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神经间断性阻滞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2015-03-21沈卫军
沈卫军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漯河 462000
本次研究对我院2011-12—2014-03收治的47例自残性手指断指患者行断指再植术,在臂丛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腕部神经间断性阻滞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12—2014-03收治自残性手指断指患者94例,致伤原因为自行锐器砍伤,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男41例,女6例;年龄17~39岁,平均(25.56±5.12)岁;断指部位:拇指7例,食指8例,中指6例,无名指3例,小指23例;断指平面:末节21例,中节中段19例,近节7例;自受伤到入院手术时间1~3.5h,平均(2.01±0.24)h。对照组男41例,女6例;年龄17~39岁,平均(25.56±5.12)岁;断指部位:拇指7例,食指8例,中指6例,无名指3例,小指23例;断指平面:末节21例,中节中段19例,近节7例;自受伤到入院手术时间1~3.5h,平均(2.01±0.24)h。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断指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臂丛神经阻滞断指再植术,具体操作如下:术前30min给予0.1mg/kg咪唑安定、0.01 mg/kg阿托品,注射方式为肌内注射,待进入室后均行开放静脉补液,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头转向对侧45°~60°,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的指尖垂直向下将肌间沟撑开,两指尖间留1 cm左右间隙,右手将Y型静脉留置针以垂直方式刺入肌间沟,深度1.5~2.0cm,或待感到筋膜突破后停针,待反复进行回抽无血、无气及无液体时,将利多卡因(1%)和布比卡因(0.25%)的混合液(含1∶20万的肾上腺素和10mg地塞米松)15~30mL注入。待将肌间沟撑开,在体表可清晰看到1个三角形的隆起,以右手将留置针干固定,左手在肌间沟置入套管,将针芯拔除,皮外部分放倒并紧贴皮肤,妥善将针尾部固定,Y型针侧翼的延长管尾端则戴肝素帽。术中2~4h追加局麻药,待常规清创后进行再植手术,观察监测吻合血管的通血良好后手术结束。术后保持绝对卧床,采取恒温烤灯对患手进行持续照射,并常规给予抗感染、凝血及痉挛等药物治疗7d。
实验组在常规臂丛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腕部神经间断性阻滞麻醉,具体操作如下:其中拇指、食指和中指采取正中神经进行阻滞,在患手腕部的远端掌侧行横向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暴露正中神经,硬膜外导管置入,与神经并行,将切口关闭,并固定导管,在导管外接注射器(5mL),将配制的利多卡因(0.25%)每2h注射2mL/次,环指和小指进行阻滞尺神经,阻滞方法与正中神经一致,持续间断阻滞7d,对比2组麻醉效果及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总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2,P<0.05),见表1。患者情绪均较稳定,均无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2.2 2组麻醉效果对比 2组镇痛效果良好,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麻醉药物总用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效果对比 (n)
表2 2组麻醉效果对比
3 讨论
鉴于自残性断指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由于行断指再植术后,植指血管创伤、吻合的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化学物质刺激,再加上创伤后出现的无菌性炎症,使得吻合的血管一直处在高敏状态。对于自残性断指患者来说,自残时特殊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从而体内儿茶酚的水平不断升高,导致血液凝滞性上升,使得自残患者处在极度的应激状态,以致血液高凝,此时指动脉极易出现血管痉挛和栓塞,从而引起血管危象,主要表现为灰紫色而极难得到准确的判断,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易引起指体坏死。且血管危象可反复或连续出现,导致断指再植失败,且失败率极高,因此,临床对该症的治疗越来越重视[1]。
目前,对该症的治疗首选断指再植术,治疗效果较好,麻醉方式的选择极其重要,全麻因具有麻醉完全特点而常应用于此类手术,但因自残患者在自残前经常大量饮酒或饱餐,全麻中极易引起反流误吸,给麻醉带来风险[2]。随着麻醉医学的不断深入,臂神经丛阻滞因具备起效迅速、镇痛效果较确切的优点而逐渐应用于该症的麻醉,且可满足临床需要,不仅对运动神经还可对交感神经进行阻滞,以达到终止血管痉挛的目的,从而有效对肢体循环进行改善,对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极其有利,逐渐成为断指再植术的首选麻醉方式。但对于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人们对麻醉方式的研究,腕部神经间断性阻滞逐渐在该类手术中得到应用,由手部的感觉神经分布可知,小指和无名指选用尺神经进行阻滞,拇指、食指和中指则选用正中神经进行阻滞,麻醉剂选取利多卡因,其弥散性能较好且性质较稳定,同时作用时间较长,可有效对交感神经进行抑制,血管的平滑肌处在舒张的状态,显著减轻疼痛,从而避免了血管危象的产生,预后效果较好。操作时尤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导管要进行良好固定,术后操作要保持轻柔;麻醉药忌过量[3-4]。
[1] 董虎林,崔彦明,石慧征.腕部神经间断性阻滞在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8):3 776-3 777.
[2] 郑翔,胡先保,徐招跃.自残性断指再植手术的麻醉方式[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2):229-230.
[3] 李卫,赵燕.断指再植术后患指神经以及血运功能的恢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64.
[4] 高翔,夏良政,邓英虎,等.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