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血管痉挛性头痛

2015-03-22夏睿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厥阴吴茱萸督脉

夏睿明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血管痉挛性头痛

夏睿明

【专家简介】 1924年生,早年拜师于名老中医杨植樨、唐阳春门下学习岐黄之术,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创始人之一,1958年开始担任中医科主任兼中医教研室主任,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从教三十余载,行医七十个春秋。历任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委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暨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高级职称评委,重庆市首批名老中医,“两会一党”中央中药咨询服务理事会委员,曾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接见。退休后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用中医药杂志》顾问等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及《经方运用举隅》等多次获得四川省、重庆市中医学会奖。

【病案提要】 患者因长期反复阵发性剧烈头痛就诊西医,经保守治疗1周后无效,转而拟行手术根治。但因患者年幼,恐颅脑手术有后遗症,遂来夏老处就诊,经过辨证遣方吴茱萸汤。病机在于本型头痛,胃虚寒是关键。吴茱萸汤证《伤寒论》出现:厥阴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施以温里散寒之吴茱萸汤,胃寒之因定也。

血管性头痛/中药疗法; 血管性头痛/中医病机; 吴茱萸汤/治疗应用; 辨证论治

杜某,女,7岁,剧烈头痛,服止痛药稍缓,常反复。

就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为“血管痉挛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对症治疗1周无效,转入脑外科,拟行手术。经全面检查,脑血管无异常,无手术指征,尝试多种止痛药效果不明显,转而中西医专家会诊,夏老参加。家长代述,头痛呈阵发性出现,发作时头痛欲裂,以头顶为主,伴恶心或呕吐,呕吐白泡样涎沫。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需服止痛药可暂缓。症见面色少华,舌质淡,白滑苔,脉细,口不渴。夏老诊为厥阴头痛,建议停用西药,改用中药汤剂。

处方:吴茱萸10 g、人参15 g、大枣10 g、生姜15 g、代赭石30 g。

2剂,日服1剂。1剂起效,2剂已愈过半,出院再带药3剂,诸症皆消,2年未发,现已20余年,未再头痛。

此案之治,理法方药,早有古训,已为成法。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历代验案甚多。因本型头痛始见于《伤寒论·厥阴病》378条中:“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后世称之为厥阴头痛。仲景未述头痛之部位,但性质寓于方剂之中,后世对头痛之部位(巅顶,厥阴肝脉与督脉会于巅)及证型性质(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吴茱萸汤温里散寒)的推导当在情理之中。用之临床,确有效验。夏老认为,本型头痛,胃虚寒是关键。吴茱萸汤证《伤寒论》出现凡三:一、阳明篇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二、少阴篇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三、厥阴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该文亦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十七》第8条。而第9条为:“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四条文中,全具“呕吐”一症,而仲景施以温里散寒之吴茱萸汤,胃寒之因定也。若上述之“食谷欲呕者、吐利、呕而胸满、干呕吐涎沫”均属其证。虽然走巅顶之脉除督脉外,还有足太阳膀胱经,但为何头痛部位在巅且归于肝经,从《素问·骨空论》及《灵枢·经脉》描述中可见: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两经从巅别出下项后,均未走脏而向下走背部,而肝脉却是从下向上,直上巅顶。其述为:“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其“挟胃属肝,布胁肋,与督脉会于巅,上注肺”,说明胃通过肝之经脉与肝、胸胁、肺相通,关系如此密切,故证型中出现之“头痛、胸满、烦躁欲死”均为寒邪从胃沿肝经所过部位的表现冲逆之象。

本案“头痛如裂”一般出现在风热外感及肝阳偏旺之证型之中,而于寒证中则少见。此案中,结合它症,夏老认为,当与“胸满、烦躁欲死”同例,为寒邪冲逆太过之征,而无性质之别,故加赭石重镇平冲降逆。

(编辑 刘荣满 审校 夏英伟)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7.001

:A

:1009-5519(2015)07-0961-01

猜你喜欢

厥阴吴茱萸督脉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厥阴病篇再论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从厥阴之义论厥阴病❋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以督脉为主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弱智儿童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