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优一圈”在改进医院门诊服务中的运用△

2015-03-20杨晓龙王丽萍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品管品管圈门诊

杨晓龙 王丽萍 黄 培*

品管“优一圈”在改进医院门诊服务中的运用△

杨晓龙①王丽萍①黄 培①*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的整体改进。医院将品管圈引进门诊管理,通过鱼骨图法对门诊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严格的举措并积极实施,医院门诊服务得到持续改善。

品管圈 门诊服务 改进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医院服务的整体改进[1-2]。从2013年3月起,我院引进医疗服务品管圈概念[3],对医院门诊服务持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品管“优一圈”的背景及目标

1.1 选题理由 我院位于无锡市中心,是1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三甲医院,近年医院门诊工作量呈逐年攀升趋势,且病人需求日益提高,但由于医疗建筑规模与布局所限,就诊流程难以改变,工作人员未能相应增加。硬件不足“软件”补,为着力改进门诊服务品质,自2013年3月,我院门诊服务改善品管圈正式启动。

1.2 品管“优一圈”概况 成立品管圈,由门诊部主任担任圈长,圈员由门诊党总支部、门诊科护士长、门诊各窗口科室科主任组成。品管圈命名“优一圈”,“优一”与“优医”谐音,其含义有三:一是一心一意为门诊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二是争创第一,争当门诊优秀部门和门诊服务明星;三是要优上加优,服务无止境。圈徽图略。

1.3 现状调查 结合门诊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当前门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3],运用主题选定评价表进行打分(见表1、2)。

表1 主题选定评价表

表2 主题评价分值表

1.4 目标设定 “优一圈”的目标是六要六不要,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六要六不要“包括:要主动热情,不推诿拒诊;要准时出诊,不串岗脱岗;要忠于职守,不闲聊玩手机;要规范诊疗,不开大处方;要沟通解释,不生冷硬顶;要迅速应急,不长时排队。

1.5 原因分析及要因确认 品管圈运用鱼骨图法对门诊病人不满意原因进行分析,具体见图1。

图1 鱼骨图法梳理门诊病人不满意原因

2 制定品管圈方案

2.1 确定参加科室 窗口部门(影像科、检验科、药剂科、心功能科、内镜室、急诊科、门诊服务中心、挂号收费窗口、病理科)及门诊诊室(外科门诊、内科门诊、皮肤科门诊、五官科门诊、口腔科门诊、妇科门诊、眼科门诊、脑科门诊、肿瘤科门诊、中医理疗科门诊),专家门诊归并到所在科室。

2.2 活动动员 2013年3月1~10日,分别召开门诊支委会、门诊各科室主任、各临床科室分管主任会议,召开门诊全体党员、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进行“优一圈”主题服务改善活动,党员签署表率作用承诺书,分管院长进行活动动员。同时邀请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现身说法,进行全员教育。

2.3 效果评价内容 以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以病人满意为目标,力争无投诉,主要包括:正面内容即口头表扬、表扬信、锦旗、意见表反馈、准时开诊、预约时限等;负面内容即口头批评、投诉(一般投诉、存在明显问题的投诉)、媒体曝光、不合理退药等。资料来源:门诊服务中心、监察科、院长代表、门诊部及医务处的日常记录。

根据投诉、表扬等综合情况,每月评出“最佳服务窗口”2~3个,所在科室悬挂活动红旗;每月评出“门诊服务明星”2~3名,在门诊大厅公示。同时予以适当经济奖励。

3 “优一圈”实施

根据门诊服务存在问题,明确处理对策及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每周召开圈员会议,对当周门诊“六要六不要”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要求;每月进行“最佳服务窗口”“门诊服务明星”评比活动。具体见表3。

表3 部门责任及措施

典型案例:原胃镜预约2周以上,肠镜2月以上,当时认为存在原因:人员、设备不足,场地影响消毒,每天检查的病人约40人次,而申请检查的有60人次。新的内镜中心启用后,第1周效果不明显,每天工作量与前基本持平,后经院部协调,门诊部、院内感染科“跟科跟检查”,对其人员安排、消毒等情况全面分析,院内感染科提出优化内镜消毒举措,门诊部提出人员安排要求,同时院部建立“工作室制度”,以此激励内镜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性。内镜中心启用第3周,胃镜检查量95个左右,达到之前的2倍。目前空腹胃镜当天完成,肠镜一般1周,基本满足临床要求,有效缩短了病人诊疗等候时间。

4 成效

从2013年3月起,共评出最佳服务窗口28个,门诊服务明星41人,均在门诊大厅公示,门诊服务明星均为一线岗位普通医护人员,有力激发了窗口工作人员改进服务的主观积极性。

专家门诊出诊情况较前明显好转;检查科室提出限时服务承诺,空腹B超、胃镜、平扫CT基本当天完成,检查科室“人休机不停”,提高检查效率;推行弹性排班制,病房医生帮门诊制度,眼科实施门诊早交班制度,交班一结束即进入门诊诊室,一定程度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针对夏季白天时长特点,2013年7月份继续推行无午休门诊和专家夜门诊,适应了特需病人的需求。

在门诊设立了“综合检查预约中心”,专人负责,病人凭申请单可直接至预约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病人要求进行统筹合理安排,尤其是1位病人有多个检查项目,根据其特点综合安排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既缩短了病人检查等待时间,也避免其多处往返。管理人员每天到预约中心了解检查时限,发现等待时间过长,提前介入管理。

5 小结

改善门诊服务的关键在于全员参与、真抓实干,同时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尤其是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流程改造,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确保效果[4]。“优一圈”六要六不要主题活动还在推进中。门诊服务改善是个持续问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5]。医院将实施持续改进,不断满足病人需求。

1 罗贤斌,曾凡,黄昊.医院门诊就医流程的优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71-73.

2 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3 安辉,曹晓华,李幼林.医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20-21.

4 丁娜,姚瑶,李妙,等.基于控制图的医院服务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12):76-79.

5 易利华.创精益医院[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第1版):3-5.

·本文编校 朱 毅·

江苏省医院协会课题(JSY-2013-008)

2014-08-18;

2014-12-30)

①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无锡市 2140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品管品管圈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2020 年度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入选对象公共课程培训
品管圈活动在妇科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