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
2015-03-20徐晓英龙雯晴王秀美薛晓玲卢红
徐晓英+龙雯晴+王秀美+薛晓玲+卢红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冷刀锥切(CKC)和LEEP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5例CINⅡ~Ⅲ患者行改良CKC或LEEP术,比较两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病理符合率、病变切缘阳性率、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LEEP组不需住院治疗,其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改良CKC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改良CKC组(P<001),但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改良CKC组(P<005)。两组术后病变残留、与术前病理符合、宫颈狭窄或粘连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KC与LEEP临床疗效相似,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临床工作中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改良冷刀锥切;LEEP;宫颈上皮内瘤变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1.016
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生是由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连续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与宫颈浸润癌有关的一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CIN筛查及早期治疗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目前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方法主要有宫颈冷刀锥切(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和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形电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有研究表明LEEP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有逐渐取代传统CKC治疗的可能性[1,2]。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155例CINⅡ~Ⅲ患者行改良CKC或LEEP术,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CINⅡ~Ⅲ的最佳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就诊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155例,所有患者均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且均为已婚生育妇女。住院接受改良CKC术(改良CKC组)82例,年龄22~51岁,平均(37.14±6.21)岁,CINⅡ34例,CIN Ⅲ48例;门诊采用LEEP术(LEEP组)73例,年龄23~46岁,平均(35.14±567)岁,CINⅡ32例,CIN Ⅲ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CI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改良CKC组(电刀与冷刀结合):患者在腰麻下,碘染,在病变外5 mm处用针状电刀(功率<45 W)切开锥底浅层宫颈组织,再用冷刀切除包括鳞柱交接部位的深部组织,切除锥高15~25 mm(不超过子宫颈内口),电凝止血后,用2-0强生薇乔抗菌缝线连续锁边缝合重建宫颈。LEEP组:患者在门诊碘染,使用韩国UM-150A高频电波刀从病变外缘3~5 mm开始,采取“帽式”切除法,宫颈管切除深度15~20 mm,球形电极电凝止血,重塑宫颈外形。两组切除组织均标记定位送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观察改良CKC组和LEE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病理符合率、病变切缘阳性发生率、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术后复发情况(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切缘无CIN,术后3个月宫颈复查发现CIN)。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改良CKC组患者一般需住院4~5天,LEEP组患者基本在门诊手术,不需住院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EE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见表1。
2.2两组术后创面出血率比较改良CKC组术后创面出血率为3.66%(3/82),LEEP组术后创面出血率为12.33%(9/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45,P=0.0438)。
2.3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比较改良CKC组术后切缘阳性率、术后病理符合率与LEE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术后1个月月经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第一次随访,改良CKC组的宫颈粘连或狭窄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与LEE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s)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改良CKC组8221.00±4.3232.86±6.36LEEP组7311.33±2.079.17±3.76t-17.422827.7885P-0.00000.0000
表2两组手术前后病理结果比较[n(%)]组别n术后切缘阳性术后病理符合改良CKC组822(2.44)63(76.83)LEEP组733(4.11)58(79.45)χ2-0.01750.1551P-0.89480.6937
表3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比较[n(%)]组别n宫颈粘连或狭窄术后复发改良CKC组822(2.44)1(1.22)LEEP组731(1.34)3(4.11)χ2-0.01030.3910P-0.91900.53183讨论近年来随着CINⅡ~Ⅲ发病的年轻化及人们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不少术者倾向于缩小手术范围,主张先行宫颈锥切术,再根据术后病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行子宫切除术,避免对患者过度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宫颈锥切术主要有CKC和近年来兴起的LEEP。传统CKC具有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术后出血量多,术后感染、宫颈粘连或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生率高等缺点[3]。我院改良了传统冷刀锥切术式,宫颈局部注射肾上腺素,使创面血管收缩,术中辅以小功率电刀电凝止血,明显减少术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使用连续锁边缝合创面,不仅能很好地止血,而且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中改良CKC组术后创面出血发生率为3.66%,而LEEP组为1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改良冷刀锥切术式的效果确切。1981年LEEP首次被国外学者Cartier提出,它是通过环形金属丝传导高频低电压电波至接触的组织,产生瞬时高热,环形切除宫颈组织[4],其手术操作较CKC简单,不需住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逐步取代CKC的趋势[5],本研究LEEP组的治疗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但LEEP术不适用于原位癌,所以它不能完全代替CKC的地位,两者各有优劣。endprint
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多呈多中心发生,各个病灶的病变程度也可不一样,因此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易造成因低诊断导致治疗不足,或因高诊断造成过度治疗[6]。改良CKC避免切缘细胞碳化而影响病理诊断,LEEP通过增大环形电刀和缩短使用时间,减少其对切缘宫颈组织的热损伤,从而减少对病理诊断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改良CKC组和LEEP组术后病理与术前阴道镜下点状活检病理符合率分别为76.83%和79.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7]报道一致。Bekkers等[8]认为,锥切切缘阳性与病变残留及复发有关。樊庆泊等[9]认为,宫颈及移行带的环形电切术中局部产生热效应,可影响切缘的病理诊断。本研究发现改良CKC组与LEEP组术后病变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认为术后病变残留除与切缘阳性有关外,还可能与间质微浸润及腺体、颈管受累等情况有关。CIN是一个病变发展的过程,可逐渐发展为浸润癌,任何级别CIN术后密切随访是其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KC组和LEEP组术后并发宫颈粘连或狭窄及病变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防治,首先应了解月经是否通畅,及时扩张宫颈,防止宫颈粘连或狭窄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术前HPV16/18感染与CIN术后复发关系不大,HPV16/18持续感染才是CIN复发及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术后应加强随访[1,10]。术后定期联合检测TCT及HPV可作为CINⅡ~Ⅲ随访和预测复发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改良CKC与LEEP治疗CINⅡ~Ⅲ临床疗效相似,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住院等优点,其术后宫颈粘连或狭窄、病变切缘阳性率、与术前病理符合及复发等比率无明显差异,但改良CKC术后创面出血量少于LEEP组,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工作中可依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及CIN病变级别等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参考文献[1] 弋文娟,李立,杨岚,等.LEEP术对CIN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57-4459.
[2] 梁英凤,何兴梅,王换新,等.利普刀治疗宫颈炎158例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右江医学,2013,41(5):722-723.
[3] 李敬,张爽.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809-3810.
[4] 马利国,李明娥,谢红,等.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2):118-120.
[5] 干晓琴,张凌,林海,等.冷刀锥切术或Leep术治疗164例CIN2~3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5):558-560.
[6] Kim HJ,Kim KR,Mok JE,et al.Pathologic risk factors for predicting residual disease in subsequent hysterectomy following LEEP conization[J].Gynecol Oncol,2007,105(2):434-438.
[7] 李玲,胥琳璟,陈罕,等.两种宫颈锥切方法诊治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J].贵州医药,2012,36(3):224-226.
[8] Bekkers RL,Keyser KG,Bulten J,et al.The value of loop electrosurgical con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A1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Int J Gynecol Cancer,2002,12(5):485-489.
[9] 樊庆泊,Tay Sun Kuie,沈铿,等.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71-274.
[10] 韦奇秀.人乳头瘤病毒与子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13,41(1):110-112.
(收稿日期:2014-08-22修回日期:2015-01-23)
(编辑:梁明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