行语,因为其新颖性和易记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从而增加其使用频率和次数,促进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
流行语中常见的是形容词化和动词化两种转喻机制。
1.形容词化
流行语中,名词常可转换为形容词。比如“蚁族”是人类借助隐喻把蚂蚁的特征映射到人类身上,是基于“人是蚂蚁”的跨域映射。但除此之外,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用“蚂蚁”替代“与蚂蚁相关的某些特征”,因此又属于同一概念域内的转喻。“蚂蚁”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类生物,它们具有个体小、勤劳、群居、合作、力气大等基本特征,替代那些大学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或工资收入不高,只好聚居于城中村,任劳任怨,像蚂蚁一样的一群人。这样,“蚂蚁”由本来的名词范畴转换成对蚂蚁特征的描述的形容词范畴。再比如“很女人”“很德国”等一系列“副词+名词”结构。女人是与男人相对的一个概念,表类属。当用“很”来修饰“女人”之后,“女人”的特征意义被激活。名词原有的指称功能消失,而转变为陈述功能,突显一个人温柔、贤惠、善良、柔弱等女性相关的意义。同样,“很德国”中的“德国”在受到副词“很”的修饰后,与德国相关的幽默、淳朴、严谨、认真等特性得到突显,而指代德国这个国家实体的功能减弱。上述例子属于实体概念转换为对事物特征的描述的转喻。“蚂蚁”“女人”“德国”等本来属于典型的名词,形容词性属于边缘用法,是临时的,属于词类活用,是去范畴化过程中的过渡用法。在形容词化的过程中,名词本来的指称意义消失,原本属于边缘用法的形容词词性得到激活或突显,使得原本的临时特征转变为比较定型的用法。这样,在去原有的名词范畴属性特征后,完成了词性的再范畴化(形容词性)过程。“纯爷们”“非常可乐”“特葛朗台”“很肉”等都属于名词转换为形容词的转喻模式。
2.动词化
动词化是指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过程来处理,用动词来替代其他词类的过程〔13〕。换句话说,就是其他词类向动词的转化。流行语中的动词化现象比较普遍,常表现为在不加任何词缀的情况下,名词、形容词转换为动词。如“不懂就百度下”“别忘了电话我”等。“百度”“电话”都属于名词范畴,在转换为动词后,由原来的指称意义转换为指代整个行为过程。因“百度”的主要功能是搜索信息,“电话”的主要功能是交流,当在合适的语境下,人们为了突显这些名词的行为过程时,便激活了它们作为动词的范畴。这样,通过词类转换,名词原有的指称意义转换为表示该类词的动作行为过程。在语言表达方面更简洁、更有力。再如“这孩子萌翻了”“病毒把电脑黑屏了”。“萌”“黑”本属于形容词范畴,在此转换为动词。形容词原本的修饰功能消失,转而表示动作或过程意义。通过词类的再范畴化反而收到了更好的语用效果,迅速被复制和传播开来,成为流行词。
词类的再范畴化是语言经济性的要求和体现,在原有的认知框架基础上,通过转换词类而获得新词,达到对语言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这类新词由于简单、奇特,反而更容易吸引受话人的注意力,帮助说话人引导受话人进行认知识解,从而达到说话者预期的效果〔14〕。
三、结语
转喻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认知思维方式,对人们认识新事物,尤其是对流行语的产生和扩展都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是创造流行语的重要方式之一。转喻思维在词义的扩大或缩小、词类的转换、旧词赋予新意或新词语的出现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甚至比隐喻更为重要。在流行语的演变过程中,无论是用突显度比较高的部分来代替整体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来代替部分或者词类的再范畴化,转喻都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崔蓬克.当代汉语流行语概念的再界定〔J〕.当代修辞学,2012(2):27-31.
〔2〕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6.
〔3〕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56.
〔4〕Langacker,Ronald 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5〕Radden G,Ko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M〕//Panther,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6〕束定芳.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贺徐盛桓先生70华诞〔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78.
〔7〕Lakoff G,Turner M.More Than Cool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106.
〔8〕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9〕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2):64-67.
〔10〕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0.
〔11〕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1.
〔12〕Quirk R,Crystal D.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1985,69(2):13-16.
〔1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83-90.
〔14〕Eleanor Rosch,田禹.范畴化理论的演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6):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