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古经“卡人”古代族属考

2015-03-20白林文

关键词:苗族贵州文献

白林文

(1.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虽然目前未发现有成形的书写文字,但其历史并非一无所承,其历史和社会生活以及思想等不断由一代代巫师和歌师们口头传授,这种口头传授内容类似于汉文献的经书,在苗语名之为“Jax”,其含义译为“贾理”,也称“苗族贾理”,“汉人不离书,苗家不离贾”,可见贾理在苗族社会的重要地位。苗族贾理叙述面很广泛,涉及到古代族群生产生活、精神世界以及伦理和哲学思想等,是研究苗族文学、苗族历史、苗族习惯法、苗族古代社会组织、苗族风俗习惯和苗族巫事、苗族与周边民族交往等重要历史的口头文献,全面反映了苗族古代山地农耕社会和传统原生文化的面貌,现阶段已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对用苗族古经来认识苗族及其相邻兄弟民族的历史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贵州因开发较晚,加上古代汉文献只能以笼统性文字记述,所以生存在这块神秘土地的诸民族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了解,明代开辟了从湖南经过贵州到云南的“一线路”以及后来的建立行省以后,外界才开始较客观的认识这块陌生的高原,到清代雍正“开辟”黔东南苗疆后才更深入了解贵州族群的分布状况。但由于外来官员与学者对非汉民族语言了解有限,所以,其对贵州族群的记载文献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但如果能在汉语记载的基础上又有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旁证的话,则其记载的史实可信度就会更高,而苗族贾理正是反映苗族及其相邻少数民族历史和生产生活的口头文献,这种口头文献正好能弥补汉文献记载不全的缺陷。在汉文世界里,“文献”包含文本记录与“贤人”口述的综合,贤人即“献人”,他们的讲述即当今讲的口述史,苗族贾理正是现代地方史活生生的“文献”。从苗族贾理叙述和构建的世界里,有不少反映了各民族世代杂居情况,较好的从侧面映证了汉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从而弥补其记载的不足。贵州的地理位置天然成为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疆界,有从北面和东面进入的汉语语族,来自西部的氐羌语族,来自东面的苗瑶语族,还有来自南面的壮侗语族,以上几种语族的民族长期以来在贵州交错聚居,到明代贵州建立行省后,就形成了“百苗”族群分布的格局。苗族贾理产生于苗族的原始社会末期,经过了数千年代代传承,在苗族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王凤刚辑的苗族贾理《迁徙篇》中讲苗族嘎闹一支大概迁徙到黔东南已二十多代,按一代约三十年计算,则现在黔东南苗族已于六百多年前定居了下来。再从贾理《村落篇》看,其叙述的内容未涉及清代“开辟”苗疆实行屯兵和设堡的情形,这证明了苗族贾理是在清代“改土归流”之前就早已形成。清代从雍正年间对苗疆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苗族贾理非但没有消失,而且在苗族地区仍然发挥重要的社会协调作用。乾隆上台后鉴于苗疆地区风俗与内地不同,开始调整了治理政策,准许用“苗例”以调整苗疆地区事务,这样苗族贾理得以代代相传了下来,成为今天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疆改土归流后,仍然涌现一代代的贾理歌师,如乾隆时期丹寨地区著名的贾师龙里干戈努(苗名),同治时期贾师龙简垓,民国时期贾师龙尼珐蓝,就是到解放初期,苗区人们学习贾与传授贾理,利用贾理来处理苗区的事务的风气仍然相当浓厚[1]。因为黔东南丹寨处于苗疆腹地,苗族文化长期以来得到较好的保存,所以今天苗族贾理保存最为完整的分布地带就在丹寨县境以及凯里舟溪地区。

按苗族贾理《迁徙篇》的叙述,古时候有十二群人(十二种不同的部落人)来到了里面龙里蕃,然后开始分开迁徙,贾理讲到的十二种人有:“daib dlieex”(显人),“dlib liub”(大西),“dlib yut”(小西),“daib yul”(尤人,“夭家”的苗称),“daib yat”(亚人,布依族的苗称),“daib doux”(“嘎斗”,明清时期“仡兜”的苗称),“daib yangx”(佯人,明清“佯黄”的苗称),“daib gud”(固人,“水族”的苗称),“ghab naos”(嘎闹,黔东南苗族的一支),“daib kad”(卡人,明清“木佬”群体的苗称)。因为汉文献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对黔南、黔东南地区清代以后皆以“苗疆”称,其实苗疆仍然有很多不同风俗的民族。朝廷官员与汉族学者因为语言方面的限制,对于各地方的民族分布和识别一直未能深入调查,只有“苗”指称非汉民族。然而通过对苗族贾理记述的各种“人群”进行排列对比后,发现很多以“苗”称呼的族群并非苗族。比如苗族贾理《村落篇》讲到黔南和黔东南的三都、丹寨、麻江、凯里、雷山等地的固人、亚人、嗄斗、尤人、卡人等以水家苗、仲苗、夭苗、木栳苗等来称呼,其实从现代民族识别来看,他们的语言与苗族并不相同,而是水族、布依族、仡兜、古部族夭苗和古部族木佬。本文试以苗族贾理提到的族属,结合古代汉文献的记载,考证“卡人”在古代历史上的族属,以此论证苗族古经(贾理)在历史探索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从苗族贾理“发现历史”。

一、汉文献卡人(木佬)地理分布及简要分析

丹寨苗族理词所称的“卡人”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即明清汉文献所载的“木佬”群体。“木佬”首见于元代文献记载,《招捕总录·宋济隆》载:“大德六年正月,官军以隆济九次攻围贵州(今贵阳),粮尽退还,贼邀于花猫、牛场二菁,及长脚木佬截万溪山沙木南菁、铁门关、沙树猫北菁,杀伤甚众,掠去行装文卷。”①参见《招捕总录·宋济隆》。参见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都匀府》。此则记载反映“木佬”群体是附从于当时的水东(今鸭池河以东地区的简称)宋氏土司。《大元一统志·思州军民安抚司》又载:“蛮有佯黄、仡佬、木摇、猫质数种。疾病则信巫屏医,专事祭鬼。”②参见《大元一统志·思州军民安抚司》。参见嘉靖《贵州通志》卷三“清平县”条,第8页。此“木摇”亦即“木佬”群体,元代的思州处于贵州东部,则“木佬”分布东到黔东地带。《元史·地理志》载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辖“骨龙、龙里、清江、木楼、雍眼等处”,“木楼”也即“木老”,即今黔南州的龙里、贵定、麻江及清水江流域一带亦大量分布“木佬”。《新元史·宋济隆传》载:“宋济隆,雍真葛蛮土官也,大德五年叛……六月,隆济构木娄等族作乱。”[2]此“木娄”亦即“木佬”的谐音。进入明代后,外人对贵州族群认识程度开始拓展加深,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都匀府》明确记载:“都匀诸夷,据险不庭,俗甚恶陋。其曰黑苗、曰仲家、曰木僚、曰仡佬僚……”①参见《招捕总录·宋济隆》。参见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都匀府》。此“木僚”即“木佬”。《贵州图经新志》“镇远府”条下又记有“沐獠”种类,“沐獠”和“木佬”同音,他们也分布到镇远一带,其分布面基本处于明朝卫、所驻扎的交通要道上,所以官方对他们的认识也较为详细。嘉靖《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特征为:“木佬……科头跣足,颇通汉语,衣楮皮,制同汉人,妇人服短衣。与人交易,刻木为契。有仇则剁牛始众报复之。以竹器盛饭,牛角饮酒。亦听官府约束。图考云:司治距贵州(贵阳)五日程。夷性悍戾,丑恶不堪。不务农业,专以矿铁为生,善造长刀、镖镞。死则虽先后异世,男女必辟葬一处。与人报仇,冒白刃而死无悔。”②参见《大元一统志·思州军民安抚司》。参见嘉靖《贵州通志》卷三“清平县”条,第8页。文献较详细列举了“木佬”群体的服饰、丧葬、饮食、生产特征等。所以清初康熙间在贵州任巡抚的田雯在《黔书》讲:“木老,性狡悍,善制刀。初娶分寝,既生子然后同处。祀鬼用五色旗。遇节则鼓歌,迎祭。亦有长幼之节。新添(今贵定)、都匀、黔西皆有之。”[3]已开始对他们的分布区有清晰的认识。康熙《定番州志》又载:“定番州境苗有四种,一白苗,一青苗,一花苗,一木老。仲家有杨、梁、白、罗,族最繁……佯黄稍朴,木老最醇。”③参见康熙《定番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则贵州南部惠水一带亦有“木佬”聚居。乾隆《贵州志稿》载:“木老,性狡悍,善制刀,尚鬼,知长幼之节。”讲“木佬”的职业特征和尚巫鬼习俗。清末徐家干《苗疆闻见录》记为“木佬夷”,分布在凯里一带。道光间罗绕典在《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讲:“木佬,贵定、平越、黄平、瓮安、都匀、麻哈,清平有之”。平越即今福泉、麻哈即今麻江、清平乃今凯里地区,则明清时代“木佬”群体大体居住在黔南和黔东南地带,居住地较为集中。

入清以后,记载“木佬”文献日渐增多,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苗僚》讲:“木老,性狡悍,善制刀。初生子,然后同处…贵定、都匀、黔西有之。祀鬼用五色旗……”④参见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苗僚》,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载:“木老,所在多有,有王、黎、金、文等姓。祀鬼用五色旗……在都匀、清平者,衣服类汉人。”⑤参见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乾隆《清江志》卷二《山川》:“都匀府至湖广黔阳县总一千二十余里,行无阴,江有二源,并发都匀府山涧中,绕城西南过都匀府司界……木老诸塘,迤而东至东庙前。”⑥参见乾隆《清江志·苗蛮》,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嘉庆《黄平州志》卷十二载:“木僚有王、黎、金、文等姓。……婚姻不通媒,于通寨内共起一房,名曰马郎房,岁时跳月吹笙,任其择配,相欢行苟合而后成亲。丧祭以迄会亲,多与黑苗同。”⑦参见嘉庆《黄平州志》卷十二,中国地方志集成本。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百《苗蛮》也载:“木佬,在贵定县,性狡悍,善制刀。”[4]道光时期,李宗眆《黔记》讲:“木老苗,有王、黎、金、文等姓,散居各府州县……遇时节,以苗扎龙船,上插五氏纸旗,于郊外歌舞祭鬼为欢。在清平都匀者,衣服与汉人同。”[5]道光成书的《贵阳府志》讲:“木老,贵定有之,居西北按城、铁炉、花甲诸寨,有王、黎、文诸姓。男子衣服与汉人同,娶妇异寝,生育后乃同室……善陶冶。”⑧参见道光《贵阳府志·苗蛮》,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从以上文献看,“木佬”在清代作为一个群体已很是突出,且有稳定的分布范围,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在外人看来是一鲜明的“族”。

二、“卡人”(木佬)古代族属考证

然而,对于“木佬”属于古代哪一个民族,一直以来纷争不断,特别是现代民族识别观念深入人心后,更对古代的族属不知所云,或者不加分析就“张冠李戴”。对于“木佬”古代族属,现代学者一般从语言学认为是苗族居多,如李汉林先生认为“木佬”两字反切恰是中文“苗”字,从而判定“木佬”是专门从事打铁职业的苗族群体,操苗语西部方言“亻革家”次方言,自称为“苗”[6]。但是“木佬”由于汉化太深,在汉文献开始记载到他们的时候,其母语可能早就丧失,想经过当代田野调查来恢复“木佬”族属却不能使人心服,同时也难以明确“木老”到底是从哪个一个支系的苗族演化而来。“木老”名称在元代时才出现在文献中,但并不表明他们在元代时才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而是此时元朝国家政权深入贵州地方后,汉族文人与官员得以深入“木佬”人居住的区域,才得以把他们记录下来,到明清时期就自然的在文献中固定成了土著的群体。而杨庭硕先生讲“木老”二字是汉语的反切音译,原音近于“猫”,很可能是由靠近明朝卫所军事沿线的枫香亚支系苗族的反切译法,他们因为与汉族接触较早,所以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形成了一个稳定职业化团体,但他也不决断讲“木佬”是苗族。也正是因为“木佬”早就形成了稳定职业性团体,因而其文化要素也相当的稳定,所以清代以后许多汉文典籍对于他们记载长期不变,实际上明清时代“木老”名称确实长期使用,没有发生根本重大变化。加上进入清代以后,朝廷对贵州西部和东南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土归流运动,到雍正时期基本对贵州聚居边远地带的各少数民族实行直接管辖,各个地方的民族村落和人口也直接设置了与内地一致的政区来统治,这样各个群体也完全暴露在官员与文人的视野之内。明代时候以职业生产特征命名的“木佬”到清代就变成了固定的群体名称,在各少数民族的印象中,他们代表一个固定长期游移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以冶铁制作农用工具为职业的群体,此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那么究竟古代文献记载的“卡人”(木佬)是属于哪一种民族呢,我们依次考证如下:

一是苗族贾理记述的“卡人”形象。“卡人”,在苗语称为“daib kad”,苗族贾理唱词道:“daib kad hus gheeb nrongl jeib,daib kad hus gheeb langs gheid,dot diot nib mil khad,dot juk nib mil dib,xeed xeix ghab nriux diox,youf nens ghab hut juk。”意思是:“卡人到谷仓脚,卡人到楼底下,得铁锤来捶,得铁砧来用,找钱靠铁锤,吃饭靠铁砧。”[7]281在这里,苗族贾理把“卡人”(木佬)的主要生产特征明确的界定是以打铁为业,是靠冶铁为生的一类群体,所谓“找钱靠铁锤,吃饭靠铁砧”,鲜明的解释了古代“卡人”已形成高度的职业化身份。“木佬”(卡人)因为分布地带与明代卫所驻扎的交通沿线十分靠近,对汉族的文化又能借鉴加以学习,所以“木佬”群体男子在明代早期就开始汉化,但其传统的习俗仍然很浓厚,如婚姻以牛为聘礼,以水稻收割后为岁首(农历9~10月间),丧葬方面世代同葬一处,确实处处有古代苗族文化的影子。苗族对“木老”的称呼是以其鲜明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生产文化特征来命名的,称其群体为“kuangt”,又称“kad”,皆是苗语借用汉字“矿”音而来,打铁得首先有铁矿,所以苗族以“卡”称呼“木栳”群体,表明“木佬”擅长冶铁和打铁制工具是有长期的历史传统的,不然不会用鲜明的职业特征“卡”来作为对“木佬”群体作固定的称呼,而此种称呼正好与汉文献讲“木栳”“善制作”“善陶冶”的记载相吻合。

而木佬的“佬”字则反映早期其文化特征应当与仡佬有关系,在汉文献记载中,明代“仡佬”就“以采矿为业”[8]。如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章在《黔记·诸夷》中讲“披袍仡佬”:“性纯谨,勤耕作,多佣铁工者”[9],此群体发展到清末时期形成“多以铸犁为业”①参见(清)桂馥:《黔南苗蛮图说》“披袍仡佬条”,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抄本。,他们从农业部门分离出来,成了专门为其它族群提供农田犁具的手工业者。他们把铁制工具推广到各个民族地区去,其从事冶铁业的生产活动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苗语称他们为“Daib kuangt”,又称“Daib kad”,“kuangt”与“kad”两者其实是一个名称的不同谐音,且称呼也与文献记载的“木老”生产文化特征名副其实。比如清代贵州南部惠水县一部分群体被称为“摆榜苗”,他们在“种山之外,有习铁工者,故定番人又呼为打铁苗。”②参见(清)桂馥:《黔南苗蛮图说》“摆榜苗条”,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抄本。此“打铁苗”应当是“木佬”或者仡佬,而非苗族。按苗族贾理的叙述是“木佬”先前与十一支族人一起迁徙来到黔东南,后来“daib kad dot ib xeeb,daib kad dot ib dit”,他们迁徙到了到了“卡领“和”卡孔“居住,苗族贾理又唱道:“daib kad daib soux hveib,daib kad daib vas xent,ghuk juf ob diul vib,yux dot ib diul sab,dangt hvab dlob vol meid,dangt ghok bab peit nieif。Lol dib gos wad gheed,lot dat got wouk jouk,ghob gos ghob zad doud,ghob gos ghob louk lint,dieik diangx gheed mil aob,mil jeex dluf lieix,mil jas dluf dlaf ongd,diangx gheed dieik mil bil,mil jeex daib bil saib,mil jas dail bil daol ,jeex vob ghob zaid jangl zaid loaf。”意思是:“卡人仔聪明,卡人仔智慧,找到十二种矿,炼成一种钢,造成四齿叉,造成三刃矛。用来战青蛙,用来敌蟾蜍,叉着就剥皮,刺中就剐肉,蛙油溅水中,变成田中水泡泡,化着塘中毒污沫沫,蛙前几天溅坡上,变成棉花种,化着棉花神,变成番茄和辣椒,生成两种木姜籽。”[7]271-272这则苗族贾理在三百多年前就在苗族地区传唱了,应当有很高的可信度,经过分析其歌词,“木佬”有两个重要生产文化特征:一是擅长于冶铁,二是掌握先进农业技术。过去苗族种植棉花时,要在棉花地里举行祭祀棉花神婆,用鸡蛋、各种颜色布条、酒饭等祭祀,祈祷神保佑棉花生长茂盛,以此获得丰收,其祭祀时则用五色布条恰好与汉文献记载“木佬”祭祀喜欢用“五色旗”相同。苗族是一个崇尚巫鬼自然神灵的民族,但在贾理中把此种祭祀的仪式归于“卡人”(木佬)所有,应当是原先苗族曾经向“木佬”学习种植的历史记忆。

二是从苗族人的传说反证“木佬”非苗。从苗族人的传说也可从旁证明“木老”原来与苗是不同的群体,如凯里县苗族文化馆干部吴培华讲:“在我们苗族的古歌山歌中,人们许多提到木老的情况,大意是说,木老比我们苗家先居住在本地的。凯里的舟溪、雷山县一带,当时是木老人居住。我们苗家迁来后,他们就跑了。但我们的祖先不熟悉当地的气候和生产季节,庄稼连年歉收。莫法(没有法子),只有同都力、都兰的木老人讲和,请他们一部分人回到舟溪居住。木老人怕上当不肯来。经双方协商,用七个苗家换一个木老(主要是罗家)以传授气象和农业知识。在苗族地区,这些木老人极受人尊敬,每年开春,木老罗家先动工鸣三炮,然后苗家才能耕种,后约定俗成。……据我们家谱记载,到舟溪落户已有二十八代,约六百年了,那时把木老赶走,所以说木老是本地的土著居民。”[10]这则口述文献同时论证了“木佬”先到凯里,然后苗族才后来,所以苗族他们看成另外一个群体。再者,吴德坤版《苗族理词》也记述“木佬“早先来到贵州黔东南的情形,其词讲:“ghab dux lol gid denx,kad bil lolgid denx,ghab dux lol ed lix,kad bil lolled ongd,lol khab lix jiangx qed,lol ded ongd jaingx laib.”(嘎斗人先来,卡别人先到。嘎斗来要田,卡别来要塘,开田一丘又一丘,筑塘一口又一口。)“ghab dux”即汉文献记载的“仡兜”,“kad”即汉文献中的“木佬”,而“仡兜”与“木佬”古代有亲缘关系[7]381。可见,在苗族贾理词中,“木佬”人先于其他群体到黔东南居住。

三是从古代汉文献记载民族分布看“木佬”族属。西周时期,濮人生活在江汉平原地区,曾参加周武王剪商事业。春秋战国时期,贵州中部、西部,云南东部、四川西部和广西北部等分布有夜郎、且兰、句町、漏卧等地方政权,汉武帝开拓西南夷时以上地方政权相继被剪灭,东汉时期朝廷加紧对西南地区进行控制,魏晋南北朝后,濮人衰落,僚人渐兴,所以其时文献记载到西南民族往往以濮、僚并称。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就记“木佬”为“沐僚”,明显认为“木佬”是僚族一支。明代田汝成《炎檄纪闻》也讲:“木佬,其俗与仡佬略同,掘地为炉,厝火环卧,不施被席,以牛衣籍之。死则男女同冢,云为死者避压也。”可见“木佬”与仡佬有文化近亲关系。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风俗》篇载:“木僚,男女科头跣足,以花布为衣,食则以盆贮饭,男女团坐,匙举而食。”“木僚”即“木佬”,“佬”与“僚”音近,木佬在古代记为“木僚”,则“木佬”早先是从“僚”族分化而来。清代罗绕典在《黔南职方纪略》也讲:“晋代邛笮间有僚,盖即武王时髦人也。其种蔓延今之黔粤,诸蛮种多役属之,遂名其役属蛮为仆僚。其人则谓之主僚。其仆讹为革佬,仆僚讹为木佬。”[11]罗氏认为“木佬”是僚族地位较低的一支发展而来。清末在贵州仕宦二十多年的画家兼官员桂馥在《黔南苗蛮图说》则进一步认为“木老”是仡佬族属而记作“木仡佬”,并讲其族属分布北至贵州石阡府(今石阡县)一带。清代官员文人的认识影响到了后人的判断,如宣统时期成书的《贵州地理志》卷三也讲:“木佬为仆僚之讹”,民国期间成书的《开阳县志稿》也跟着讲:“晋代邛笮间山僚……其种蔓延于黔、粤,分为仡佬、木佬、仡当、仡兜诸部。”很明显,民国学者们认为“木佬”来源于古代的僚族,而非苗族。

四是从古代民族迁徙的轨迹认证木佬的“僚”属。秦代时在现在的渝、黔、湘毗邻地区置黔中郡,汉代改为武陵郡,那时有大量苗、瑶民族群落居住。东汉到两晋期间,《后汉书·西南夷·夜郎》《华阳国志·南中志》等文献记载贵州地区族群时多以僚、濮为主,苗、瑶族群则未在文献中出现,可见他们还仍然还聚居在贵州东部黄平、施秉以东。到了唐代,《蛮书》记载黔中地带开始有大量苗族分布,其时木老、仡兜、布依、侗、壮等族祖先大体来自僚、濮群体,而“木老”群体活动则主要集中在黔中、黔东地带。唐初以后苗族大量深入贵州腹地,而人口相对较少的木老、仡兜、仡佬等族则受到较大的冲击。宋代以后苗族人口基本上遍布贵州各地,元、明、清以后“木老”人口又因为与迁来的汉族、苗族等接触频繁,一部分不得不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而汉化,一部分则受苗族文化影响而苗化。现在“木老”语言在社会上已难通用,其语言接近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那可能是长期受到苗族语言影响的结果,虽然现代木佬语与苗语相近,但历史上“木老”与仡兜、仡佬却有近亲的族源关系。著名西南民族史专家尤中先生认为苗、瑶在唐代以前一直生活在贵州黄平、施秉以东至湖南、湖北境内,而木佬、仡佬、布依、侗族、壮族等壮侗语族活动范围早就在贵州黄平、施秉以西,广西和滇、黔、桂交界地带以及川、滇、黔三省交接地带。待苗族、汉族从东北面迁入后,“木老”群体因为人口较少而受到冲击,语言不得不借用了苗族语支而苗化,但他们的族源应当是侗傣语族,属于古代的“僚”族的一支[12]。《贵州木佬资料汇编》也讲“木老”情形为:“他们在历史上怕苗族,又受汉族经济的压迫,他们与革族(革兜、仡兜)一直互相帮助,走亲戚,把革家当做靠山”[10]。则仡佬、仡兜和木佬本来有亲缘的关系,不然不会以之做“靠山”的。

五是从“木佬”(卡人)分布地域“自称”“他称”方式推其族属。今天“木佬”分布大体在贵州南部到广西北部,广西人称“木佬”为“姆佬”。民族自称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是不容易改变的,比如贵州现在“木佬”自称为[wo53],在历史上也可以寻到一些地名翻译遗留的痕迹。如汉代时期曾在今贵州独山、荔波县一带置有毋敛县,古代“毋”音与“木佬”自称[wo53]音相近,可见设立郡县取名是根据原居民自称来命名的。因为“僚”是多个民族的全称,所以古人在区别各个不同文化的族群时,不得加上地名以示区别,称“毋敛僚”,进而发展为“毋僚”、“姆僚”,后来又成为“木僚”。现在清平(凯里)的木佬亦自称为[wo53],汉族称之为“红头仡佬”,麻江地区的“木佬”则自称为[qa24wo53],汉族称之为“白头仡佬”,总之“木佬”的自称皆明显的突出一个[wo53]音,可见历史上的毋敛县可能来源于“木佬”的自称。但有人又讲了,即使当时的毋敛县有木佬人居住,但怎么又会分布到凯里一带呢?明万历间李化龙《平播全书》记载:“晓谕十三姓苗夷,仲家苗、黑苗、仡兜、木佬、子姜苗、花苗、蔡家苗、九股苗、你们原是贵州铜仁、镇远等处良民。”[13]则“木佬”曾经分布达到贵州东北的铜仁地区,但更集中的是分布在凯里以南和以西地带。再《明一统志》亦有载:“麻哈(今麻江)长官司元为木(仡)佬寨,乐平(今麻江坝芒乡东平村)长官司元为木佬寨。”清代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也载:“贵定县,木佬居西北乡木老、按城、铁炉、花甲诸寨;瓮安县,木佬居鸟毛冲,木吃诸寨;黄平州,木佬居罗田屯、毛栗坪诸寨;都匀府,木佬俱与汉民错处;麻哈州,木佬俱巢居箐处,迁徙无常;清平县(凯里),木佬居门楼诸寨。”[14]民国胡羽高主编的《三合县志略·年纪》也记载:“文宗咸丰七年四月,宋朝荣攻瓶口,不克,教首陈大六,迳犯黄泥坡,柳天成亦至木老坡…都匀各军进攻木老坡,牛角塘。”①参见胡羽高:《三合县志略·年纪》,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从元、明、清汉文献的记载来看,大体上“木佬”居住以都匀为中心,与今独山在汉代建置的毋敛县相差不远。木佬利用其与汉族交通便利的条件,早期积极或者被迫接受汉文化,所以其村落的建筑风格、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等与汉族非常相似。同时“木佬”长期以来又与苗、瑶、布依、侗等民族和平交错杂居,共同发展。因“木佬”掌握的农业技术比周边非汉民族较高,他们给相邻少数民族传授农业技术,长期以来受到各族的尊敬,至今他们仍然享受有较高的农耕文化地位,如每年开春后都要等“木佬”先动土“开秧门”后,其他民族才开始耕作。

再者,从地名“他称”也可以推论“木佬”人非苗,比如苗族迁徙到木佬居住的地方后,看到木佬农业发展良好,种植庄稼的技术发达,就用苗语叫他们为“卡里”,意思是种田收成好的人,后来“卡多”(汉族)也来了。因为苗族人口多,迁徙到木佬原先居住的地方后,木佬人因人口少,不得不迁徙到凯里的大风洞、平良一带,苗族把他们留下的田地称为“卡里”,意思是“卡人耕作过的田地”,“卡”为木佬人的苗语称呼,“里”是苗族对田土的称谓,以后“卡”就演变成“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改安宁宣抚司为凯里安抚司,凯里之名沿用至今,其实与木佬人的故事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讲,凯里的历史,深深的印有“木佬”人的痕迹,即“卡人”(木佬)的历史[15]。

六是从木佬人自己传说来分析“木佬“古代族属。“木佬”人在古代无文字,其历史也多是靠传说来映证,他们自己讲:“传说开天辟地时,当时凯里还是一片荒野与森林。那时我们木老以游猎为生,到处寻找可以农垦和定居之地。据说我们的祖先有五弟兄,追猎到现在的大中(凯里舟溪芦笙堂大岭冈)后,见猎犬由坡下回来,背上沾有许多浮漂物,几兄弟分析,可能此一带有大坝。大家分头追随痕迹,终于发现了这片沃土。于是开始修田造土,劳动生息……仙女诅咒我们木老只有六家,即王、黎、金、文、罗、吴。之后,不知到什么时候,苗族也迁徙到大中这个地方,才把我们赶走了,我们的祖先赶到凯里的大风、都力、都兰一带。”[10]此则资料表明了“木老”先是在黔东南居住,后来苗族才迁徙而来,“木老”(卡人)非苗可明。1956年时,广西部分“木佬”识别认定为仫佬族,贵州“木佬”群体在1992年认定为仫佬族。

三、结语

从元代以来虽然汉文献对“木老”的记载已较为详细,但是对“木老”古代族属识别只能作为孤证。苗族贾理把“木老”的生产和文化特征如以冶铁为生、有较先进的农业技术等加以描述,并以苗语称之为“卡人”,以区别于各相邻的兄弟民族如“固人”(水族)、“显人”(侗族)、“亚人”(布依族)、“小西”(苗族的一支)、“嘎闹”(苗族一支)、“大西”(苗族的一支)、“丢人”(汉族),并鲜明的讲其族属先苗族到黔东南和黔南居住,从而让我们对于“木老”的来源更为清楚。综述了以上汉文献以及苗族贾理和现代人们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可知,木佬“卡人”虽然有部分讲苗语,但其族源则由古代僚族发展而来,与仡佬族有相近的文化渊源。在诸种考证木佬族属的文献中,苗族古经(苗族贾理)发挥了重要的识别作用,为我们识别古代贵州民族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苗族古经的重视和研究的新进展,从苗族古经中还会发现更多的“历史”。

[1]王凤刚.苗族贾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81.

[2]柯劭忞.新元史·宋济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清)田雯.黔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4.

[4]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百(苗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清)李宗昉.黔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78.

[6]李汉林.百苗图族源名称名源探析例举[J].贵州民族研究,2001(2).

[7]王凤刚.苗族贾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

[8]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M]//中国地方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翻印本,1996:456.

[9](明)郭子章.万历黔记[M].贵州图书馆万历刻本复印本,1966:467.

[10]张正东.贵州木佬资料汇编[G].1981:35.

[11](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376.

[12]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续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628-629.

[13]李化龙.平播全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136.

[14](清)罗绕典.苗蛮[M]//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56.

[15]李平凡.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737.

猜你喜欢

苗族贵州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贵州,有多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