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与社区综合管理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2015-03-22蔡晓华
蔡晓华
(浙江省海盐县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4305)
为了解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组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县结核病定点医院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在定点医院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社区综合管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县结核病定点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所有病例均给予我国目前统一的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其中60例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参与了社区综合管理进行治疗,另外60例因其他原因未参与社区综合管理,最后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管理组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11~79岁,平均(45.2±21.4)岁;未管理组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0~80岁,平均(46.3±2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确诊后均在我县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给予我国目前统一的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利福平(空腹口服,每日0.6g)、异烟肼(空腹口服,每次0.3g)、乙胺丁醇(口服,每日 1.0g)、吡嗪酰胺(口服,每日1.5g)等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要求服用。社区综合管理方案总体如下(1)社区管理人员对病人实行全程管理,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定期检查病人目前的服药情况、治疗情况,纠正错误的服药方法,了解服药的不良反应情况,督促肺结核阳性病人家属到县级定点医院进行筛查体检;(2)病人按要求进行门诊复查、取药、留送合格的痰检标本,并做好每次的服药记录;(3)向病人及家属普及肺结核疾病的预防知识,宣教肺结核的病理特点、临床症状等情况,动员家属共同参与病人管理。
1.3 疗效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胸片检查显示曾患病处阴影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晰;基本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片检查显示曾患病处阴影与正常组织边界不完全清晰;未痊愈:临床症状未变化或加重,胸片显示患病处阴影与正常组织无边界[1]。治愈率=(痊愈+基本痊愈)×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临床总结,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主要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及影响范围大等特点。临床给予针对性治疗和社区综合管理后,管理组的治愈率98.3%,明显高于未管理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理组的痊愈及基本痊愈也明显多于未管理组,未痊愈人数比未管理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组通过临床观察与统计发现,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主要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及影响范围大等特点。(1)传染性强。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以唾液和空气为媒介而传播,患者的气息与唾液或者咳痰都容易导致肺结核病[2]。因此在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尤其不可与幼儿、老人及患者接触。如需外出,患者则需做好防传染措施。(2)传播速度快。肺结核传染源在遇到适当的传播途径及传染机体时,会飞速传染给机体。人们依赖的空气是其传播最适宜的途径[3]。(3)影响范围大。肺结核患者在得到确诊前,传染源早已潜伏较长一段时间,当患者无意识携带病菌外出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时,则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他人。
本组中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我国目前统一的肺结核化疗方案(2H3R3Z3E3/4H3R3)治疗,主要是因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综合效果较优。结果显示,通过结核病针对性治疗后未管理组治愈率为76.7%。而在此基础上,管理组患者参与了社区综合管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临床治愈率为98.3%,显著高于未管理组(P<0.05),说明在应用肺结核化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从干预角度,通过加强患者自身管理、定期门诊复检、规范用药、疾控宣教及动员家属共同参与管理等措施,达到对肺结核慢性传染源控制的目的。
[1]陈恩泰,何晴,苏丽芳,等.75例老年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3,2(01):34-37.
[2]荣立萍,王树军,冯超.120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感染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401.
[3]李忠东.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2,31(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