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结合头腹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2015-03-21尚艳杰邓宏伟
尚艳杰 邓宏伟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呃逆为临床常见病,多继发于各种疾病或术后。顽固性呃逆[1]是指呃逆频繁或持续时间长(超过24h),经转移注意力等简易方法和中、西药物治疗无效,且伴随全身症状如烦躁、失眠、纳差、疲乏的患者。祖国医学认为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而至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1 临床资料
全部30例患者均为2013年09月至2014年10月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收治的门诊病例。根据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所述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其中男性12例, 女性18例;年龄最大63岁, 最小13岁;病程最长13天,最短2天。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位,选取攒竹穴并采用焦氏头针疗法,选取双侧胃区和胸腔区以及腹针疗法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操作方法,常规消毒, 使用毫针0.25 mm×25 mm刺入攒竹穴,沿眉头凹陷斜刺0.5寸,用快速捻转方法进行强刺激。头针针刺位置具体采用安氏论头针针刺部位的划分[3],胃区自头临泣穴向下刺1寸,胸腔区自眉冲穴向下刺1寸以平刺快速进针先捻转,开始时小幅度并稍加提插待患者适应刺激量后再采用大幅度快速捻转法由徐到疾捻转的速度为200-300转/分,持续捻转3-5min,以局部热、痒、麻、酸、胀为得气。腹针疗法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常规消毒,使用毫针0.35 mm×40mm刺入穴位得气后,根据辨证分别施用补泻手法,持续行针2min左右, 留针30min。对于虚证患者:脾胃阳虚者配合针刺足三里并施以补法,中脘穴加灸日1次。胃阴不足者配合针刺三阴交,内庭。对于实证患者:胃中寒冷者加灸梁门。胃火上逆者加陷谷并施以泻法。气机郁滞患者配合针刺太冲、期门以舒肝理气。针刺1次/d,1周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4]:显效:患者呃逆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周无复发;有效: 呃逆症状较前减轻, 呃逆时间缩短,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间歇期较前延长;无效: 呃逆症状无改善。治疗一周后30例患者中有26例痊愈,4例有效。并且痊愈及有效的患者经3-12个月随访未发现复发或加重的现象。
4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呃逆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胃为气逆为哕。”《灵枢·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迂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及,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现代医学认为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症状, 呃逆是膈神经异常兴奋,反射性地使膈肌产生间隙性难以自抑的收缩运动所发出的一种呃逆声。呃逆频繁或持续时间长(超过24 h) 称作顽固性呃逆。
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抵腰中,与肺、膈、胃相连,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可降逆止呃。攒竹穴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当刺激攒竹穴时,通过三叉神经可直接兴奋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通过神经反射,抑制迷走神经的异常兴奋,从而缓解膈肌的痉挛,达到治呃之效。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天、后天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疗法。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为神阙布气学说,认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不仅存在着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系统,而且还存在着一个尚不被人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5]。腹针穴位都位于胃腑周边,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中脘和下脘属胃脘,两穴有理中焦、调升降的作用。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元气。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功。以达到标本兼治。
头针胃区与食道下段、膈、胃等内脏器官相对应。针刺相应治疗区使各种传入的神经冲动不断传达至大脑皮层,皮层在针刺激下对各种传入神经冲动提高了敏感性,从而发出相应神经冲动,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不断恢复和巩固。胸腔区位于额叶,与支配隔肌之神经有关,针刺该区对治疗呃逆有明显疗效。
攒竹穴结合头腹针疗法具有调节中焦气机,降逆止呃,肃降肺气,标本兼治,而使气机上逆之呃逆得安。
[1] 艾红兰.八脉交会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初探[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6):26.
[2] 田德禄.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5.
[3] 安宝珍.论头针针刺部位的划分方法及统一[J].中国针灸,2009,29(6):500.
[4]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1.
[5] 薄智云.神阙布气说与腹针[J].北京中医,199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