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院系课程体系的构想
2015-03-21高飞
高飞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院系课程体系的构想
高飞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高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可以使实践逐步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是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进行阐述。
大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社会实践活动是与学科教学并重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美国一直倡导“服务—学习”的实践模式,基本含义是服务社会,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在下一次服务活动中应用、再积累。各州因地制宜,设立了不同的“活动指导”方针或组织,并将社会服务活动的成绩与毕业挂钩。为了协调行动,75个学校成立了全国性联盟——公共和社会服务计划,统一管理全国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这种系统、完整的实践模式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社会实践活动应纳入课程体系,提高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2.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实现大学培养目标,也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与人的互动中,在面对问题时,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符合社会要求的专业人才。根据目前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可促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完善教学内容与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
3.社会实践的有效性需要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系统支持。一项成功的社会实践需要学校多方面的支持,不仅仅是校团委和院系团委老师单方面的策划组织,还需要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支持。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特殊的活动课程,从组织到实施,需要相对系统的整体规划和目标设定。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紧密结合专业优势和学生意愿。因此,学校应动员专任教师加入社会实践的指导队伍,做好统一规划部署;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将社会实践成绩计入德育考核,与升学、毕业挂钩。
二、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课程体系需厘清的观念问题
1.社会实践不等于实习。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专职辅导员教师带队、专业教师指导的,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活动,意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如义诊、支教等活动。高校在策划实践活动时,不应把眼光局限于对就业有帮助的实习,更不能把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混为一谈。否则会影响学生素质的拓展和能力的发掘。
2.社会实践不等于课外活动。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固然不在课堂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等同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任何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辅助教学的活动都可以成为课外活动;而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外活动中更具组织性、专业性及针对性的一个范畴。
3.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既不增加学分,又会占用暑期时间,对自己的前途似乎也没有什么帮助,因此常常会敷衍了事。这种想法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学生考虑问题时目光不够长远,只注重表面的利益,且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忽视了社会实践对自己的锻炼作用及长远意义;二是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上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因此,必须考虑如何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和影响力。
4.社会实践目标不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一是锻炼学生,二是造福地方。然而每年暑假,各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宣传力度还是规模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扩大社会影响力成了暑期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效。事实上,所谓的影响力应该是社会实践后的“意外收获”。出现这种现象,实际是指导教师未能将暑期实践的目标定位好,被功利化,未做好指导;其次,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目标的缺失导致暑期实践缺乏独特性和针对性。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本校、本专业的特色,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制定阶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目标。
三、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结合外国的先进经验及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具体可以采取如下路径。
1.独立设置课程。应该专门开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设置相应学分和课时,制定《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设置课程要首先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即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符合知识技能习得和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生需学的知识、方法及时代发展的要求。还要考虑与其他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各课程之间是否衔接有序、能否使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些方面的技能与能力。具体来说,即根据学生不同的教学阶段合理设定实践目的、设计实践内容。规划好实践方案,选定实践形式。同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一方面,根据活动表现和社会贡献力,由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考核表,专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对实践课程教学实施监督考核制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效果做出规定。
2.培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保障学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有专业性的教师队伍。在学生实践中,需要专门教师从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也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从实践层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可以考虑以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为带队教师,配备专业教师作为专业指导老师;还可以考虑聘请实践基地的领导干部或相关员工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同时,需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带队和指导能力,明确社会实践意义与目的。
3.制定授课计划。每一门课程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授课计划并编写教案,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社会实践课程的授课计划至关重要,是课程教学成效的决定性因素。首先要确定课程大纲,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需要教师、学生和实践单位等多方共同参与“备课”,即既要结合教师的技能专长和实践单位的业务特征,制定适合学生的社会实践计划,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特点,选择甚至设计实践活动方案。
4.建立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由学校与校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建立的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有相应的实践基地作为保障,必须与校外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的、相对稳定、合作紧密的实践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长期的社会效应;有助于课程教学的实施和研究项目的立项;有利于实践基地的活动系统化,实现中长期发展。
5.完善实施体系。要开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分工明确的实施体系。详细规定学校各领导、老师的职责,将规划、培训、组织、外联、财务等任务落实到相应学工、团委、二级学院、后勤、教务、等部门。比如,教务处负责课程安排,各二级院系主任、书记及校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负责协调各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奖惩和归档,做好舆论氛围营造和宣传报道,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负责编制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制定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接受学生选课,在规定周期内评定成绩,向学校推荐先进典型。整体工作由校学工和教务部门进行统筹与监督。
6.强化师生同步考核。在落实对学生的评价措施的同时,也要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考核。依据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实践研究课题数目、参与指导的活动次数以及出勤率等折算教师工作量,把教师的指导效果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指导过程进行记录,作为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培养优秀人才,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两者都是围绕培养人才这一目的,具有一致性。若能把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改革,专门开设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并纳入课程体系。无论对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可以互相促进,能培养出更为全面的新型人才。
[1]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赵剑民.素质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
[3]万海英,娄来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8).
[4]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责任编辑:何岩
G42
A
1671-6531(2015)23-0113-02
高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讲师,硕士(江苏南京2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