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国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

2015-03-21以文言文篇章内容比较为中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3期
关键词:人教版频率韩国

——以文言文篇章内容比较为中心

中韩国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体现方式

——以文言文篇章内容比较为中心

韩玉,李林

本文从传统文化体现方式的角度对中韩两国高中国语教材的文言文内容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可能存在的偏重传统文化理念,忽视传统文化生活体验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因素分析法;经验教学;传统文化

时下,国学班数量的增加与国学班里孩子低龄化对比鲜明,传统文化可以在这种“广泛学习”的方式下回归吗?会背三字经的孩子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着尊老爱幼?熟读《岳阳楼记》的学生是否在课余饭后心忧天下?应该说,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活文化”,而只活在书本或口头上的文化,是无生命力的“死文化”。当生长出传统文化的传统生活已经退隐为一种历史背景时,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一、语文教育与生活经验

从生活经验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很多研究者和语文教师关心的话题。比如杜威提倡的经验教学理论,一些一线的语文老师提倡的“生命体验的语文学习方式”等。

孙立权老师就语文怎样教的问题提出过“让理性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他举了这样的例子,如,讲“圹”字,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发音,解释意思。而是讲了一个生活中的经验:邻居中一个老头死了,大人们于是相约去“打圹子”,就是给这个老头挖墓穴。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常容易地记住了圹字的读音和意思,知道了这个字的用法,并且是直接可以运用在生活中的用法。

日常的生活不仅是学生与前人沟通的介质,而且是语文教育最本质的目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让切实的日常生活更美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只有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达到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目的。

二、课文内容中传统文化要素分类

第一,主题类。人教版教材与韩国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主题都是“日常生活类”,韩国的此项数据比人教版略高,但两种教材的此项数据均大于50%,说明都很重视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人教版教材中处于第二位的主题为政治类,比第三第四位主题的数据高14%,韩国教材中处于第二位的主题为社会问题/现象类,比第三位主题的数据高9%,说明人教版教材更重视传统文化在政治活动中的体现。

第二,场面类。人教版出现频率较多的场面是“独酌”与“登高”,这一点与韩国有很大不同。从场面/行为的类别中可以看出,韩国并没有明确地出现某个代表性的传统行为文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典型行为文化在生活中的延伸,从“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不到长城非好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当学生登高望远,要让他们不仅能看到现实的美丽山川,还能触摸到民族起伏的血脉;当学生看到红酒和白酒,要让他们能体会到除了颜色和味道,还有举杯投箸间的情怀。

另一处值得思考的不同是,人教版教材中打斗、自杀、自残的场面出现频率为11.9%,韩国教材中打斗场面出现的频率为4.55%。暴力场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部分年轻人漠视自己及他人生命的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与警觉。语文教科书中毫无保留地出现的暴力场面是否对年轻人的这些行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韩国教材中的相同数据仅为我们的1/3,这说明语文教材中,暴力场面的过多出现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情感类。人教版教材中出现频率相同且最多的情感为“爱情,思乡之情,亲情,淡泊、旷达的人生情怀,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之情”,韩国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情感为“爱情,亲情”,“淡泊的人生状态”和“忧国忧民”的感情出现频率仅次于前两项,因此可以说人教版与韩国教材都十分重视从 “爱情,亲情,淡泊、旷达的人生情怀以及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情感方面来使学生体会传统文化。并且人教版的教材还同样重视“思乡之情”的表达。爱情与亲情是个体最基本的情感,而对人生及社会的态度也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时必须明确的。由此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和韩国教材都从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方面出发考虑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思乡之情”确实是现代人接近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走出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人生追求,那么,故乡的存在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走出去的人不可能回避自己的根,然而当他发现对自己的根一无所知的时候,他会多么的遗憾与懊悔。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帮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故土,在回忆故乡时有更加充实具体的凭借,能更加痛快地表达。两种教材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强调这一点的原因,当然是一方人对生养自己的水土的认同。但都市里的孩子,走的是一样的柏油路,喝的是一样的自来水,他们要从哪里接近自己生长的土地呢?这时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哪一代的什么人在这条江边洗过澡,在那棵树下打过盹儿,帮助他们寻找先人在这片土地上的足迹,帮他们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与这片土地的联系。

第四,理念类。人教版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传统理念/意识是道家思想,包括隐逸出世,天人合一,追求精神自由等,韩国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理念/意识是孝和道家思想,又是不约而同地重合。这里说的理念其实并非深奥的思想研究,只是先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概括。对道家思想的重视说明人教版和韩国教材认识到了同一个问题,传统文化中,虽然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儒家文化是主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儒家文化的弱点需要另一种力量来平衡。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更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使学生在必要时可以主动地自我调节。人教版教材中出现频率第二位的思想意识是“爱国主义,牺牲精神,斗争或反抗精神”,韩国教材中出现频率第二位的是“民族意识或爱国主义精神,反抗精神,佛教思想”。人教版教材中爱国主义、牺牲精神和反抗精神出现的频率一模一样,虽然这三类思想意识并不是完全出自同样的篇目,但是这三者的相同也不完全是巧合。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中包含了忠的成分,这种忠往往伴随着个体的牺牲,斗争与反抗也要做好牺牲的准备,但是要明确斗争的目的和反抗的对象。

在课文内容方面,较多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情感,较多出现了日常生活的行为或场面,这些是人教版教材重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方面。人教版教材尤其强调了传统的“独酌”与“登高”两种典型的行为文化,这是韩国教材没有重视的。因此,人教版教材可以在课后练习方面相应地加强对这两种典型传统行为文化的关注,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参与相应的活动对这两种传统行为文化加深体会,并由此延伸到主动地关注生活中的其他传统行为文化。人教版教材对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古文部分内容在主题方面更重视政治生活的主题,出现最多的场面或行为政治生活的场面。值得思考的是,与韩国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出现了较多的暴力行为或场面,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减少此类行为或场面的出现。

在理念方面,人教版教材强调牺牲精神,而韩国教材关注了分享精神,笔者认为玉汝于成式的牺牲可以赞美,但是被宣传或鼓动的牺牲不值得提倡,因此在选文及授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的研究者小川太郎认为,生活教育方法的本质就是自由和现实主义,这种方法恰好可以抵抗今天教育中的各种异化问题。传统文化被异化为口号或者被架空为大旗的问题也在这种教育异化之列。因此本文希望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也期待语文教材的编写者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1]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赵白姬[韩].高中中国语教科书文化内容研究[R].顺天大学,2005.

[3]允恩雅[韩].高中国语教科书的文化内容分析[R].韩国亚洲大学,2008.

[4]贝磊,鲍勃,梅森.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32

A

1671-6531(2015)23-0033-02

韩玉/吉林工商学院助教,硕士(吉林长春130000);李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吉林长春130000)。

猜你喜欢

人教版频率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振动与频率
在韩国走马观花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