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渡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对完善现代市场化法制体系的启示
2015-03-21刘珥婷
刘珥婷
论过渡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对完善现代市场化法制体系的启示
刘珥婷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传统现代史划分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这一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之前取得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对当代的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经济思想;历史经验;市场化法制体系
一、毛泽东在探索国民经济恢复道路上的经济思想
本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现(1949年10月—1957年)这一阶段的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研究入手,深入研究毛泽东经济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贡献和当代指导意义。
(一)民族独立,经济也必须独立的观点
毛泽东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就指出“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1]。这充分说明毛泽东的经济独立思想。他所采取的方针是通过颁布法令对外资企业实行监督和管制。1949年4 月25日毛泽东和朱德在共同签署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就明确宣布:“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切外国侨民各安生业,保持秩序。一切外国侨民,必须遵守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的法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法令明确规定了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只要遵守中国政府的法令,就会受到中国政府的合法保护;外资企业只要遵纪守法,其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就会得到中国政府尊重。他们在中国可以继续经营,也可以歇业、出售、转让、委托他人代管,甚至可以重新开设企业等。直到1950年年底对中国封锁禁运的政策被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后,到了1951年5月18日,美国联合英、法等国操纵第五届联大通过了《实施对中国禁运的决议》,同时公布对中国的禁运的货物清单。至此我国便对应采取措施,没收了部分在华的英美企业,而其他没有被征用和没收的企业因为禁运大部分无法生存,特别是那些依靠进口原料和商品的企业纷纷倒闭、撤资、歇业、转让等。建国后对官僚资本实行全国范围内彻底国有接收,改造为国营经济,接着又进行国营经济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使国家真正掌握经济命脉,实现经济独立。
(二)“不能一切照抄”的经济思想
苏联在五个“五年计划”(1928—1955)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工、商、农发展出现较大错位,人民生活水平依然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农民购买力低下。不注重对关乎民生的轻工业的发展,导致全国人民的生活物质贫乏。对此,毛泽东就提出了异议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新中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粮食产量长期都达不到十月革命之前的最高水平。苏联过度追求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建设,导致了市场上的货物不足,货币也不稳定[2]。在毛泽东1957年发表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说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经济建设模式是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同时必须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些都说明了毛泽东提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条工业化道路是建立在我国是一个贫弱的农业大国的国情上的,农民人口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且我国的总人口几乎是苏联的3倍,所以始终不能忽视的人民的生活问题,不发展农业话,工业就没有相应生产原料,生产的产品也相应没有销售市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现阶段,生产力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轻工业便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可以为重工业的发展提前积累下资金。可见,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意义。
(三)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毛泽东早在1940年1月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提出过,如果没有各工业领域的工人,中国人就无法生活,因为他们就是工业经济的生产者。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了假如粮食都不够吃,其他生活必需品也不够用,那就养活不了工人,没有了工人,就根本谈不上发展重工业了。这些都表明了要对各种生产者的重视。建国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表现出一种民本思想:土改使得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和其他的一些生产资料,三大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广大人民的生活资料提供了保障,三大改造使人民掌握了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根据《中国经济史1949—1990》和《中国统计年鉴(1983)》统计,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 1949年增长了144.9%,增长了近1.5倍。1950—1952年期间,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34.8%。其中农业增加48.5%,轻工业增加114.6%,重工业增加229.7%。工农业总产值3年平均每年递增14.1%,轻工业递增29%。重工业年递增48.8%。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工业、农业、轻工业全部得到较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生产还是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3.5亿元,比1952年农业总产值483.9亿元,增长了24.7%,工业和其他产业也获得较大增长。经济发展的人民路线无疑是正确可行的,这些对于我们如今的经济发展来说,依然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毛泽东经济思想
(一)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理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战略目标。从历史发展阶段来讲,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个时期是一个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说到底还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如果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也是可以增产的,但是相应的时间要很长,而且这是一条充满痛苦的道路。新中国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都是确定了的,如果社会主义道路又不走,那就落得个两头空。1953年8月,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过渡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新中国要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便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为迅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而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2.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战略步骤。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的基础上开始的。当时的情况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已于1952年底顺利完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4)》计算,到1952年,新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现代工业增长了178.6%,农业增长了48.5%。工农业的主要产品的产量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最高水平,交通运输和国内外贸易等也有了相应的恢复和发展。在国民经济改造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加强了。1953年10月,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在广州集中了一个月的时间共同审阅了国家计委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在苏联的帮助下,集中主要力量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就这样新中国取得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初步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也说明这种五年发展步骤的正确性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的合理性。
3.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但要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奋斗,而且要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努力[3]。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中国要实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这个奋斗目标。1954年6月14日,他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讲话中提到,中国是一个有着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等等一系列的目标[4]。这个提法就比之前又进了一步。同年10月18日,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把工业、农业、文化、军事并提。并提到中国现在的工业、农业、文化、军事还都不行,帝国主义估量中国各方面都还很落后就来欺压中国[5]。这就是四个现代化提法最初的雏形。1957年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三个现代化,包括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这三个方面。到1959年末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笔记中对他之前三个现代化的提法作了完善和补充,在原来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文化现代化的基础上,要加个国防现代化[6]。至此,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口号就全面地完整地提出来了。现代化这个战略目标一直是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和方向,这也成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一大创造性贡献。
(二)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的理论
毛泽东的统筹兼顾理论反映在经济上主要是总揽全局,协调发展,这个协调是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即农工轻的协调,沿海与内地的协调,经济发展速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协调。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就明确地指出,领导人员需要依照具体地区的历史环境条件,统筹全局后确定某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秩序,并需要把这个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这里提到的统筹全局就是统筹兼顾。毛泽东这种统筹兼顾的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体现得更为完整,其中就提到十大关系中的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这充分说明统筹兼顾这种经济战略部署的目的所在。在经济思想中,我们把毛泽东的统筹兼顾的思想概括为:第一,要用多发展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第二,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第三,增加经济建设费用,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更好,国防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第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利益必须兼顾,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5.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制定经济政策都具有参考意义。
(三)经济制度和体制改革理论
1.在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地方和中央的“分权”理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中国国家大,人口多,情况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中国不能搞苏联那套,把什么权力都集中到中央,使得地方一点主动权也没有。中央和地方都要发展工业。总之,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在经济问题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说到底没有根本的冲突,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因此,中央和地方是会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毛泽东关于地方和中央统一下的分权理论,虽然不成熟,也没有具体提出方针政策,但却为我们未来改革开放、划分经济特区和开放特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市场经济在管理体制上更注重灵活性,计划经济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很多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中央的整体布局和地方的积极性,以及给企业更多的权利去更好地发展经济,繁荣经济。毛泽东的这一经济思想对后来的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国有经济体制改革都有一定启发意义。
2.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理论。在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出现了“左”倾冒进的思想,出现了一些言论否定商品经济和违反价值规律,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共产风”,推行所谓的平均主义,这些不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行为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见解的看法、理论和观点:第一,不同所有制的并存必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有在国家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商品经济才可能消失。只要有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话,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有用的[7]。第二,商品生产不等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不能否定的,怕商品生产,就是怕资本主义。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都具有一般与特殊这两种属性。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就是商品经济通常的本质属性,它与社会体制无关。这一思想也为我国后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根据。
三、毛泽东经济思想对中国梦的启示
(一)市场化法制体系的建设必须符合法治为民的精神
在过去的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我们都能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为全民所享的相关内容。在上层构建上,这种民生思想与惠民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保证国家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国家调节经济和制定符合民生精神的市场化法制体系。在上文中我们看到在建国初期的经济改革中,毛泽东的经济改革思想始终严格按照市场化法治与为民这两个社会主义本质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很高,市场化除关乎重大国家安全利益的领域外基本涉及全部国民生活生产,怎样保证市场化改革不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等固有市场化的弊端,在当前政府改革强调简政放权的情况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以为民生为目的市场化法制体系。保证市场化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才是市场化法制建设的目标。市场化的运行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它将在中国产生一种强大的市场制度需求,需求之一就是亟待建立的完善的市场化法治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一个刚性的框架。在这方面,政府要做的必须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政府权力和转变政府职能。司法部门要义不容辞的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必须建立完善市场化法制体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被“西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贸易来往,更多的是多元化价值的碰撞与融合。在全球化的参与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伴随着经济交往而来的是以普世价值为名的各种“西化思潮”,这些思想高举民主,人权,自由等旗号,要求我国市场化改革完全放任自由,完全盲目发展。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们观念思想的转变,但也必须抵制任何企图危害国家健康经济发展的思想。完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经济秩序调控关系、微观经济调控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化法治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努力增强和提高我国经济法制的发展能力,确保我国社会主义能够长期和稳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都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断地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并努力推动市场经济相应法律体系的逐渐成形。至今,中国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轮廓也已趋于形成,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的法律体系也正在完善中。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4.
[2][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21.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6]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7]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7.
[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责任编辑:郭一鹤
A84
A
1671-6531(2015)23-0005-04
刘珥婷/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在读硕士(四川成都61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