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法学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法探析

2015-03-21张红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同堂多态双师

张红艳

一、卫生法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1.重理论宣教轻实践演练。卫生法学的课程内容十分庞杂,涉及法学、卫生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既是法律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分支,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1]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卫生法学教学还是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师的司法实践经验少,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仅仅就课本的法条进行学理解释,教学内容枯燥、单一。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案例,缺少鲜活的可观性,也仅是法条的解读,只不过多了一点点文字而已,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直观性差,学生课堂出勤率低。

2.既懂医又懂法的双师型教师缺失。卫生法学是一门医学与法学相互关联的交叉性学科,因此,对师资的要求有其特殊性,既要有医学教育背景,又要有一定的法学素养,这样才能将医学知识与法学知识有机融合,授课才能条分缕析、形象生动。目前各校卫生法学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教师缺乏相关司法实践经验,具备法学与医学知识的双料师资更是稀缺。有法学专业的医科院校大都是不懂医而从事专门法学教学的教师授课;无法学专业的院校要么是既不懂医又不懂法的教师授课,要么是只懂医的教师授课,这就远不能适应卫生法制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3.医科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认知表层化。医科学生特别重视自己的专业课,还没有意识到卫生法学在从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些认为这门课程是多余的;有些认为课程内容没有医学那么深奥, 自己可以自学;有些认为条条框框枯燥乏味,等等。这些表层化的认知先入为主,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落差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卫生法学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法的价值

所谓卫生法学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法就是两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尝试变化不同的授课方法和内容,共同承担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展开共同授课的多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能提升教学团队合作的整体能力、教师不断探索的能力、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1.提升教学团队整体能力。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 强调跨学科多领域的拓展。 卫生法学课程采用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所具有的开放性、可及性、整合性、挑战性的特点,正是贯彻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都有很好的协调性与整合性, 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同一课堂、同一问题下展开论述”[2]。就学生而言,在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指导下能积极思考, 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取向,积极参与讨论,并将有关联的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协调和创新能力,也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在“双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师资组成教学团队,张扬教师合作共赢,参与到集体备课、集体讨论、集体评价与反馈中去,团队成员在共同的教学中相互沟通,了解不同学科在同一门课程中的特点,从而找到契合点而进行共同的研究, 攻克交叉学科的难点。

2.提升教师不断探索的能力。不同学科背景的合作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 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是顺应趋势的教学改革尝试, 同时将为授课教师将带来巨大的挑战,除了双方紧密配合外,还要对各自的授课内容精心准备。两个或三个背景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专题在同堂课上从不同的学科进行讲解、 提出问题,学生很快就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在这种竞争中,教师就会自觉钻研学科以及相关知识,提升竞争力。

3.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双师多态同堂教学能从主动性、参与性、包容性、思维性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卫生法学的授课对象是具有医学背景的学生,课堂上采用双师同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法庭辩论法等多态的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设置的全过程, 能够使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与法学知识串联起来, 从而推动其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融合能力的形成。如在医疗事故处理法章节中,法学教师主讲的是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而具体的医疗分级医学教师可能讲起来会更形象和生动, 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同时,双师多态同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同一门课程中接受不同的学术熏陶, 有助于他们主动思考、沟通与分享、尊重与理解,增强团队与合作意识。

三、卫生法学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法实施路径

1.解放思想,精心规划,统筹安排。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人才质量的培养,不断探索新的管理理念。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项打破利益格局的教学改革,学校要解放思想,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多学科融合的发展平台,利用多种渠道宣传综合改革的特点、优势,组织学习协同创新理论,使教师认识到课程的综合化意味着要打破学科疆域,增强横向间的知识链接,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等界域。实现深度合作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必须抓好两个环节,首先,加强专业学科背景建设,这是双师多态同堂教学的前提条件。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应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一是鼓励现有单一医学或者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跨学科进修; 二是引进具有医学背景的法律硕士或者律师; 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具有法学和医学背景的专家到学校授课或讲座。其次,加强教师的团队协作建设,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点。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发挥教师相互配合的优势,实现师师共赢、师生共赢。

3.建立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提升师生的互动性。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是两名教师的同堂协作,着力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课前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要对同堂课上的教师分别安排相同的工作量,教务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考评细则,如课前准备、教学效果、学生评价等都是考评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学生的评价是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教师的实绩。对学生的考评,根据双师多态同堂授课的课前准备、引导授课、师生辩论、总结深化等环节建立考评体系, 使学生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完善心智,提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突破学科壁垒,建立新的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资源中的各种要素有效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跨学科发展。

湖南省2014 年“十二五”规划课题“法学双师多态教学法开发性研究”(编号:XJK014BGD071)

[1]冯爱国,王丽.浅谈卫生法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2012(1).

[2]高青松.“多师同堂”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4(14).

猜你喜欢

同堂多态双师
李政成:集名家名剧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多师同堂面对硕士研究生授课研究——基于我校多师同堂授课教改实践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引用类型的教学实践
人多巴胺D2基因启动子区—350A/G多态位点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及活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