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3-22陈兴峰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导管亚组消融

陈兴峰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655000)

在临床实践中,应当正确认识射频消融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尽早进行防治。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年龄亚组和性别亚组对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明确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断,且符合射频消融的指征,签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1.2 亚组分析方法 性别亚组:按照入组患者的患者的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男性组85例、女性组65例。年龄亚组:按照入组患者的年龄不同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高龄组≥70岁、共68例;低龄组<70岁、共82例。

1.3 治疗方法 首先经过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和双侧股静脉送入心导管电极行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所需消融的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选用特制的大头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设定电流功率20~30W,短时间内发射射频电流,使得病灶局部的产生高温并发生坏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按照P<0.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入组150例患者中,射频成功138例、成功率92%;发生并发症16例,并发症率10.67%。

2.2 不同性别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男性患者治疗成功78例、成功率91.76%,女性患者治疗成功60例、成功率92.31%,不同性别患者治疗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性别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男性患者发生并发症9例、并发症率10.59%,女性患者并发症7例、并发症率10.77%,不同性别患者并发症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1]。心导管射频消融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异常病灶而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2]。射频电流作用于心肌组织时产生电磁热,导致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并发生脱水,造成心肌凝固性坏死,以破坏异常传导路径或异位兴奋点而达到治疗心动过速的目的[3]。该方法是一种可以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手段,主要用于治疗旁道,双径路引起的心动过速,疗效较为确切。

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每秒15万次的高频振动,而人体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射频的这一作用不仅会作用于心脏的传导系统,也会对其他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影响治疗效果、引起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也发现部分患者在接受射频消融后心律失常未得到改善。射频消融失败或出现并发症也引起了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正确认识射频消融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筛查高危人群,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加强防治。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但高龄患者存在射频成功率较低、并发症率较高的情况,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

[1]肖婷婷,沈捷,黄敏,等.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 74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2):925-926.

[2]季平.50例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51-2252.

[3]叶赞凯,马坚,张澍,等.83例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33-36.

猜你喜欢

心导管亚组消融
消融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核团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
百味消融小釜中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估肺血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