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源流考
2015-03-21姜德友
姜德友 韩 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150040)
“健忘”一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在此之前,《黄帝内经》称之为“喜忘”或“善忘”。《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皆称之为“好忘”。自宋代《圣济总录》中称“健忘”后,一直沿用至今。中医数千年来,对“健忘”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故从病名由来,病因病机,治疗入手对中医历代医籍中健忘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研究,考察其学术脉络和规律,颇有意义。
1 病名由来
“健忘”病证数千年来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时期对健忘病证的称谓有所不同,故从不同时期,不同医籍了解“健忘”病名的由来及发展过程。
1.1 “善忘”或“喜忘”的出现。
《黄帝内经·大惑论第八十》:“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 中:“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善忘”。意为太阳寒水司天时,寒气降临,心气从气,……在人易生健忘。
1.2 “好忘”的出现。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皆称“健忘”为“好忘”。《备急千金要方·好忘第七》中曾出现“开心散方,善治好忘”《外台秘要·卷第十一》消渴口干燥方三首中曾提及“好忘”一词,“广济疗口干数饮水,腰脚弱,膝冷,小便数,用心力即烦闷好忘方:麦门冬、牛膝、 龙骨、茯神、人参、黄连、山茱萸、菟丝子、鹿茸”等。
1.3 “健忘”一词的最早出现
“健忘”一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夫心者,精神之本,意智之根……气浊则神乱,神乱则血脉不荣,精神离散,故令心智不利而健忘也。”《圣济总录》亦曰:“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心伤则喜忘”。而在《圣济总录》后,“健忘”作为病名一直沿用至今。
2 病因病机
健忘的产生可以由多种因素导致,从古至今,医家们认为本证病位在脑,属神之病变,与心脾肾虚损,气血阴精不足有关。亦与气滞血瘀,痰浊上扰有关。前者为主,后者亦不可忽视。在《黄帝内经》中“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指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概括,三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如《灵枢·本神》中:“生之来者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因此,健忘当属于《黄帝内经》中所述神的上述第三个含义的病变,即与多脏腑有关。
2.1 健忘总属神之病变
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状。《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李时珍认为:“人之记忆皆在于脑”。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曰:“小儿善忘,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脑渐空也”。可见,记忆与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为君主之官,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机,神明出焉。故神志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若心气亏虚,不能养神,则出现神昏健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体会到,当人头昏目花时,多伴记忆力下降,也可证明健忘的病位在脑。
2.2 精亏髓虚为健忘之主因
《黄帝内经》认为,肾精是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中:“肾藏精,精舍志,……志伤则喜忘前言。”是肾精不足导致健忘的最早体现。肾藏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有余,多由肾之精血旺盛,化源充足。髓海不足,化源匮乏,则脑转眩晕等。唐·孙思邀在《千金方》中说:“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好怒好忘……,名曰“肾湿热也”。这是对肾阴虚兼挟湿而致“健忘”的论述。清·汪昂曰:“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喜忘前言”。“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都是肾虚而致大脑功能失调的表现。
2.3 心肾失交为健忘之重责
从心肾不交论治健忘,是从心、从肾论治“健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黄帝内经》中将心与肝肺肾脾四脏、脑和胆等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共同主宰着神志功能。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健忘》认为,健忘当责之心肾不交 :“心不下交于肾,则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于心,则精气伏而不用。……故补肾而使之时上,养心而使之善下,则神气清明,而何健忘之有。”他认为健忘是由于心火亢盛,扰乱神明,肾水不能上濡而生躁,导致健忘。故在治疗时补肾养心,这样才不会有健忘。清·陈士铎 《辨证录·健忘门》对健忘的病机的认识中认为,健忘之因并非鬼神作祟,而是心亏和肾虚,治疗当补心肾,济水火。故曰:“人之聪明非生于心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 肾水资于心,则智慧生生不息,心火资于肾,则智慧亦生生无穷。……两不相交,则势必至于两相忘矣。”
2.4 从其他方面论治健忘
2.4.1 健忘与气血运行有关 记忆作为一种高级神志活动,离不开脏腑气血等物质载体的协调运转。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谓“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五脏精气充实有赖于气血的交通联系, 它起着纽带作用。《灵枢·本藏》:“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指出气血壅逆于肺中可致健忘。《素问·调经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 乱而喜忘”,指出气血逆乱也可导致健忘的发生。也可以说, 五脏的阴阳气血在维 持自身相对稳定的同时,也是对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精神等功能活动实行调节的信息物质[1]。
2.4.2 健忘与脏腑虚实变化有关 南宋医家严用和参考《内经》“上气不足, 下气有余, 肠胃实而心肺虚, 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等观点,提出“五脏之虚实变化,为遗意之因,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古代医家李东垣更是在 《脾胃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从另一角度体现了健忘与脾胃等脏腑的盛衰有关。
2.4.3 健忘与痰瘀阻滞有关 痰阻瘀滞亦是导致健忘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痰蒙心神,清窍阻闭而致健忘。另痰湿浊停体内,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血脉凝滞而为瘀血,瘀血阻络则灵机失用。现代医学认为老年性健忘病位虽在脑, 但根源在年老肾虚而致诸脏精气亏损, 痰滞、血瘀是重要致病因素。唐·孙思邈《千金方》,清·陆廷珍《六因条辨》,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则分别从痰浊扰心、痰火伤神、痰瘀攻心方面论述了痰与健忘的密切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2.4.4 健忘与情志变化有关 肝为刚脏,主疏泄,调情志,若肝失调达,则影响气血正常运行而致健忘[2]。《内经》中有许多论述,如《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详细指出情志太过可伤脏,也可影响该脏所藏之神,从而影响记忆。孙思邀也提到情绪与健忘的关系,如《千金翼方》云:“人年五十以上,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镇怒,性情变异。”可见,情志异常既可致气血失调而健忘,又可直接影响心主神志的功能而致健忘。
3 治疗
鉴于健忘的病因病机,诸代医家各抒己见,现将健忘的治疗归纳整理为以下几点。
3.1 养心安神定志法
查阅古今诸多著作,发现养心安神,调志治忘的方剂较为多见,如《丹溪心法·健忘》中所附的归脾汤即是。归脾汤药物组成为:白术、茯神、黄芪、圆眼肉、酸枣仁、当归、远志各一两、人参、木香各半两、甘草二钱半。此方为宋代医家严用和首创,以补脾为主,兼顾心神。君以黄芪补气生阳,臣以人参补中益气,白术益气健脾,三者合用大补脾气,使气旺生血。圆眼肉即龙眼肉,补血养心,亦为君药,臣以当归、酸枣仁补血养心安神。佐以茯神、远志宁神定志,更佐木香戾气醒脾。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以资化源。归脾汤自严氏创制以来多被后世医家引用,被誉为治疗健忘之千古名方。
3.2 疏散风热和血法
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补养门》所载防风当归饮子,药物组成为:防风、当归、大黄、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芍药各一两、滑石六两。方中防风、大黄、黄芩、滑石合力疏风清热,柴胡、芍药理气疏肝,当归、人参补气和血,诸药合用可除肝心风热之壅滞,补脾肾气血之亏虚,故可治“脾肾真阴虚损,一切风热壅滞”风热扰心之健忘。
3.3 消积导滞通利法
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泄泻门》中载益元散,药物组成为:滑石六两,甘草一两。可“定魂定魄,补一切虚损,主痫痓惊悸,健忘”。方仅由甘寒之滑石,调和之甘草两味药组成,刘氏认为“久服强志轻身,驻颜延寿”。肠中积聚得除,九窍六腑得通,宣气机,生津液,即可“补益五脏,大养脾肾之气”,使耳聪目明,经脉通畅,气血调和,则治健忘的功效亦可达到。
3.4 化痰逐瘀开智法
元代医家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列加味茯苓汤,则从“痰”的方面论治健忘。其药物组成为:人参、半夏、 陈皮各一两半,白茯苓、益智、香附子各一两,粉草五钱。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配陈皮、香附条畅气机,可增化痰之功。茯苓健脾化湿,以化生痰之源。加甘草之调和诸药,共奏化痰理气、清心开智之功,可“治痰迷心包,健忘前事,言迟语痴”[3]具意义。
[1]蔡定芳,略论五脏调节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 1):39-42.
[2]刘承,张海燕,汉以来中医防治健忘的主要理论与经验[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1):27.
[3]许敬生,危亦林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57. (2015-06-08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