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知心圈”在住院处管理中的实践△

2015-03-20周建新唐淼石龚文龙朱新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品管圈员品管圈

苏 丹 周建新 唐淼石 王 勇 龚文龙 朱新华

品管“知心圈”在住院处管理中的实践△

苏 丹①周建新①唐淼石①王 勇①龚文龙①朱新华①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应用一系列的品管工具和手法,探索在住院处管理中的效果。经过半年多的实践,“知心圈”在提高科室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员工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全面提升了住院处的工作质量。

品管圈 住院处管理 病人满意度

通过在住院处开展品管圈活动,发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升住院处的工作质量。

1 品管圈介绍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说过:“有人的地方就适合实施品管圈活动。无论是什么行业,什么部门,因为品管圈活动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在品管圈活动中,需要运用各种改善手法来表现数据收集的结果,原因分析的结果以及改善的成果。以往的管理方式大都是“由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品管圈活动则是“由下而上”的管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与配合[2]。通过对品管知识的学习,了解到品管圈是一种独特的质量管理工具,能在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

2 品管圈实践

2.1 组圈 2014年3月住院处组建品管圈,圈员有15人,在圈会上确定圈名为“知心圈”,意思是作为医疗机构的服务窗口,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就要求住院处每位员工做患者的知心人,用关爱的心使自己在平凡的事业中得到升华。我们的圈徽由红十字、心形和红丝带组成。红十字寓意医疗机构,即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形寓意医院的工作人员要有爱心,与患者心连心,红丝带寓意我们工作人员是连接医院和病人的纽带,要善于和病人沟通与交流。

2.2 选题 在品管圈的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住院处作为一个服务窗口,提高病人对窗口的满意度是一个总的目标,所以针对住院处的工作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各位圈员踊跃发言,各抒已见,会后根据大家的发言,绘制了影响满意度的各种因素的一张鱼骨图,并由大家投票。共12人参与选题过程,最高5分,普通3分,最低1分。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根据得票的高低决定第一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是“做到首问负责制”和“结账后主动提醒病人打印清单”(见表1、2)。

选题的理由是:对患者而言,要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质的服务,做患者的知心人;对员工而言,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工作压力,提升自我成就感;对部门而言,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对医院而言,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社会效应,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

针对选定的主题,拟定了品管圈计划,5月份进行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6月份设定目标,7月份是组织实施阶段,8月份效果检查和巩固阶段。

2.3 现状分析 针对以上两个主题进行了现状调查,用鱼骨图、雷达图等工具分析了现状。现阶段这两个主题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责任心不强,团队协作精神不够,沟通能力欠缺,制度不健全,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病人因素等。我们还对部分出院病人就此两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首问负责制”满意率为90%,对于“结账后主动提醒病人打印清单”满意率为86%,这些数据都表明了这两个主题改善的迫切性。所以我们召开了品管圈会议,根据我们的圈能力,设定了改善目标,“首问负责制”改善幅度为5%,提高到95%;“主动提醒病人打印清单”改善幅度为7%,提高到93%。

表1 评价法选定主题

表2 评价说明表

2.4 对策拟定与实施 为了使品管圈的改善目标能更好地落实,全体圈员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大讨论,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责任到人,明确了每个圈员的分工,将改善方案依PDCA循环彻底实施(见表3)。

表3 对策拟定

2.4.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部门内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熟悉各项财务制度,各项医保政策,及时更新业务知识,随时掌握最新动态。有问题及时记录和反馈,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2.4.2 完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办理住出院的流程,住出院处的窗口服务规范和仪表规范等,并张贴上墙,以对照执行。

2.4.3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会引起误解或矛盾。所以要学习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尽可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2.4.4 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强岗位责任心教育。责任感是一种态度,一个人未必什么问题都会解决,但当他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负责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凭借这种态度战胜困难,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2.4.5 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关键,每个人都要了解到自己是整个团队的一分子,要有集体观念,杜绝推诿病人,及时地为病人解决问题才是应有的工作态度。住出院进行轮岗制,使每个人熟悉各个岗位流程。

2.4.6 环境因素。在醒目位置张贴打印清单标识,在打印机上有操作提示,方便病人掌握打印方法。

2.4.7 设备因素。因自助打印机使用频率非常高,打印量很大,所以经常会出故障,影响病人及时打印清单。今后将定期地主动与信息处联系,进行打印机的保养和维护。

2.4.8 人员因素。病人结好账后,主动提醒每个病人去打印清单,改变不良习惯,摒弃惯性思维。

3 效果

3.1 有形成果 知心圈通过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对策拟定等品管活动手法,针对“首问负责制”和“结账后主动提醒病人打印清单”两个主题,病人的满意度分别由原来的90%和86%上升到99%,监察处每月统计的住院处的综合满意度也一直保持在95%左右,见图1。

图1 2014年3—7月住院处满意度

3.2 无形成果 知心圈通过QCC活动,圈员的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效率、团队协作精神、工作积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圈员们学会了通过柏拉图把握现状,用鱼骨图解决问题。了解到QCC活动要按PDCA循环进行,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圈员们在学习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积极的工作态度,营造了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了圈员的满意度[3],见图2。

图2 无形成果改善前后的雷达图

4 讨论

这次品管圈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领导支持和各位圈员的努力。品管圈的活动,因为人人能参与管理,圈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中有形成果是提升了住院处的服务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无形成果是本次活动的最大财富,圈员们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沟通,交换意见,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团结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是持续进行的质量改善活动,所以需要系统持续地开展下去才会有持久的效果,把品管圈活动作为一个日常活动,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各项工作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1 张幸国,王临润,刘勇. 《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2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3 薛晓红,谢辉平.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南药学,2010,12(8):936-938.

·本文编校 曹家和·

江苏现代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医院管理研究课题(JSY-2014-204)

2014-11-25)

①无锡市人民医院 无锡市 214023

猜你喜欢

品管圈员品管圈
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2020 年度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入选对象公共课程培训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品管圈活动在妇科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