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源流
2015-03-21王永霞杨雪艳景苗苗
王永霞 杨雪艳 景苗苗 张 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
原发性痛经(PrimaryDysmenorrhea)又称功能性痛经,是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低者36.06%,高者90%,其中重度为15%[1],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针灸疗法因其简、便、廉、验以及疗效确切而被广泛运用。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因其对痛经、闭经、难产等妇科疾病具有较好疗效[2],故有“妇科三阴交”之说。据统计,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三阴交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3]。现将古文献中有关论述三阴交治疗PD的源流及理论依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1 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源流
三阴交穴的定位古来常有混淆,三阴交的定位和主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现将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源流做一论述。
1.1 唐宋以前
唐宋以前,三阴交穴的定位主要有“内踝上八寸”和“三寸”这个两种说法,其主治主要集中在局部病症。这一时期虽然已出现针灸治疗多种妇科病的记载,但并未见三阴交治疗妇科病的记载。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有《黄帝名堂经》和《针灸甲乙经》。
1.1.1《黄帝明堂经》是成书于秦汉之际的最早针灸专著,一说本穴首见于该书,为足太阴、足厥阴之交[4]:“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者中……主足下热,胫疼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医心方》:三阴交二穴:“在内踝上八寸,骭骨下陷者中……足太阴脾,又足厥阴肝。”可见,三阴交在《黄帝明堂经》中定位为“内踝上八寸”,为足太阴脾与足厥阴肝之交会,也只是一个主治局部病症的普通腧穴,主要表现为近治作用。
1.1.2 一说本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承命、下三里,属足太阴脾经”,“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则认为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其为足三条阴经之交会。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也采用此说法,即:三阴交的准确定位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又为足太阴、厥阴、少阴经的交会穴。
1.2 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医学较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大医家不断涌现,三阴交的定位和主治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关三阴交的定位就有“三寸”、“一夫”、“三寸五分”、“八寸”等不同,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中有“针足太阴穴,在内踝上一夫,一名三阴交,亦主大便不利……”,三阴交在《外台秘要》合计共有三处定位在“内踝上三寸”,一处在“内踝上八寸”。主治也由近治作用逐渐扩展到远治作用,尤其自唐代王焘在《外台·明堂》中将三阴交注作“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以及隋唐时期的“三阴交”穴与“足太阴”穴混同之后,其主治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九《孔穴主对法》则首次将本穴的主治扩大到脾胃病、妇科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等。但因唐宋以前对月水腹痛还不够重视,专门记载很少见,三阴交在妇科中的应用主治也主要集中在月水不调、崩漏、妊娠、产后四大方面。
如成书于初唐的《黄帝内经太素》认为飧洩病虚冷为三阴交穴的主治病证,体现了三阴交的远治作用。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曰:“女人漏下赤白及血,灸足太阴五十壮,穴在内踝上三寸,足太阴经。内踝上三寸,名三阴交”,《千金要方·针灸上》曰:“……核入腹,三阴交七壮”。《千金翼方·妇人》曰:“产难月水不禁横生胎动,皆针三阴交”,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曰“交信,阴谷,太冲,三阴交治女子漏血不止。”
1.3 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关于针灸治疗月水腹痛候的记载大量增加了,逐渐出现三阴交治疗有关痛经内容的记载,如《针灸玉龙经·盘石玉直刺秘传》:“妇人血气痛:合谷(补),三阴交(泻)。”不仅取远端的合谷和三阴交穴,还运用了补泻手法来治疗痛经。明代徐凤《针灸大全·卷一》中记载:“脾病血气先合谷,后刺三阴交莫迟”、“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痛经的治疗,只是提出了“血气”、“连脐腹痛”等模糊字样。到了明代杨殉在《针灸集书·卷之上·输穴治病门类·妇人血气痛》曰:“中极,下极,曲泉,阴交并治血结成块。”记载了寒凝证和血癖证两种不同的痛经证型,其中三阴交用来治疗血癖证。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八卷妇人门》载有:“小腹坚带脉血块:曲泉,复溜,三里,气海,丹田,三阴交……”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中记载:“经水正行……室女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肾俞,关元,三阴交。”、“妇血积痛,败血不止:肝俞、肾俞、膈俞、三阴交”、“血块痛,气海、三阴交。”
可以看出,明清晚期对痛经本病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开始由无辨证到有辨证发展,有关三阴交治疗痛经的记载也多了起来,与三阴交配合治疗痛经的选穴也逐渐增多。直至现代,三阴交已广泛运用于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明显,易被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也由单纯针刺或艾灸扩展到温针灸[5]、电针治疗[6]、针药结合[7]、穴位注射[8]和穴位埋线[9]等多种。
2 三阴交治疗痛经理论依据
2.1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没有“痛经”这个名词,且对痛经的描述存在着无统一病名,以症状描述为主的特点,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依据《中医大辞典》将古籍中“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少腹坚痛”、“月水刺痛”、“经事欲行,脐腹绞痛”等均归为痛经范畴。痛经首次被作为病名提出是在清·徐灵胎《女科指要·经候门》中。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的病位在胞宫,与胞宫直接相联的经络是冲、任、督三脉。通过经络与胞宫联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肾、肝、脾三脏。病机主要是冲任不调,胞宫的功能活动失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2.2 三阴交的功能
三阴交具有活血调经、健脾除湿、疏肝益肾等作用。《金针王乐亭》中记载:“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曰:“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理血”。叶天士云:“八脉隶乎肝肾”、“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为多”、“肝肾之病,必留连及奇经八脉”,故三阴交可以通过调整三脏的功能,从而调节冲任来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2.3 经络依据
2.3.1 三阴交与胞宫相通 《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奇经八脉考》督脉:“起于肾下胞中”,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皆起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督为阳脉之海,三者共同调节胞宫气血。《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又督脉“贯脊属肾”,肾经与任脉交于关元穴,与冲脉下行支相并而行。可见三阴交穴通过与任、督、冲脉间接联系进而与十二经脉相关联,调节冲任气血,治疗痛经。
2.3.2 三阴交与腹相通 《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肝足厥阴之脉,……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表明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均过小腹,所以三阴交通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小腹相通。
综上可见,三阴交穴与胞宫、小腹密切相连。因此三阴交能够通过足三阴经调节冲、任、督三脉,调理胞宫,使气血流通,经脉得以濡养,从而使痛经症状消失。
3 结语
古代医籍对于针灸治疗痛经的记载颇多,其中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所编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唐代以前针灸治疗痛经多是局部选穴,三阴交的主治也只是局部病症。自唐宋时期主治范围扩展到妇科疾病后,逐渐出现了三阴交治疗痛经的记载。至明代虽然提出三阴交可以治疗“血气”、“连脐腹痛”等,并未明确提出对痛经的治疗。直至明清晚期关于对痛经这个病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有关三阴交治疗痛经的文献大量增加了。可见,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出现在唐宋以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以后,随着对痛经的认识逐渐深刻,有关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记载也逐渐增多,且多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这可能与针灸理论的逐步完善和扩充,医疗水平的上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有关。
到了现代,三阴交在原发性痛经临床中使用更为广泛,统计显示,其为治疗原发性痛经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治疗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针刺或艾灸法,逐渐扩展到温针灸、电针、针药结合、灸药结合、穴位注射以及穴位埋线等多样化治疗方式,使得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病情以及自身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方式,如此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病痛,也更大范围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1] DavisAR,westhoffCL.Primarydysmenorrhealinadolescentgirlsandtreat mentwithoralcontraceptives[J].Pediatradolesegyneool.2011,14:3-7.
[2] 郭晓乐,刘晓娜,王富春.三阴交穴的临床应用与机理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47-48.
[3] 朱博,陈淑琳,李月,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的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4):371-374.
[4] 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辑校[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182.
[5] 王云松.温针灸治疗痛经3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7):443.
[6] 薛晓,岳增辉,肖硕实,等.不同电针刺激量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zzz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7):565-566.
[7] 刘亚平,孙瑞,侯广云,等.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2):24.
[8] 罗琳.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青年未婚女性痛经6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28.
[9] 任淑芳.穴位埋线治疗痛经80例[J].中国针灸,2009,29(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